第七课时:人类如何获取能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人类和动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化学能。②理解呼吸前后各种气体成分及温度的变化。③理解食物消化释放出能量是类似燃烧的反应,即呼吸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类比的方法认识人类和动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化学能。②通过实验能比较与理解呼吸前后气体成分及温度的变化。③通过类比的方法理解食物消化释放出能量是类似燃烧的反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对照、类比等)是认识自然发现自然的重要手段,并从中体会到学会科学的思想,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呼吸前后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难点:设计对照实验并评价实验结果。
三、教学准备:
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水槽每组一个、吸管、试管每组4支、塞子、试管架、洗耳球、BTB试剂、木条、火柴
探究呼出、吸入气体中水分:培养皿每组2只、无水硫酸铜
探究呼出气体温度变化:温度计
四、教学流程:
流程说明: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说明
引入
提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那么人类是如何从外界获取能量的呢?
2、视频:动物捕食
通过类比的方法认识人类和动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化学能。
活动1
设计实验,比较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利用本单元第一课时学习的检验气体的方法,用对照的方法设计实验,用实验记录比较对照点得出结论。
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再次复习单元重点。实验设计又一次用对照的方法,强化科学思想。
活动2
设计实验探究呼出、吸入气体中水分,并记录对照结果。
再次对照实验,体会科学实验中类比的作用
活动3
设计实验探究呼出气体温度变化,记录对照结果。
三次实验,继续对照,学会用对照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活动4类比推断
1、食物消化释放出能量是类似燃烧的反应,会放出能量。
2、分析能的转化形式:化学能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
3.用文字表达式归纳出呼吸作用:
食物+氧气 二氧化碳+能量
类比推断是在两个事物之间进行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相似之处,从中产生新的设想。
小结
科学实验中经常要用一些方法,如控制变量、对照、类比等,学会科学的思想,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本单元到此课时过半,除了对知识的巩固外,对于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也需要有个回顾。让学生感悟科学方法是认识自然发现自然的重要手段。
五、训练与评价:
训练:
一、基础型习题
1、根据如下信息,你可以得知呼出的气体比清新的空气含有更多的
和 。其中减少的氧气用于人的 作用。
体积百分含量(%)
吸入气
呼出气
氧气
20.96
16.4
二氧化碳
0.04
4.1
(答案:二氧化碳,水汽,呼吸。)
2、把少量澄清石灰水注入一瓶呼出的气体中,会有什么现象出现?………( )
A、没有变化 B、石灰水变浑浊 C、石灰水变黄 D、石灰水变红
(答案:B)
3、有关“人类如何获取能量”的问题:
(1)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类似于 的过程。这个反应过程需要有食物和
的参与,生成 和 ,并释放 。
(答案:燃烧,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此过程在人体什么部位进行? 。
(答案:细胞)
(3)这个反应过程,我们称之为 作用。对人类来说由什么意义:
。
(答案:呼吸,为人类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
拓展习题
4、试比较食物燃烧和人类的获取能量的过程,找出它们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提示:
食物燃烧过程
人类获取能量的过程
能量转换
消耗物质
生产物质
反应程度(剧烈/缓和)
归纳:
相同点: 。
不同点: 。
(答案:
食物燃烧过程
人类获取能量的过程
能量转换
化学能→热能+光能
热能+动能
消耗物质
食物、氧气
食物、氧气
生成物质
二氧化碳、水汽
二氧化碳、水汽
反应程度(剧烈/缓和)
剧烈
缓和
相同点:食物中储有化学能,它的燃烧或提供给人类能量都是将其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及其他能的过程。都需要消耗氧气,生产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
不同点:食物燃烧过程中有部分能量转化为光能,人类获取能量的过程类似于食物的燃烧,程度更缓和、受控制、没有火焰等。)
评价:
活动
记录(笔记)
自评
互评
师评
活动一:比较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成分
活动二:比较吸入和呼出气体中的水分
活动三:呼出气体的温度变化
活动四:
1、类比推断。
2、分析能的转化形式。
3.用文字表达式归纳出呼吸作用。
小结:回顾科学方法、科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