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马说 学案(原卷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3马说 学案(原卷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5 16:26:5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学案之马说解析版
一.自主预习交流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 ,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 ”, 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 ”。代表作有《师说》《进学解》等。
韩愈在散文创作上造诣颇深。其散文气势磅礴,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慷慨激昂,忧愤深广,敢于突破流俗之见,见解独到。
退之 韩昌黎 唐 韩柳
2.背景探寻。
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四十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此后,他不得不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郁郁不乐。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他痛感明主难遇,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在这种情况下,韩愈写下了这篇文章,以此表达内心的愤懑。
3.主旨归纳。
本文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统治者,通过对千里马被埋没的叙述,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谴责了那些愚妄无知的“食马者”,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4.知识链接。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篇幅一般不长。
“说”这种文体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采用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核心是议。此外,这种文体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灵活,还常常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即我们常说的“托物寓意”。《马说》《师说》《捕蛇者说》等均属于这一文体。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祗( ) 骈( ) 槽枥( )食马者( ) 粟( ) 邪( )
5.zhǐ pián cáo lì sì sù yé
6.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⑤执策而临之:
6.(1)只,仅 (2)有时 (3)犹、尚且 (4)才能、才干 (5)面对
7.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才美不外见:
7.(1)同“饲”, 喂 (2)同“现” 显现出来
8.解释下列句中的一词多义。
①能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
②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不饱( )
③其 不知其能千里(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④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之千里者( )策之不以其道( )
⑤策 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⑥以 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
8. (1)能 虽有千里之能 (才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②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同“饲”,喂) 食不饱(吃)
③其 不知其能千里(代指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示推测,恐怕)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词,它的)
④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结构助词,的)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语气助词,无意义)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千里马)
⑤策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马鞭驱赶) 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
⑥以 不以千里称也(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9.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①然后有千里马( )②故虽有名马( )
③一食或尽粟一石( )④是马也( )
⑤策之不以其道( )
9.(1)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顺接的连词(2)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3)古义:有时;今义:或者,并列连词(4)古义:这样;今义:判断词
(5)古义:正确的方法 今义: 道路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类活用。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
10.(1)名词作动词 用马鞭驱赶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尽”,竭尽
二.课堂合作探究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有何作用?
答:
点明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命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了识马的重要性,概括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后人常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
2、文中哪一句反映千里马悲惨命运?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
语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情感:一个辱,一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无限痛惜之情。
3、千里马为什么被埋没?(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答:
概括: 因为“食马的”无知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美”。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如何理解“安求其能千里也”?
答:
一个反问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不平之意、愤懑之情。
5、文中哪一句具体表现庸者“不知马”?
答: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不能通其意
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这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答:
活画出执策者一幅愚昧蛮横的丑态,表现了作者的愤郁之情
7、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为什么?
答:
“其不知马也” 因为天下不是无千里马,而是食马者不知马,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意,所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8、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的
答: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9.千里马和伯乐是什么关系?这篇课文以伯乐与千里马为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在作者看来,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作者借此所要表达的观点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委之以重任,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文章从这一观点出发,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深入地分析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抨击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10.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答:
本文托物寓意,言简意赅。以马喻人,用“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以“伯乐”比喻知贤识才的人,言简而意赅。文章通篇说马,而意在论人,这种托物寓意的写法,其显著特点是寓深刻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使文章不仅行文生动活泼,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如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绘千里马未遇伯乐的遭遇,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其才能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当时千千万万有才之士的悲愤。
11.本文的结构层次有什么特点?
答:
本文虽然短小,结构却十分精巧。全文围绕“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作者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是如此亲密,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来,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并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辛辣的讽刺。最后以“其真不知马也”结束全文,点明文章的主旨。
12.学完课文后,同学们就“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你的看法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答:
观点一:我认为先有千里马。如果没有千里马,那么发现千里马的人(伯乐)又从何而来呢?
观点二:我认为先有伯乐。世上缺少的不是千里马,而是发现千里马的人(伯乐)。因为千里马与一般马不同,如果不按照培养千里马的方法去培养它,其才能往往难以显示出来。这样,在一般人看来,它也就不是千里马了。换言之,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因此,我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三.课堂检测
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奴隶(lì) 槽枥(cáo) 食不饱(shí)
B.祗辱于(rǔ) 尽粟(sù) 一石(shí)
C.骈死(pián) 其真无马邪(yé) 不以千里称也(chèn)
D.食马者(sì) 才美不外见(jiàn) 策之不以其道(cè)
1.A
【解析】B项,“石”应读dàn。C项,“称”应读chēng。D项,“见”应读xiàn。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成批地死去)B.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次)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D.执策而临之(面对)
2.C
【解析】C项,“且”的意思是“犹,尚且”。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公将鼓之 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D.骈死于槽枥之间。
3.B
【解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的,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B项,和题干中的“之”都是音节助词,不译。A、C、D三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B.安求其能千里也C.食之不能尽其材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B
【解析】A项,“见”同“现”;C项,“食”同“饲”;D项,“与”同“举”。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5.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理解。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A项,两个“千里”都是“日行千里”的意思。B项,表示反问语气;它的。C项,音节助词,不译;代词。D项,结构助词,的;代词。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下面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请用原文语句填空,梳理文章结构。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问题:①千里马命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千里马遭遇:_________________。(3)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①千里马命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其真不知马也!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的把握。可根据要求从文章中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是从正面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千里马命运为“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遭遇为“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得出结论是“其真不知马也”。答此题读懂文句是前提。
2.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答:
2.“伯乐”喻指善于识别、发现、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指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喻指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
【解析】考查文章的写法。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表达作者对朝廷埋没人才的愤慨。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什么句式?其作用是什么?
