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5 14:5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
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
  从1843年起,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学。经过了25年的辛勤劳动,读了1500多本书,做了难以数计的笔记,终于在1867年3月底写成了《资本论》第一卷。 (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论即体现在此书内)
24岁的《莱茵报》主编
1848年由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出版
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上
1848年在第一届民主主义代表大会上
走访工人理论家
1845年法国政府下令他24小时离开巴黎。
1870年马克思成了伦敦“受诽谤最多,受威胁最大的人。”
上海复兴公园马、恩雕像1985年5月5日落成。
德国卡尔·马克思市的纪念碑
各国人民络绎不绝的到墓地瞻仰他
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时三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他工作室的坐椅上与世长辞。
卡尔·马克思
(1818.5.5-1883.3.14)
简 朴 的 葬 礼
不 朽 的 丰 碑
马克思墓,位于伦敦海格特公墓
墓志铭: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弗·恩格斯(1820—1895),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德国人。在革命斗争中,他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他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一个人继续担任欧洲社会主义者的领导和顾问。
作者介绍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列宁
感情基调:一般是沉痛、悲伤及哀悼、惋惜。
表达方式:
    有叙述,有议论,更有抒情。
    而且可以说,抒情贯穿着全文。
悼词的特点


介绍死者的生前身份、逝世时间、地点、原因及其享年等。
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和贡献。
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悼念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
文体特点
开头——述其哀——悼念:
  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主体——赞其功——评价:
  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
结尾——颂其德——悼念:
  对死者的悼念以及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
悼词的结构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1. 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1883年1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41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他几乎不能吞咽。2月间,肺部发生脓肿。3月14日下午两点多,恩格斯到马克思那里去,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说马克思处于半睡眠状态。随即便陪同恩格斯一道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地长眠了。
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
这时距海伦离开房间还不到两分钟……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体会其中的感彩,揣摩加点的词语的意义或作用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1、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的什么感情?
2、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为什么连“三刻”也交代出来?
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斯的无限怀念之情。
  因为马克思的逝世,给世界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不幸,时间写得非常详细具体,是为了突出这一时刻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影响,为的是使人们永远铭记这一时刻。
3、写马克思逝世,用“停止思想”,而不用“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这是为什么?
4、“还不到两分钟”,“在安乐椅上安静的睡着了”,“永远的睡着了”,突出了马克思逝世时的什么情景?
  “停止呼吸”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停止思想”则是对马克思这样一位伟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逝世时所用的最恰当的语言,其中包含了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
  “还不到两分钟”写出了恩格斯未能在马克思生前与它见最后一面的极大遗憾;“在安乐椅上安静的睡着了”委婉地写出了马克思的逝世;“永远的睡着了”既是对上文委婉含蓄的解释、说明,更是作者感情上的递进、加深,倾注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限痛惜、深切怀念之情。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生前的巨大贡献)
2. 逝世造成的损失
2. 逝世造成
的损失
(生前的巨大贡献)
对象上:
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
对于历史科学
程度上:
不可估量 空白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3.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4.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殊运动规律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
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以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
经济学家:剥削的本质是什么
社会主义批评家:抨击资本主义制度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5. 研究的领域很多,发现独到,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6. 科学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6. 从事历史科学的指导思想:科学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从事理论研究的目的:指导革命实践)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7. 一生主要革命活动
6. 从事历史科学的指导思想:科学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从事理论研究的目的:指导革命实践)
7. 一生主要革命活动
真正使命:
推翻资本主义及其国家制度 
解放无产阶级
革命业绩:
宣传方面 组织方面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8、在当代的巨大影响
(敌人:忌恨污蔑<战友:尊敬爱戴)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恩格斯写于1883年
9. 深切悼念马克思
1. 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巨大贡献
2. 逝世造成的损失
(生前的巨大贡献)
科学家
理论家
3.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4. 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运动规律
5. 领域多,发现独到,不浅尝辄止
革命家
实践家
6. 从事历史科学的指导思想(从事理论研究的目的)
7. 一生主要革命活动
真正使命
革命业绩
8. 在当代的巨大影响
敌人:
战友:
忌恨 诬蔑
尊敬 爱戴
9. 深切悼念马克思(他的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
未必有一个私敌
因果
(一)
(二)
(三)
这个人逝世
承 接
正因为这样
因 果
仔细阅读下列句子,揣摩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含义
1、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马克思的逝世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可弥补的损失,高度颂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2、由于剩余价值地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指一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这句话中的“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3、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这句话以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
4、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这句话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他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无产阶级的大敌。这是对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的热烈赞扬,也是对马克思一生的最好总结。
5、他的英明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对马克思生前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给予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6、试分析下列长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提示:(1)去枝叶,找主干; (2)抓主干,理枝叶;
(3)通过准确、鲜明、生动的关键词语挖掘思想内容;
(4)通过分析关联词语看逻辑推理过程。
  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马克思
启 示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我们的事业也许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