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列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华为6G的研究和开发
B.稳定高产的杂交水稻
C.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药品的研制
D.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顺利入轨
2.实验室存放腐蚀性药品的专柜应粘贴的标志是( )
3.【2021·清远模拟】下列民间特色的制作过程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4.【2021·贺州】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被刷屏,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古人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捶打黄金
B.打磨象牙
C.雕刻玉石
D.湿法炼铜
5.【2021·昆明】氢气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气味 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 D.可以燃烧
6.【2021·乐山】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B.不锈钢耐腐蚀——制造医疗器械
C.氮气的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D.石墨有导电性——生产铅笔芯
7.小明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燃着的木条将氧气与二氧化碳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得出结论 D.交流评价
8.【2021·自贡改编】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仪器连接 B.振荡试管 C.取用固体粉末 D.点燃酒精灯
9.加热50 mL液体,需使用的仪器有(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⑦
10.某同学的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用10 mL量筒量取7.6 mL水
B.用50 mL烧杯量取42.5 mL的水
C.用体温计测得体温为36.5 ℃
D.用托盘天平称得12.8 g食盐
11.下列关于“蜡烛燃烧”“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叙述正确的是( )
能观察到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熄灭时产生白烟是化学变化
C.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氧气
12.【2022·中山期末】走进化学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下列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 )
A.对药品进行加热时,凑近加热仪器进行观察
B.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C.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D.实验结束后,将废液不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
13.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5.1 g(1 g以下用游码)食盐,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食盐的位置颠倒了,该食盐的实际质量应是( )
A.4.9 g B.5.0 g C.5.1 g D.5.3 g
14.【易错题】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溶液时,他先采用仰视读数为18 mL,后倒去一部分溶液,剩下溶液采用俯视读数为10 mL,则他倒出的溶液实际体积将( )
A.大于8 mL B.小于8 mL C.等于8 mL D.无法确定
15.【2021·周口三模】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8分,第17小题7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 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0 ℃时水结成冰是________; (2)汽油可以燃烧是________;
(3)鸡蛋发臭是________; (4)酒精易挥发是________;
(5)煤气燃烧是________; (6)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是________;
(7)铁生锈是________ ; (8)电灯丝通电发光、发热是________。
17.【原创题】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我国稀土储量丰富,稀土的产量和出口量均是世界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稀土大国。其中铈是一种发现较早、丰度最高、毒性较低的稀土元素。其在催化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具有独特的磁性。铈钛黄颜料用作玻璃着色剂可以制造出漂亮的亮黄色工艺美术玻璃;铈作为玻璃添加剂,能吸收紫外线与红外线;氧化铈作为主成分制造各种规格的抛光粉,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平板显示,光学玻璃镜头和计算机芯片等。铈是银灰色的金属,较活泼,其粉末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自燃形成氧化铈。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大多为氧化态,且与其他稀土氧化物共同存在于同一矿物中,很难分离。可以通过电解氯化铈或氧化铈的方法制备金属铈。
(1)文中涉及的金属铈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2)铈粉暴露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铈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我国稀土储量丰富,可以随意开采
B.金属铈比铁的化学性质活泼
C.铈的氧化物没有广泛应用可能与其分离困难有关
D.铈能与铁等强磁性物质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
18.【2021·普宁普师高级中学九年级期中】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③________。
(2)常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是________(填名称,下同),用于保存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仪器①通常作为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加热,而仪器②加热的时候需要垫上________。
(3)小红同学要量取40 mL水,选择上图中仪器③进行量取,应选用的规格是______________(填“10 mL”“50 mL”或“100 mL”),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填名称)。若俯视刻度,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40 mL。
(4)常用作热源仪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熄灭时,需用灯帽盖灭,再轻提一下,重新盖好。下列对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有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有利于节约酒精
19.【原创题】在经过了一个单元的学习后,小明和班上的同学来到了化学实验室。
(1)在实验室中,小明观察到了同学们的以下操作,请判断这些操作是否正确,并将不正确的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实验室常见的操作,请回答问题:
①图2为给液体加热,加热时要先对试管进行预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3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整理摆放符合规范要求的是______。
20.某实验小组同学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主要成分及含量非常好奇,设计了下列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检验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
(1)请写出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实验二:测定呼出气体中主要成分的含量。
(2)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如图1),然后向袋内吹入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得到图2,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______(填“X”“Y”或“Z”)。Y的体积分数在60 s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
(3)200 s时未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总体积分数为______。
【实验结论】
(4)由实验二分析,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相比,组成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现象如图1,这证明焰心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如图2所示),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由此可以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进行该实验时,小明还发现烧杯的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小明的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阅资料,了解蜡烛的组成,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C.此现象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与老师或同学交流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3)向焰心斜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3),将燃着的火柴凑近玻璃管的上口,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继续对焰心物质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__________ 在未点燃的细短玻璃管上口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伸入焰心,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假设②成立
取下长的细玻璃管,打开湿毛巾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拓展】
(5)小明学习了蜡烛的燃烧的知识后,回家对酒精灯火焰进行了探究。小明将一根细木条平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 s后取出,细木条的变化如图4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6)上述结论对我们使用酒精灯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 C 2. A 3. B 4. D 5. D 6. D 7. B 8. B 9. D
10. B 11. C 12. C 13. A
14.A 初次仰视读数为18 mL,仰视读数偏小,液体实际体积偏大,倒去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0 mL,俯视读数偏大,剩余液体实际体积偏少,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肯定大于8 mL,A正确。
15.D 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可知,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含有其他气体,A错误;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B错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还应有水蒸气、燃烧前瓶内的其他气体,C错误;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D正确。
二、16. (1)A (2)D (3)B (4)C (5)B (6)A
(7)B (8)A
17.(1)银灰色,有磁性(合理即可) (2)化学
(3)用作玻璃着色剂,用作玻璃添加剂(合理即可) (4)A
18.(1)试管;量筒
(2)细口瓶;广口瓶;石棉网
(3)50 mL ;胶头滴管;小于 (4)⑥;A
19.(1)①错误,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垂直悬空在离试管口上方大约1厘米处滴加 ②错误,量筒只能量液体体积,不能作为反应容器 ③错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2)①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来回移动,均匀受热 ②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D
20.(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燃着的蜡烛逐渐熄灭(合理即可);干冷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2) Z ;水蒸气冷凝 (3)76.66%
(4)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低
21.(1)温度最低
(2)蜡烛燃烧会有水蒸气生成;A、B、D
(3)气体;有可燃性
(4)焰心气体含有二氧化碳;上端管口用火柴点燃; 不能点燃;玻璃管中部有白色固体 (5)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6)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