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的强烈地震后,记者在文成公主庙采访时看见,紧贴岩壁而建的寺院,外观没有明显损坏的痕迹。寺院中香火旺盛,佛堂内点满了酥油灯。附近来朝拜的村民络绎不绝。只有佛堂大门上的一幅壁画有一条裂痕。文成公主庙建于公元710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这一古建筑为何在遭受地震后却能屹立不倒,它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今天 ,我们y就来学习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相信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
长子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院士;
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三子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
次女梁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
四子梁思达,著名经济学家;
三女梁思懿,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
四女梁思宁,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参加革命;
五子梁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科院院士。
一门三院士 九子皆才俊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
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后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后主持创建中国营造学社。
主要著作《清室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
主要建筑作品有:
纽约联合国大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人民英雄纪念碑
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
并参与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建设。
1949年10月1日,梁思成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1950年初,梁思成向中央政府提出了新北京城的规划方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主张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建议在西郊建新北京,保护旧北京城,不在旧城建高层建筑。最终,首都城市规划“一边倒”地采纳苏联专家的建议,拆旧城原地建新城,并按照领导人的设想,从一个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
城墙倾毁,梁思成心碎。梁思成有一句名言:“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他说,“五十年后,会有人后悔的。”悲伤的预言不幸全部言中。北京交通拥堵和严重污染,成为当今最头痛的问题。
1944年夏天,盟备轰炸中国日军占领区,盟军司令部请梁思成建议,轰炸的时候要保护哪些古建筑。梁思成当即向司令部交了一张圈了红圈有明确保护标记的图纸。随后,梁思成又说,还有两个城市我也希望能够保护,但这两个城市不在中国。美国人当时感到奇怪,即问他是哪两个城市,梁思成说:日本的京都和奈良。对梁思成的这一建议,盟军司令部没有当即作出反应。1945年夏季,美、英等国在太平洋上集结了两百万军队。对日本进行持续而强有力的轰炸。因为梁思成的嘱托,日本京都、奈良没有轰炸,日本最重要的这两个有着众多古建筑的古城得以保存。日本人对这件事情非常感激,说梁思成是古都的恩人。梁从诫一次在日本讲台上说:“我父亲做出这个建议是不容易的,我们家有两个人直接死在抗日战争前线。”台下的日本听众听了梁从诫的陈述,都被感动得鸦雀无声。
导学
1.读课本,结合板书标注段序,划分文章层次,勾画各段观点,概括各段大意
2.明确文中的概念:“文法”“词汇”“可译性”等
亮出你的风采
帷幕(wéi) 屋脊 (jǐ) 翘起(qiào)
翘首以盼(qiáo) 埋怨(mán) 接榫(sǔn)
厦门(Xià) 高楼大厦 (shà) 点缀(zhuì) 辍学(chuò) 角色(jué) 凤毛麟角(jiǎo) 穹窿(qióng) 哺育(bǔ) 门槛 (kǎn)
直栏横槛(jiàn) 墁(màn)地 戗(qiàng)兽
一、(1-2):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二、( 3-13 ):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三、(14-19):探讨中国建筑的“文法”和“可译性”。
四、(10):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
分析第二部分:
说明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请找出每个特征的关键词,试着想象这些特征的实体是怎样的。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台基
房屋本身
屋顶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结构方法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筒瓦、戗兽、脊吻
脊吻和戗兽
屋角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瓦当
作者介绍中国建筑九大特征时,着重介绍的是哪几种 为什么这么写
着重介绍:中国建筑的平面布置﹑结构方法﹑
斗拱的作用﹑屋顶的特点。
原因:文章在说明一件事物时,往往不会平均用笔,而是根据说明对象重要程度或者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中国建筑
的特征
个别建筑构成
群体建筑构成
木材结构
斗拱
举折和举架
结构
特征
装饰
特征
屋顶的装饰作用
颜色的选择——朱红
部件的装饰作用
材料的装饰作用
外观装饰
主
次
总
体
特
征
结
构
方
法
总体
特征
局部
整体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1、由整体到局部
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
逻辑顺序
中国建筑“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定规,有“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又具有独特的个性。
中国建筑“词汇”是指中国建筑中如一轩一楼等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如同“词汇”遵循“文法”构成文章一样,它们能遵循中国建筑法式组织起来,形成建筑的整体。
“可译性”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
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展:如何理解“文法”“词汇”“可译性”?
总 结
我们了解学习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什么时代的建筑特征?
——古代
那我们学习古代建筑的特征,目的是什么呢?
20段第一句:继承优良传统,是为了构建新建筑,为了更好的创新。
拓展:根据课文内容和图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征。
四合院由正房、南房、东西厢房四面围合成一个左右对称的封闭的院落。院落中间是天井或庭院,用来通风、采光和往来休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