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专项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为家用吸尘器,其核心部件是一个能高速转动的电动机。下列关于吸尘器涉及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
A.电动机的原理是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B.电动机放在双层罩内,且罩体之间装有海绵,目的是减弱噪声
C.吸尘器工作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D.“吸尘”的原理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楼道应急灯在没有停电时,灯不亮;停电时,标有“12V”字样的两盏灯都会正常发光,下列电路正确的是( )
A. B.
C. D.
3、关于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体对所有金属都有磁力的作用
B.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C.任何磁体周围的磁场强弱和方向都是相同的
D.磁感线客观上并不存在,利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是物理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4、下列有关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和磁感线都是真实存在于磁体周围的
B.磁场的强弱可以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来表示
C.有磁感线的地方就有磁场,没有磁感线的地方没有磁场
D.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可以对放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5、目前, 市区里的老旧小区正在进行水路改造, 改造中用到了冲击钻, 冲击钻工作时, 钻头在电动机的带动下, 不断地冲击墙壁打出圆孔, 如图所示,冲击钻在工作过程中, 关于其能量转化正确的是( )
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内能转化为电能
C.只有机械能和电能的转化 D.有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6、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和形成的磁场N极标注正确的是( )
A. B.
C. D.
7、据物理学史记载,最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安培 B.欧姆 C.伏特 D.奥斯特
8、关于磁现象的认识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磁体能吸引铁、铜、钴等物质
B.同名磁极互相吸引,异名磁极互相排斥
C.地球相当于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D.磁体之间只有相互接触时才能产生相互作用力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能小的物体可以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B.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C.电动机工作时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
D.磁感线密集的地方磁场强,磁感线可以相交
10、磁悬浮列车将为交通运输事业开辟一方崭新的天地。下面有关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列车底部和下方轨道间的磁极互相作用,可使列车悬浮
B.为产生极强的磁场使列车悬浮,制作电磁铁的线圈宜选用超导材料
C.由于列车在悬浮状态下行驶,因而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列车悬浮行驶时,车体与轨道间无阻力、无震动、运动平稳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小明自制了一个带有电磁铁的木船模型(如图所示)将它放入水中漂浮,船头指向东。闭合开关S,电磁铁的A端为______极;电磁铁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船头会指向______(填“南方”或“北方”)。
2、如图所示的实验最早是_________(填物理学家)完成的,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导线应________(选填“东西”或“南北”或“任意方向”)放置,实验结论是通电导线周围存在________,如果移走小磁针,导体周围__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磁场。利用此实验的结论制造出了________(选填“电磁铁”、“电动机”或“发电机”)。
3、根据水的导电性可以设计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其原理如图所示。图中的螺线管中插入了一根软铁棒,通电后磁性会更________(选填“强”或“弱”);当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________(选填“红”或“绿”)灯亮。
4、如图是小敏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的实验装置(小磁针黑端为N极)。
(1)闭合开关,小磁针将___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2)在通电螺线管四周不同位置摆放多枚小磁针后,小敏发现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________磁体的磁场相似。
(3)若小敏想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只填一种,合理即可)
5、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_________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原理制成了_________(选填“电磁铁”或“电动机”)。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某展览厅为保护展品,在屋顶采用光敏材料设计了调光天窗,当外界光照较强时,启动电动卷帘适时调整进光量;当外界光照较弱时,自动启动节能灯泡予以补光。调光天窗的电路原理如图所示,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1=12V,工作电路电源电压U2=220V,R2为定值电阻,P为电磁铁,其线圈电阻约10Ω,当电流达到60mA时刚好能吸合衔铁,使电动卷帘工作。R1为光敏电阻,其阻值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光照强度E/cd 1.0 1.5 2.0 2.5 3.0 3.5
光敏电阻R1/Ω 120 90 70 58 48 40
(1)工作电路中的L代表安装在展厅内的20盏“220V 10W”的节能灯,这些灯同时正常发光4小时,耗电多少千瓦时
(2)当外界光照强度达到1.0cd时,电动卷帘便开始工作,R2的阻值是多少
(3)当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0.7W时,外界光照强度是多少
(4)为了节能,需要在光照强度更弱时才能启动节能灯照明,请结合公式说明如何更换电阻R2
2、如图所示,是某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的恒温箱内部电路结构示意图.她包括了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用于获得高于室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恒温.其中,为滑动变阻器,R为可变电阻,电磁铁整个线圈的电阻,加热器的电阻.当控制电路的电流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引;当控制电路的电流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弹簧拉起,则:
(1)当该恒温箱处于加热状态时,工作电路的电流为多少?
