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5 19:0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诗歌鉴赏
中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
①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
表达技巧。
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目标:
1、明确中考要求,做到答题规范性。
2、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表达技巧、
炼词之妙。
情感篇
诗言志,诗缘情。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
你从哪些密码来体会作者情感
秋浦①途中
(唐)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释① )秋浦,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注释② )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所在地。
意象
古典诗词中,意象数量繁多,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山水月风,包罗万象。
意象不仅数量多,而且形象最生动、意蕴最丰富、使用最灵活、表现力最强。
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1.月——思乡,怀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菊花——隐逸的风度,坚强的品格, 清高的气质 。
(菊,花之隐逸者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梅花——高洁的品格。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4.梧桐——凄凉悲伤。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5.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6.秋蝉——高洁。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7.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 柳——离情依依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9.羌笛——凄切之声。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
咏物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虞世南《蝉》、陆游《卜算子·咏梅》)
常见题材及其传达的情感
常见题材及其传达的情感
田园诗:
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辛弃疾《西江月》、陆游《游山西村》)
写景诗:
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韩愈《早春》)
常见题材及其传达的情感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常见题材及其传达的情感
送别诗:
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
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
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
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辛弃疾《破阵子》、范仲淹《渔家傲》)
常见题材及其传达的情感
常见题材及其传达的情感
羁旅诗:
(王湾《次北固山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崔颢《黄鹤楼》、郑谷《鹧鸪》)
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总结方法
把握诗人情感的方法:
看诗题 圈注释
抓诗眼 品意象
联作者 辨题材
注意:以上方法,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应综合使用,而不是单一使用。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诗人的境遇的……、 …… 。
(至少写两个含情感术语的短语)
注意事项
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都不是单一的,有几点的可以排列。
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例如: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答:既写出了因为“禁火空斋”而带来的环境的萧索清冷,又是作者因为离家在外、思念亲人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感。
技巧篇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主要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就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如: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如: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刘羽《一鹭图》
答: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白鹭“一生清意无人识”来表达自己志向高洁,却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愁苦之情。
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 ①正衬 ②反衬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乐景衬哀情)
(2)对比 (3)联想和想像(虚实结合)
(4)动静结合 (5)化静为动
(6)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化无形
为有形。
如:前两句诗写出春景什么特点?联系全诗有什么作用?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①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云,春日偏能惹恨长。
贾至②《春思》
注释① :花开茂盛。
注释②:在唐肃宗时因事贬为岳州司马。
答:写出了春景的明媚动人,生机盎然。前后两句形成对比,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作者因被贬官不得志的愁苦。
主要的修辞手法:
(1)对偶 (2)比喻 (3)拟人 (4)夸张
(5)双关 (6)用典 (7)设问 (8)反问
(9)反语 (10)借代 (11)反复等。
修辞手法
如:三、四句中的“惹”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①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云,春日偏能惹恨长。
贾至②《春思》
注释① :花开茂盛。
注释②:在唐肃宗时因事贬为岳州司马。
答: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日子一天天变长,作者因为忧愁度日如年,因此责怪春风没有吹走我的愁云,春天把我的愁恨拉长,表达作者被贬官的忧伤哀愁。
炼词篇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解题模式: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重点看动词、形容词,往往带有双重含义。
(3)点出运用何种手法,尤其是修辞手法( 拟人 居多)。
(4)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及特点。
(5)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注意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如:简要分析前两句中“萧萧”“淅淅”的表达效果。
秋浦①途中 (唐)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释① )秋浦,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注释② )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所在地。
答:叠词,模拟风雨的声音,富有音韵美。描绘了一幅风雨凄迷的景象,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意境,衬托了作者被贬官不得志的孤寂悲凉。
懂审题
懂表述 切入准确、答题规范
抓点准确、无一遗漏
分层清晰、一目了然
是什么(描述内容、意象等)
怎么样(技巧手法的使用)
为什么(分析原因、情感等)
小结: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