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的整理与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说明折线统计图表示的统计结果;并且根据统计结果简单分析统计图的数据,了解反映的一般情况或规律。
2.在描述折线统计图运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3.学生积极参与数据表达和分析活动,产生对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兴趣,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的应用。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数据。
教学难点:分析数据隐含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练习。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什么?
生:折线统计图。
师:折线统计图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那么今天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将第二单元的知识来系统地整理和练习一下(提前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的整理与练习)?
师:关于折线统计图我们知道了些什么,这个工作我们同学课前已经做了,这里老师将展示一些同学的优秀的作品,看看都是谁榜上有名了。(播放几个同学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有两位同学的作品非常有特点,我们就有请作品的主人带领我们开始今天的复习之旅吧。生分享整理内容,师随机出示板书。(板书:分类: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画法:描点、表数据、连线;特点:直观表示数据的多少,形象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几组数据,便于比较差异。)
师:掌声送给这些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为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折线统计图,接下来就进入我们今天的练习环节。
二、基础练习,体会特点。
1.基础练习第1题:
出示题目:城南家电商场把去年销售电冰箱的情况给统计出来了,发现它各个月的销售的变化有点大。
师:我们来看这张统计表,你能看出来变化大吗?
生:不能。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画折线统计图。
现在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呢?
生1:冰箱每个月销量的起伏变化比较大。(为什么看表没感觉,看图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生2:去年销售电冰箱十月最多,十二月最少。(怎么看出来的呀?)
生3:电冰箱四月到五月增长得最快,十月到十一月下降得最快。(怎么看出来的?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
2.课件出示第2题:某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师:这是一位同学画的统计图,老师看了半天也不知道统计的是什么?聪明的你知道这是统计什么数据的吗? 学生猜。
师:这是一位病人某天7-23时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谁来说说他的体温情况。
师:如果你是医生,你看到病人的体温这样变化,你是高兴还是担心呢?为什么?
生回答。
师:是的,看到病人的体温后期趋于稳定状态,说明病人的情况已经好转了。
出示基础练习第3题。
师:悉尼是澳大利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我们通过下面的折线统计图来了解一下2011年悉尼市月平均气温的情况,你能根据这个图去判断后面的变化趋势吗? 生回答。
师:也就是我们有时可以根据图来判断变化趋势,但有时也无法判断。
师:那么在这幅统计图中你能告诉我2011年悉尼的气温是比较稳定呢,还是变化比较大呢? 生回答。(主要说出不能的原因我们需要看它和谁比)我们添上上海市的这组数据。( 出示上海的月平均气温)
师:现在你说2011年悉尼市的气温怎么样?
生:相对于上海市来说,悉尼市2011年的气温较稳定。
师:我们单独来看有没有这个印象呢? 生:没。
师:现在为什么有感觉呢?
生:因为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几者之间的差异。这是它的特点。
师:好,我们现在继续看这幅图,动动你聪明的脑瓜,告诉我,从这幅图里面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生1:上海的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悉尼的最高气温出现在一月和二月,最低气温出现在七月。(怎么看出来的)
生2:两地温差最大的是七月,温差最小的是十月。(怎么看出来的?)
师:我们来看看上海和悉尼的变化趋势为什么大不同呢? 学生回答 介绍你知道吗?
三、描述运动,实践提升。
1.师:刚刚的这些题目,大家表现非常出色,接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呀?学生回答。
出示题目: 小明去6千米远的桃花岛玩,请根据折线图回答问题.(1)小明在路上休息了( )分钟,在桃花岛玩( )分钟。(2)小明去时平均每分钟行多少千米?(休息时间除外)(3)返回时平均每分钟行多少千米?(4)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休息时间除外,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师: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生1:我看出横轴上表示时间,1时到2时被分成了6小格,每格表示10分钟,2时到3时被平均分成了6小格,每小格表示10分钟。
生2:我发现纵轴上表示小明走的路程,每个长度单位表示1千米。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像这种表示物体运动变化的折线统计图,我们可以按“横轴——纵轴——描述运动”的顺序来有序的观察。你能描述出小明去桃花岛游玩的过程吗?自己试试看,然后和同桌交流。 师:谁能描述出小明去桃花岛游玩的过程吗?
生:小明在1时出发,20分钟后走了3千米,他在途中休息了20分钟后继续走,又走了20分钟,走了3千米,这时到达桃花岛,小明在岛上玩了30分钟,然后用了30分钟,走了6千米回家了。 师:回答得真不错!接下来请大家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学生作业纸上完成。 教师评讲。
(课件出示龟兔赛跑情况统计图)
师: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十分广泛,像冰箱的销售情况、病人的体温变化、悉尼和上海的气温变化、以及描述小明的运动路线及对应时间的变化,都可以用到折线统计图,这不折线统计图还能讲述童话故事呢。
师:由这幅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联想到什么童话故事? 学生联想故事。
师:看到这幅图你觉得还缺点什么呢? 学生补全图例和标题和时间。
师:这个折线统计图你想出个什么问题来考考大家呢? 学生自己出问题并请人来解决。
四、课堂小结,交流收获。
师:通过这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关于“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作业:完成练习纸上的第2题。
甲、乙两人比赛120米的滑雪,乙让甲先滑10秒钟,他们两人滑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1)两人各滑行了多少秒?甲滑完全程比乙多用了( )秒钟 (2)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出发第( )秒追上了甲?
(3)甲前15秒,平均每秒滑行()米;后50秒,平均每秒滑行( )米;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秒( )米。
板书: 折线统计图的整理与练习
分类: 单式折线统计图 画法: 描点 标数据 连线
复式折线统计图
特点: 直观反映数据的多少 形象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复式折线统计图反映几组数据,便于比较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