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二轮复习专题练习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1.(2019·浙江,2)人类某遗传病的染色体核型如图所示。该变异类型属于 (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2.(2018·江苏,12)通过羊膜穿刺术等对胎儿细胞进行检查,是产前诊断的有效方法。下列情形一般不需要进行细胞检查的是 ( )
A.孕妇妊娠初期因细菌感染引起发热B.夫妇中有核型异常者
C.夫妇中有先天性代谢异常者D.夫妇中有明显先天性肢体畸形者
3.(2017·江苏,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4.(2015·全国1,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5.(2020·北京,6)甲型血友病(HA)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所致。下列关于H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A是一种伴性遗传病 B.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C.XAXa个体不是HA患者D.男患者的女儿一定患HA
6.(2016·海南,24)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 )
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
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
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
D.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
7.(2017·海南,22)甲、乙、丙、丁4个系谱图依次反映了a、b、c、d四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那么,根据系谱图判断,可排除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 )
A.a B.b C.c D.d
8.(2018·天津,4)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9.(2017·全国1,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
10.(2020·海南,23)人类有一种隐性遗传病(M),其致病基因a是由基因A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的。从人组织中提取DNA,经酶切、电泳和DNA探针杂交得到条带图,再根据条带判断个体的基因型。如果只呈现一条带,说明只含有基因A或a;如果呈现两条带,说明同时含有基因A和a。对图所示某家族成员1-- 6号分别进行基因检测,得到的条带图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的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基因a,这种变异属于 。
(2)基因A、a位于 (填“常”或“X”或“Y”)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
(3)成员8号的基因型是 。
11.(2017·全国2,32)人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回答下列问题。
(1)用“◇”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病情况。
12.(2012·江苏,30)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13.(2017·全国1,32)(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 种。
14.(2015·广东,28)下表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部分性状。
翅形 复眼形状 体色 …… 翅长
野生型 完整 球形 黑檀 …… 长
突变型 残 菱形 灰 …… 短
(1)由表可知,果蝇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常用于遗传学研究,摩尔根等人运用 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果蝇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称为 ,受精卵通过 过程发育为幼虫。
(3)突变为果蝇的 提供原材料。在果蝇的饲料中添加碱基类似物,发现子代突变型不仅仅限于表中所列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
15.(2013·海南,28)造成人类遗传病的原因有多种。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回答下列问题。
(1)21三体综合征一般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 异常造成的。A和a是位于第21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某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型依次为Aaa、AA和aa,据此可推断,该患者染色体异常是其 的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异常造成的。
(2)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同源染色体中的1条发生部分缺失造成的遗传病。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丈夫的基因型为BB,妻子的基因型为bb)生出了一个患有猫叫综合征的孩子,若这个孩子表现出基因b的性状,则其发生部分缺失的染色体来自于 (填“父亲”或“母亲”)。
16.(2018·江苏,33)以下两对基因与鸡羽毛的颜色有关: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而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现的前提,tt时为白色羽。各种羽色表型见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型。
(2)杂交组合TtZbZb×ttZBW子代中芦花羽雄鸡所占比例为 ,用该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预期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为 。
17.(2017·海南,29)果蝇有4对染色体(Ⅰ~Ⅳ号,其中Ⅰ号为性染色体)。纯合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表现型 表现型特征 基因型 基因所在染色体
甲 黑檀体 体呈乌木色、黑亮 ee Ⅲ
乙 黑体 体呈深黑色 bb Ⅱ
丙 残翅 翅退化,部分残留 vgvg Ⅱ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 ;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不符合9∶3∶3∶1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 。
(2)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 ,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性状 (填“会”或“不会”)发生分离。
18.(2012·福建,27)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
P 裂翅♀ × 非裂翅♂
↓
F1 裂翅 非裂翅
(♀102、♂92) (♀98、♂10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 (纯合子/杂合子)。
(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 (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9.(2019·浙江,31)某种昆虫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红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杂交组合 P F1(单位:只)
♀ ♂ ♀ ♂
甲 野生型 野生型 402 (野生型) 198 (野生型) 201 (朱红眼)
乙 野生型 朱红眼 302 (野生型) 99 (棕眼) 300 (野生型) 101 (棕眼)
丙 野生型 野生型 299 (野生型) 101 (棕眼) 150 (野生型) 149 (朱红眼)
50 (棕眼) 49 (白眼)
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 ,判断的依据是
。
20.(2021·全国乙,32)果蝇的灰体对黄体是显性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控制;长翅对残翅是显性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用B/b表示)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灰体纯合子雌果蝇和黄体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以获得黄体雌果蝇。(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
21.(2013·全国2,32)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_________。
22.(2018·全国1,32)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眼 性别 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
1/2有眼 1/2雌 9∶3∶3∶1
1/2雄 9∶3∶3∶1
1/2无眼 1/2雌 9∶3∶3∶1
1/2雄 9∶3∶3∶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 ,判断依据是
23.(2016全国1,32)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
参考答案
1D 2A 3D 4B 5D 6D 7D 8D 9B
10答案(1)基因突变(2)X 条带图中成员1只含基因A,成员2只含基因a,成员4只含基因A
(3)XAY或XaY
11答案(1)
12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隐性遗传
解析(1)由Ⅰ-1、Ⅰ-2正常,Ⅱ-1、Ⅱ-2分别患乙病和甲病可知,甲病和乙病都属于隐性遗传病。由Ⅰ-1正常、Ⅱ-2患甲病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该两个家系中乙病患者都是男性,并且不具有世代连续性(可否定伴Y遗传)可以看出,该隐性遗传病具有隔代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的特点,所以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的可能性大。
13答案(3)3 5 7
14答案(1)容易区分的多对相对性状 假说—演绎(2)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细胞分化 (3)进化 不定向、随机
15答案(1)数目(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母亲(2)父亲
16答案(1)ZW (2)1/4 1/8
17答案(1)灰体长翅 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Ⅱ号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 (2)EeBb 灰体 会
18答案(1)杂合子(4)不遵循
19答案(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杂交组合甲的亲本均为野生型,F1中雌性个体均为野生型,而雄性个体中出现了朱红眼
20答案(1)
让上述F1雌果蝇与黄体雄果蝇交配:
21答案(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22答案(1)不能 无眼 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
23答案(1)不能。(2)实验1:杂交组合:♀黄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实验2:杂交组合:♀灰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解析(1)同学甲得到的子代中灰体和黄体的雌雄之比为1∶1,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中也会出现这种比例,故无法证明。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