(2)如果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时,可变电阻时,衔铁恰好被拉起,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是多少?那么,当衔铁恰好被吸引时,滑动变阻器与可变电阻之和的最小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3、近年来,智能机器人进入百姓家,如图所示是质量为4kg的扫地机器人某次工作时的情景,在4s内沿水平直线运动了2m,此过程机器人所提供的牵引力为50N,g取10N/kg.求:
(1)为智能机器人提供牵引力的是电动机,电动机的原理是_____;
(2)若机器人静止充电时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cm2,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_______?
(3)上述工作过程中牵引力的功率为多少_______?
4、小明设计的一个温控电加热装置,原理如图所示,电压U1=6V,Rt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加热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当导线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0mA时,衔铁吸下与下触点A接触;当电流小于10mA时,衔铁松开与B触点接触,U2=220V,R1=48.4Ω.
(1)衔铁刚被吸下时,求Rt的阻值.
(2)求该电加热器处于加热挡时的电功率.
(3)若该电加热器的保温时功率是加热时功率的10%,求R2的阻值.
5、某直流电动机的铭牌上标有“220V 6.6k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0.5Ω.
(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该电动机正常工作1h,消耗多少J电能?电动机线圈产生多少热量?
(3)在工作过程中,电动机因故障卡住无法转动,很快就闻到焦糊味道,请你从能量转化角度解释这个现象.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小辉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电磁学实验。
①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闭合开关前,可观察到磁场中的金属棒ab静止在水平导轨上。
②闭合开关后,可观察到磁场中的金属棒ab在水平导轨上向左运动。
③若只对调电源正负极接线,再闭合开关,可以观察到磁场中金属棒ab会在水平轨道上向右运动。
④若只把蹄形磁体上下磁极调换一下,再闭合开关,可以观察到磁场中金属棒ab会在水平轨道上向右运动。
(1)通过比较①②可得:______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2)通过比较②③可得: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______有关。
(3)通过比较②④可得,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______有关。
(4)小辉在课下制作了如图乙所示的“神奇转框”,金属框的上部中央位置与电池正极相连,下部紧贴在与电池负极相连的柱形物两侧,于是金属框就可以绕电池转动起来,金属框在转动的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能,请你判断制作柱形物的材料应具有较好的______性和磁性。
2、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特点”的实验中,请完成如下的填空:
(1)通电螺线管两端的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通电螺线管两端的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由以上实验可知:通电螺线管磁极方向与螺线管中的______有关;
(2)通电螺线管周围的铁屑分布如图所示,观察铁屑的排列情况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跟______磁体的磁场相似。
3、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的实验中,小明在螺线管周围摆放了一些小磁针。
(1)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分布如图甲所示,由此可看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______的磁场相似。
(2)小明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指向转动180°,南北极发生了对调,由此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______方向有关。
(3)小明继续实验探究,并按图乙连接电路,他先将开关S接a,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及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再将开关S从a换到b,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再次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及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______,来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与______的关系。
(4)实验中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判定其磁性强弱,这种实验方法称为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动机放在双层罩内,且罩体之间装有海绵,目的是用海绵吸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吸尘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由于电流具有热效应,还会将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吸尘”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吸尘器里面气体的流速,减小吸尘器内部的气体压强,通过大气压强把灰尘压入吸尘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
A.由图知,没有停电时,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两盏灯都不接入电路中,灯不发光,停电时,电磁铁不具有磁性,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使两个灯泡接入电路中,都发光,由于这两盏灯是串联的,每盏灯两端的电压都小于额定电压,故两盏灯都不能正常发光,故A错误;
B.由图知,没有停电时,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使下面的一只灯泡发光;停电时,衔铁向上运动,只有上面的灯泡会发光,故B错误;
C.由图知,没有停电时,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下面的两只灯泡都发光,而停电时,衔铁被弹簧拉起,则两只灯泡都不发光,故C错误;
D.由图知,没有停电时,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上面的两只灯泡都不发光(即熄灭);停电时,衔铁被弹簧拉起,上面两只并联的灯泡可以在12V的电压下正常发光,故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A.磁体对铁磁性(如铁、镍、钴等)的金属具有磁力作用,对抗磁性金属(如铜、金、银等)没有磁力作用。故A错误;
B.地磁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故B错误;
C.如条形磁铁和马蹄形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不相同,靠近磁极的磁场强度大,方向与在磁场中的位置有关,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磁感线客观上并不存在,利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是物理学的模型法。故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而磁感线不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而是人为画出的,它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故A错误;
