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课时训练: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单元测试(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课时训练: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单元测试(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5 20:2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单元测试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020·苏州)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2. (2019·盐城)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  )
A. 省力,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B. 不省力,改变施力的方向
C. 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 D. 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
3. 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A. 小明用力推石头但石头不动 B. 小欣背着书包上楼
C. 小林沿着斜面向上拉动物体 D. 叉车向上举起货物
4. 为了比较两位同学上楼时的功率,使用下列哪组器材一般不能达到目的 (  )
A. 皮尺、体重计 B. 皮尺、秒表 C. 体重计、皮尺、秒表 D. 体重计、秒表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B.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D. 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6. (2020·常州模拟)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做
直线运动,其运动的s t图像如图所示,在0~6 s和6~10 s两个时间段,
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体所受拉力分别为F1和F2,拉力对物体所
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其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根据图像,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
A. v1∶v2=1∶1 B. F1∶F2=3∶1
C. W1∶W2=3∶2 D. P1∶P2=2∶1
7. 如图所示,小明用桶把一些沙子运上三楼.在此过程中(  )
A. 小明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B. 小明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C. 小明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D. 小明克服桶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10. (2020·南通一模)用图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保持左侧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不变,使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A固定,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则选项中关于动力F随夹角θ、动力臂l变化的关系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1. 图a是用手捏开夹子的情形,捏开夹子是________(省力/费力)的;图b所 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图c所示,点燃蜡烛跷跷板的两端,发现跷跷板不停地往返摆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如图所示为一轻质硬棒,AB=BC=CD,在A点悬挂重物G,硬棒在F1作用下处于水平平衡,则硬棒的支点可能在杠杆上________(A/B/C/D)点,当G=150 N时,F1的大小为________N;若将重物拿走,在A点施加一个与F1平行且大小等于150 N的力F2(图中虚线所示),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则F1大小为________N.
13. 质量为3 kg的清洁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时,所受水平推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当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6 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水平推力的功率是________W.该机器人以0.5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10 s的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为________N,推力所做功为________J.
14. 如图所示,斜面长s=10 m,高h=4 m,用沿斜面方向的拉力F,将一个重为100 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拉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 J的功,则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N.
三、 解答题(共46分)
15. (6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 如图甲所示,画出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2) 如图乙所示,请画出作用在杠杆B端上最小的动力F1和阻力F2的力臂l2.
(3) 在图丙中画出利用滑轮组将汽车拖走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16. (12分)(2019·镇江)小飞用图甲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设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对杠杆的拉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他的实验思路是改
变F2、l1和l2,测得杠杆平衡时所需的拉力F1,来寻找F1、F2、l1和l2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已知实验前已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 N,杠杆上每一格长10 cm.
实验次序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动力臂l1/cm 动力F1/N
1 4 33 30
2 4 18 30 2.4
3 4 7.5 30 1.0
(1) 为便于测量力臂,弹簧测力计应沿________方向拉杠杆,并使之在________位置平衡.
(2) 小飞首先保持F2和l1不变而改变l2,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第1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放大图如图乙所示,则F1=________N,此时杠杆的类型与________(筷子/老虎钳)相同.
(3) 为获得更多组数据,小飞继续进行(2)中实验,则为能顺利完成实验,在改变阻力臂l2时,l2应不超过________cm;完成上述实验后,小飞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有:① 保持________不变而改变F2;② 保持F2和l2不变而改变l1.
17. (10分)(2020·岳阳)“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拉力F/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
1 4 0.1 2.0 0.3 66.7%
2 5 0.1 0.3 69.4%
3 6 0.1 2.6 0.3
(1) 实验时,应沿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________(保持静止/匀速上升).
(2) 第2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N.
(3) 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是________.(精确到0.1%)
(4) 若用这个滑轮组提升7 N的重物,则它的机械效率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 60% B. 70% C. 80%
18. (8分)如图所示,用轻质薄木板AB做成杠杆,O为支点,OA=OB=2 m,地面上一质量为3 kg、棱长为0.1 m的实心正方体物块M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于OB的中点C,此时AB静止于水平位置,细线刚好被拉直.现将重为10 N的小物块P放在O点的正上方的板上,对P施加 F=2 N的水平向左推力,使P沿O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g取10 N/kg)
(1) 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4 N,小物块P可从O点开始往左运动多远?
(2) 小物块P往左运动到最远时,推力F做了多少功
19. (10分)如图是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960 N物体的示意图,某段过程
中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为0.1 m/s,工人拉力F的功率为120 W,物体上
升10 s拉力F克服滑轮组的摩擦做的功是140 J,不计绳重.求:
(1) 工人拉绳子的速度.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 滑轮组中的动滑轮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