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课时训练: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章末复习总结(2)(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课时训练: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章末复习总结(2)(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5 20:2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章末复习总结(2)
知识网络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功
1. 重60 N的物体在20 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前进了4 m,推力对物体做功是______J,重力对物体做功是______J.当推力撤去后,该物体由于惯性又前进了0.5 m,在这个过程中推力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___J.
2. 如图所示,已知m1>m2>m3,在同样大小的力F的作用下,三个物体都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则力F所做的功(  )
A. 甲情况下最多 B. 乙情况下最多
C. 丙情况下最多 D. 三种情况下一样多
3. 某场足球比赛中踢点球时(如图所示),球踢出后恰好沿水平方向从横梁的下沿擦进球门.则足球飞行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  )
A. 10 J B. 50 J
C. 100 J D. 1 000 J
考点二 功率
4. 功率是描述物体________快慢的物理量,人骑自行车功率约为60 W,其含义是________,以5 m/s匀速骑行5 min,人对自行车做的功是________J,自行车的牵引力是________N.
5. 质量为45 kg的某同学在跳绳时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估算出该同学每分钟跳绳的次数为______次,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W.(g取10 N/kg)
6. 班里组织一次比赛活动,从一楼登上三楼,看谁的功率最大.为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是:① 三楼地面到一楼地面的高度;② 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③ 每个同学的质量或体重;④ 一楼到三楼楼梯的长度(  )
A. ②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 N的力F.从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OQ段做匀速直线运动.F在NO、OP段做功分别为W1、W2,功率分别为P1、P2,则(  )
A. W1<W2 P1>P2  B. W1=W2 P1>P2 
C. W1>W2 P1<P2  D. W1=W2 P1<P2
8. (2019·宁波)2018年6月29日,一则题为《20秒60级台阶他抱着晕倒的女
士冲向医院》的新闻报道让救人兵哥哥、东部战区海军战士朱墨岩刷屏
全国.在这20 s内,朱墨岩登台阶的平均功率接近(  )
A. 5.5 W  B. 55 W  C. 550 W  D. 5 500 W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走进了普通家庭,小飞的爸爸最近也购买了一辆轿车.若轿车以96 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 0~3 s内,轿车发动机做功多少?
(2) 轿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多大?
考点三 机械效率
10. (2020·凉山)关于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功越多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大
B. 越省力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小
C. 做功越慢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低
D.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
11. 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用的拉力
为F1,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用的拉力为F2,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
A. F1>F2,η1=η2 B. F1>F2,η1<η2
C. W1<W2,η1>η2 D. W1=W2,η1>η2
12. 如图所示,物体在沿斜面向上拉力的作用下,从倾角为30°
的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斜面的顶端,已知物体所受重力为G,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若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分别用
F和f表示,则(  )
A. F= 1/6 G,f= 2/3 G B. F= 2/3 G,f= 1/6 G
C. F= 2/3 G,f= 3/8 G D. F= 1/2 G,f= 2/3 G
13. 小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 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绳端移动距离为________m.
(2) 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3) 分析数据可知,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小华所用动滑轮的重一定小于________N.
次 序 1 2 3
物重G/N 2 3 6
物体上升高度h/m 0.10 0.10 0.10
拉力F/N 1.0 1.4 2.5
机械效率η 66.7% 71.4% ▲
14.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货物,已知动滑轮重30 N,货物重360 N,
货物上升3 m,上升速度是0.3 m/s,拉力F的功率是180 W(不计绳重).
(1) 做的有用功为多少?
(2) 拉力F做的功为多少?
(3) 克服摩擦所做的功为多少?
15. 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用水平力F拉着木箱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了距离L,则小华对木箱所做的功W1=________.小莉同学用同样大小的力F沿如图乙所示的斜面拉着同样的木箱在力的方向上也运动了距离L,小莉对木箱所做的功为W2,则W2______(>/=/<)W1.
16. 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做功的快慢.方法①:相同的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方法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表示的是用挖土机挖土比人力挖土快得多,所用的是判断方法____ (①/②),物理学用功率描述做功的快慢,公式为P= W/t ,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________(①/②)是相同的.
17. 在体育中考中,男生新设引体向上项目.如图是引体向上的示意图,小云同学在半分钟内做了12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已知小云的质量为60 kg,则小云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为________J,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W.(g取10 N/kg)
18. 小明家住二楼,喜欢网购的他为了收货方便,在二楼阳台顶部安装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某次在接收一个重为G=100 N的快递包裹时,小明施加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包裹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已知吊篮重力为20 N,不计动滑轮重和绳重,忽略绳与轮之间的摩擦,g取10 N/kg.则:
(1) 0~1 s内拉力F所做的功为________J.
(2) 第2 s末,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W.
(3) 第3 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约为________.
19. 一个重为2 N的皮球从10 m高处向下落3 m的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为(  )
A. 20 J B. 14 J C. 6 J D. 26 J
20. 小明把如图所示的一大桶纯净水(约20 L)从一楼扛到四楼的教室,他对纯净水所做的功大约是(  )
A. 1 000 J B. 1 500 J C. 2 000 J D. 2 500 J
21. 小明对四位同学做功情况各测量了一次,把四位同学做功W和所用时间t在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点,这四个同学中做功功率相同的是(  )
A. 甲和乙  B. 丙和乙  C. 甲和丙  D. 甲和丁
22.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拉到顶部所用时间相同,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的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  )
A. F1<F2,P1=P2  B. F1<F2,P1<P2
C. F1>F2,P1>P2  D. F1>F2,P1=P2
23. 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G2,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F1>F2 P1=P2 η1=η2  B. F1>F2 P1<P2 η1<η2
C. F1<F2 P1<P2 η1<η2  D. F1<F2 P1>P2 η1>η2
24. 小金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拉动杠杆,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支点和杠杆的摩擦不计).
(1) 重为5 N的钩码挂在A点时,人的拉力F为4 N,钩码上升0.3 m时,动力作用点C上升0.5 m,此时有用功为________J,总功为______ J,机械效率η1为________.
(2) 小金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仍用该实验装置,将钩码移到B点,再次缓慢提升杠杆使动力作用点C仍然上升0.5 m.则人的拉力F与第一次相比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有用功W有用与第一次相比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额外功W额外与第一次相比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此时的机械效率
η2 (大于/等于/小于)η1.
某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力变化的图像
如图乙所示,钢绳和滑轮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g取10 N/kg.
(1) 若某次运送建材的质量为40 kg,则建材的重力是多少?
(2) 假如工人在1 min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9 m,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200 N,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3) 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时,所运建材的重力是多大?
第2题
第3题
第5题
第7题
第9题
第11题
第14题
第13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8题
第17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第2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