B.磁场的强弱可以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的磁场越强,故B正确;
C.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与磁感线的有无无关,故C错误;
D.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可以对放入其中的磁体能产生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当电流通过电动机时,电流做功,消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钻头冲击墙壁,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由此分析可知,在该过程中存在电能、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
A.根据安培定则,四指的方向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大拇指的方向为N极的指向,如图右端为N极,故A错误;
B.根据安培定则,四指的方向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大拇指的方向为N极的指向,如图左端为N极,故B正确;
C.根据安培定则,四指的方向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大拇指的方向为N极的指向,如图左端为N极,故C错误;
D.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用电器、开关等回到负极,所以图中电流方向标注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
A.安培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数学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发现安培定则和电流的相互作用规律,发明电流计等,故A不符合题意;
B.欧姆是德国物理学家,1826年,欧姆发现了电学上的一个重要定律,即欧姆定律,这是他最大的贡献,故B不符合题意;
C.伏特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因在1800年发明伏打电堆而著名,故C不符合题意;
D.奥斯特是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文学家,在物理学领域,他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
A.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磁性,故A错误;
B.磁体间的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B错误;
C.地球本身相当于一个巨大的磁铁,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C正确;
D.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其周围的磁场来实现,故磁体没有接触,也会产生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9、A
【详解】
A.热传递的方向是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如果内能小的物体温度高,则内能小的物体可以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故A正确;
B.无论用什么燃料,热机都不可能将燃料释放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有用功,热机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B错误;
C.电动机工作时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发电机工作时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故C错误;
D.磁感线密集的地方磁场强,因为磁场中同一位置磁场方向是唯一的,故磁感线不可能相交,故D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
A.列车悬浮行驶,是因为列车底部与下方轨道间的磁极有相互作用力,而这个作用力与列车的重力相等时,便可悬浮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而利用超导材料作为电磁铁的线圈,可避免电流的热效应,可减少电能的不必要的损耗,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列车处于悬浮状态,是因为在竖直方向所受的重力和磁力是平衡力,但水平方向上受力不一定平衡,则列车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列车行驶时,悬浮在空中,与轨道不接触,所以与轨道间无阻力,且可无震动、平稳的行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S/南 北方
【详解】
[1]闭合开关S,根据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结合安培定则,电磁铁的B端为N极,A端为S极。
[2]因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S极在地球北极附近,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船头指向北方。
2、奥斯特 南北 磁场 存在 电磁铁
【详解】
[1]如图所示的实验最早是奥斯特发现的,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它下方的磁针发生了偏转,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2]导线应该与磁针平行,而磁针静止时指的是南北方向,为避免地磁场对实验的影响,故导线也应该是南北方向。
[3]实验结论是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让磁针发生偏转。
[4]不论有没有小磁针,通电导线周围都存在磁场。
[5]有电流时有磁性,没有电流时就失去了磁性,我们把这种磁体称为电磁铁,故利用此实验的结论可以制造出了电磁铁。
3、强 红
【详解】
[1]螺线管中插入软铁棒,通电时螺线管的磁场会将软铁棒磁化成磁铁,故磁性会更强。
[2]如图,当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衔铁向下运动,动触点和下面的静触点接触,红灯亮。
4、逆时针 条形 增加线圈匝数
【详解】
[1]由图可知电流由螺线管右上方方流入,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沿电流方向,则大拇指向左,故螺线管左端为N极,右端是S极;因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的S极将转向左侧,N极将转向右侧,即小磁针将逆时针转动。
[2]在通电螺线管四周不同位置摆放多枚小磁针后,会发现这些小磁针的分布与条形磁体周围小磁针的分布类似,所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3]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的多少、有无铁芯。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有铁芯,磁性越强。所以小敏可以通过增加线圈匝数来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5、奥斯特 电动机
【详解】
[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三、计算题
1、 (1)0.8kW·h;(2)70Ω;(3)3.5cd;(4)换用阻值更小的电阻替换R2
【详解】
(1)20盏灯的总功率为
P=20P1=20×10W=200W=0.2kW
同时工作4 h消耗的电能
W=Pt=0.2kW×4h=0.8kW·h
(2)当E=1cd时,由表格数据可知,光敏电阻R1=120Ω,电路电流达到吸合电流60mA合0.06A时,电动卷帘刚好工作,控制电路的总电阻
则
R2=R总-R1-RP=200Ω-120Ω-10Ω=70Ω
(3)当R2的功率P2=0.7W时,由可求电路中的电流
电路的总电阻
此时光敏电阻R1的阻值
R1'=R总'-R2-RP=120Ω-70Ω-10Ω=40Ω
由表可知此时光照强度为3.5cd。
(4)根据可知,当吸合电流I、电压U1不变时,电路总电阻R总不变。由表格数据可知,光照强度E减小时,R1的阻值变大,由于
R总=R1+R2+RP
所以若使R总不变,则应换用阻值更小的电阻替换R2。
答:(1)这些灯同时正常发光4小时,耗电0.8kW·h。
(2)当外界光照强度达到1.0cd时,电动卷帘便开始工作,R2的阻值是70Ω。
(3)当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0.7W时,外界光照强度是3.5cd。
(4)应换用阻值更小的电阻替换R2。
2、 (1) 0.45A;(2)18V;430Ω.
