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综述:中国现代史是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探索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实现独立、富强、民主,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
中国现代史
过渡时期(1949~195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6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年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78年至今
民族
团结
祖国
统一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
专题:
目录解读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新纪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国人民当家作主
独立自主的国家
社会性质新:
人民地位新:
国家地位新:
问题2:新中国成立时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
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
外部:
内部:
巩固新生政权
的措施:
抗美援朝战争
土地改革
西藏和平解放
政治:
问题1:何为新纪元?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新纪元是指新历史阶段的开端。亦指某种具重大意义的新的开始。
社会
环境:
问题3:新中国成立后,从哪些方面巩固了新生政权?
军事:
经济: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学习目标:
1.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3.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4.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
材料: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参加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依据材料,找出中国人民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代表。
思考此次会议讨论的核心议题是什么
1.时间:
2.地点:
3.参会
代表:
4.核心议题:
1949年9月
北平
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主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出席政协会议的部分女代表
前排左起为何香凝、宋庆龄、邓颖超
第一届政协会议部分代表合影
观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会成员构成图(会议代表共662人),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说明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B.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C.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D
下表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组成情况,此表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全民意志
B.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C.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协商会议中居于领导地位
D.政治协商会议代表是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来自各行业、各领域45个单位,共计662人。其中,特别邀请人士75人,党外人士约占总人数的56%。这表明新中国的筹建重视( )
A.国共两党合作则出
B.工农民主专政
C.人大代表普选
D.民主政治建设
D
阅读课本P2至P3页内容,归纳总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及职权。
①规定了国家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明确指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内容:
(1)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规定了国家政权属于人民,政权组织原则,
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职权:
(性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内容:
(2)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3)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小思考:你知道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曲和作词分别是谁吗?什么时候正式确立为我国国歌?
作曲:聂耳
作词:田汉
1982年正式确立为我国国歌。
内容:
(3)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小思考:你知道国旗和国辉的寓意吗?
内容:
(3)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小思考:什么是公元纪年?有关中考的年代表述和计算都有哪些?
公元,即公历纪年法,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公历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主的年份称用“公元”Anno Domini(A.D.),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称为“公元前”Before Christ(B.C.)。
常见的
纪年法:
1.公元纪年
2.世纪纪年
常见的时间计算:
公元年计算:
1.不跨公元元年,年份相减
2.跨公元元年,年份数字相加减1
3.民过年=公元年-1911
内容:
(4)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内容: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小思考:你知道以上时间各指代什么事件呢?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
解放战争以来
五四运动以来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D.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
拓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全体代表通过决议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简称人民政协)
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收到各民主党派热烈拥护。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又称“新政协”,以别于1946年1月召开的“旧政协”。
5.第一届政协会议的意义: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2.为新中国的成立准了准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把北平改为北京,作为首都
《义勇军进行曲》
五星红旗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二、开国大典
毛泽东、刘少奇、刘伯承、陈毅等在天安门城楼上
1.时间:
2.地点:
1949年10月1日
北京天安门
3.盛况:
宣告成立
升国旗、奏国歌、鸣礼炮
宣读公告
盛大阅兵
阅读课本P4课文,归纳以下知识点。
油画《开国大典》(董希文)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时聚会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群众
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依据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
⑤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4.意义:
国内: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国际:
【2018年.爱知一模.16题】《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其中第三次发生的事件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包括( )
①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③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④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B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述有误的是( )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B.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C.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
社会性质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人民地位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
国家地位新:独立自主的国家
“新”纪元:
5.胜利原因:
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的结果
②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武装斗争的道路和坚持统一战线的结果。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
结论:
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
1.党的领导
2.武装斗争
3.统一战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新”主要体现在( )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D.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方框内所填信息由左向右依次是( )
①灯塔指引 ②生死攸关 ③当家作主 ④星星之火 ⑤开天辟地
A.①④③②⑤ B.⑤④②①③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③⑦①
B
历史图片是一个时代特征的反映。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
C.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
C
三、西藏和平解放
③清朝:
小思考:你能说说在古代史中学过的有关西藏的知识吗?
①唐朝:
②元朝:
顺治帝:
雍正帝:
康熙帝: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设置驻藏大臣
设宣政院西藏正式纳入中央管辖
文成公主入藏
册封达赖喇嘛
结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致电毛泽东和朱德,衷心拥护中央人民政府。
中央复电班禅:“希望先生和西藏爱国人士一致努力,为西藏的解放和汉藏人民团结而奋斗。”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1949年8月10日在青海塔尔寺举行坐床大典
1.背景:
毛泽东在庆祝《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签订的宴会上致辞(1951年5月24日)
十世班禅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毛泽东
阿沛·阿旺晋美
1951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张国华、谭冠三率领下进驻西藏拉萨
1954年9月毛泽东在北京接见西藏两大宗教领袖
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右)和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左)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文本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
(1951年5月23日下午)
2.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C
“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于藏民而言,意味
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其中“它”指的是( )
A.设置宣政院
B.设置驻藏大臣
C.西藏和平解放
D.青藏公路建成通车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实现西藏和平解放的条件包括( )
①中央政府积极倡导与西藏地方政府和谈
②西南地区各省实现解放
③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④西藏宗教领袖班禅拥护党和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运用历史思维有效区分史实与结论,是我们掌握历史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开国大典时,班禅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
B.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京,与中央人民
政府谈判
C.1959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
D.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D
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开国大典”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开国大典时的实录影像资料
B.亲历者回忆录中相关的描述
C.历史论著对开国大典的描述
D.电影《开国大典》中的片段
A
某记者在一则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这指的是( )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海南岛的解放
C
课堂小结
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西藏和平解放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举行
2.开国大典的隆重举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4.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西藏的和平解放(时间、达成的协议)
2.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意义
1.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2.新政协召开的目的
3.新政协会议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