答:
3.“伯乐”喻指善于识别、发现、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指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喻指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4.怀才不遇之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控诉之情。
【解析】考查对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情感的把握。文章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悲惨命运,讽刺了当时宋朝统治者不识人才和埋没人才,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特别要抓住“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从中可以看出表达的是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清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胄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幺,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肃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释】①介冑:披上战甲。②褫(chǐ):解除。
5.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名马 故常奇之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介冑而驰
C.食之未能尽其材 致远之材也 D.不以千里称也 不幸相继以死
5.A
【解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故”都是“所以”的意思。B项,表转折;表修饰。C项,才能;良才,指好马。D项,因为;表修饰。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答:
6.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光一石粮食。这马少吃容易饱,喜好逞能容易竭尽,是劣马啊。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如:“或”“尽”“盈”“驽钝”。
7.【乙】文主要使用了对比手法,说说其表达作用。
答:
7.通过将良马与劣马作对比,突出强调了良马饮食有原则、行走有耐力的特点。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对比”手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清洁则宁俄死不受”与“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形成对比,“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与“揽辔未安,踊跃疾驱,肃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形成对比,强调了良马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译文】
【乙】良马不以它的力气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我有两匹马,所以经常以之为奇。每天窥视它食豆数斗,喝水一斛,然而食物不是清洁干净的则宁愿饿死也不吃。披甲奔驰,一开始好像不是很快,等到跑了百余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振四蹄,迅速奔跑,从午时到百时,还可跑两百里,脱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像没有事的样子。这马吃得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路的良材啊。
到了收复襄阳,平定了杨幺,不幸相继死去。现在我所骑的马就不一样了。每日所吃不超过数升,饲料不挑拣粟米,喝的也不选择泉水,收紧缕绳就开始不安,跃跃欲试,迅速奔跑,刚到百里,力气竭尽,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几乎要死去的样子。这马吃得少容易饱,喜好逞能,容易竭尽,是劣马啊。
9.(1)用马鞭驱赶。(2)表示诘问,岂、难道。(3)听说。(4)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学案之马说原卷版
一.自主预习交流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 ,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 ”, 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 ”。代表作有《师说》《进学解》等。
韩愈在散文创作上造诣颇深。其散文气势磅礴,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慷慨激昂,忧愤深广,敢于突破流俗之见,见解独到。
2.背景探寻。
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四十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此后,他不得不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郁郁不乐。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他痛感明主难遇,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在这种情况下,韩愈写下了这篇文章,以此表达内心的愤懑。
3.主旨归纳。
本文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统治者,通过对千里马被埋没的叙述,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谴责了那些愚妄无知的“食马者”,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4.知识链接。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篇幅一般不长。
“说”这种文体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采用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核心是议。此外,这种文体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灵活,还常常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即我们常说的“托物寓意”。《马说》《师说》《捕蛇者说》等均属于这一文体。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祗( ) 骈( ) 槽枥( )食马者( ) 粟( ) 邪( )
6.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⑤执策而临之:
7.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才美不外见:
8.解释下列句中的一词多义。
①能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
②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不饱( )
③其 不知其能千里(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④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之千里者( )策之不以其道( )
⑤策 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⑥以 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
9.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①然后有千里马( )②故虽有名马( )
③一食或尽粟一石( )④是马也( )
⑤策之不以其道( )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类活用。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
二.课堂合作探究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有何作用?
答:
2、文中哪一句反映千里马悲惨命运?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
3、千里马为什么被埋没?(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答:
4、如何理解“安求其能千里也”?
答:
5、文中哪一句具体表现庸者“不知马”?
答:
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这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答:
7、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为什么?
答:
8、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的
答:
9.千里马和伯乐是什么关系?这篇课文以伯乐与千里马为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0.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答:
11.本文的结构层次有什么特点?
答:
12.学完课文后,同学们就“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你的看法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答:
三.课堂检测
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奴隶(lì) 槽枥(cáo) 食不饱(shí)
B.祗辱于(rǔ) 尽粟(sù) 一石(shí)
C.骈死(pián) 其真无马邪(yé) 不以千里称也(chèn)
D.食马者(sì) 才美不外见(jiàn) 策之不以其道(cè)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成批地死去)B.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次)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D.执策而临之(面对)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公将鼓之 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D.骈死于槽枥之间。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B.安求其能千里也C.食之不能尽其材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下面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请用原文语句填空,梳理文章结构。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问题:①千里马命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千里马遭遇:_________________。(3)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答: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什么句式?其作用是什么?
答: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清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胄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幺,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肃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释】①介冑:披上战甲。②褫(chǐ):解除。
5.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名马 故常奇之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介冑而驰
C.食之未能尽其材 致远之材也 D.不以千里称也 不幸相继以死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答:
7.【乙】文主要使用了对比手法,说说其表达作用。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