【详解】
(1)当该恒温箱处于加热状态时,工作电路的电流为:
I=≈0.45A;
(2)当控制电路的电流I小=0.036A时,衔铁恰好被拉起,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
U=I小(R线+R′+R)=0.036A×(20Ω+300Ω+180Ω)=18V;
当控制电路的电流I大=0.04A时,衔铁恰好被吸引,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450Ω,
滑动变阻器和可变电阻的最小电阻的阻值:
R滑=R总-R线=450Ω-20Ω=430Ω.
答:(1)当该恒温箱处于加热状态时,工作电路的电流为0.45A;
(2)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18V,当衔铁恰好被吸引时,滑动变阻器和可变电阻的最小电阻的阻值是430Ω.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明白电路的特点和控制电路的工作电流是关键.
3、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2×105Pa 25W
【分析】
(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即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2)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求出它对地面的压力;又知道机器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即受力面积,根据求出它对地面的压强;
(3)知道牵引力和移动的距离,利用求得此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再利用求出牵引力的功率.
【详解】
(1)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
(2)机器人静止充电时,对地面的压力:
;
根据得,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
;
(3)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
;
根据和,牵引力的功率:
.
4、(1)600Ω(2)1000W(3)435.6Ω
【解析】
【详解】
(1)根据I=知,
衔铁刚被吸下时,Rt的阻值:Rt===600Ω;
(2)要想让加热器有两个档位,需要使电路的电阻不同,需要将一个电阻短路,电路如下图所示:
(3)由上图知,当环境温度低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减小,电路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时,衔铁与A接触,电阻R1被接入电路,电阻较小,处于加热状态,
加热功率为:P加热===1000W;
(4)当环境温度高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增大,电路的电流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衔铁被弹起时,衔铁与B接触,两电阻串联,处于保温状态,此时的功率是加热时功率的10%,即P保温=10%P加热=10%×1000W=100W,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484Ω,
R2的阻值:R2=R R1=484Ω 48.4Ω=435.6Ω。
5、(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2)2.376×107J;1.62×106J;
(3)线圈卡住无法转动,电能无法转化为机械能,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因此产生大量的热,使电动机的温度升高,从而产生焦糊的味道.
【详解】
(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2)电动机消耗的电能W=Pt=6.6kW×1h=6.6kW h=6.6×3.6×106J=2.376×107J,
根据P=UI可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线圈产生的热量Q=I2Rt=(30A)2×0.5Ω×3600s=1.62×106J;
(3)线圈卡住无法转动,电能无法转化为机械能,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因此产生大量的热,温度迅速升高,使电动机的温度升高,从而产生焦糊的味道.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线圈产生的热量小于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消耗的总电能.
四、实验探究
1、磁场 电流方向 磁场方向 机械 导电
【详解】
(1)[1]比较①②,当闭合开关后,可以观察到磁场中的金属棒ab在导轨上向左运动,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即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2)[2]图中通电导体ab在磁场的作用下,在水平导轨上向左运动;只对调电源正负极接线,则导体中电流方向改变,金属棒ab由向左运动变为向右运动,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3)[3]图中通电导体ab在磁场的作用下,在水平导轨上向左运动;只把蹄形磁体上下磁极调换一下,则磁场方向改变,金属棒ab由向左运动变为向右运动,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4)[4]金属线框绕电池转动过程中消耗电能,使线框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5]据题意可知,要使线框转动,即必须有电流,且有磁场,所以对于柱形体来说,必须同时具有有较好的磁性和导电性,即柱形体必须是磁体,且是导体。
2、电流的方向 条形
【详解】
(1)[1]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通电螺线管两端的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偏转,通电螺线管磁极方向发生了变化,故通电螺线管磁极方向与螺线管中的电流的方向有关。
(2)[2]如图所示,该磁感线的分布情况与条形磁铁的相似,都是两极磁感线比较密集,中间的磁感线比较稀疏。
3、条形磁体 电流 控制两次实验的电流大小不变 线圈匝数 转换法
【详解】
(1)[1]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的分布如图甲所示,则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相似。
(2)[2]如果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指向转动180°,其南北极所指方向发生了改变,由此可知: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
(3)[3][4]实验中,他将开关S从a换到b时,连入电路的线圈匝数发生了变化,为了控制两次实验的电流大小不变,应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再次观察电流表示数及吸引的大头针数目,这样才能探究出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4)[5]实验中通过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判定其磁性强弱,运用的是转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