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同步测试 高二下学期统编版(2019)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同步测试 高二下学期统编版(2019)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5 22:5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 共60分)
1.1952年,我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旧有高等学校进行全盘调整,全国理、工科教授有四分之三被调离本校,之前已经存在的综合性大学均有大规模调整。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B.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
C.为全民高等教育做准备 D.适当平衡文理科系的发展
2.下表中的电影作品反映出(  )
表 1935年上海联华公司出品的三部儿童电影
电影名称 主要内容
《小天使》 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下,造就一个理想的健全的儿童
《迷途的羔羊》 在残酷的现实环境中,流浪儿童的挣扎与奋斗
《幼年中国》 在整个民族求生存的背景下,儿童如何训练使用自己的力量来为新中国造就一线曙光
A.大众传媒注重塑造儿童的价值观 B.政府致力于改善儿童的生存环境
C.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 D.电影创作表达作者的艺术想象
3.晚清民国时期,由于梅州市松口镇华侨踊跃捐资助学,当地学校不但收费低廉,甚至免费并聘请名师硕儒或留洋归来的学子做老师,出现了“乡村虽偏僻,但无一二里无童声”的盛况。据此可知
A.当地教育经费问题得以解决 B.科举制瓦解有利于教育革新
C.当地传统教育模式即将瓦解 D.华侨家国情怀助力教育发展
4.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 ( 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这反映我国
A.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实现了普及的目标
C.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 D.践行了“科教兴国”战略
5.陈直说:“《史记·殷本纪》合于殷墟甲骨文者,有百分之七十。”又说“《史记·楚世家》之楚侯、楚王,皆与传世铜器铭文相符合”“寿县蔡侯墓近出铜器群,倘无《史记·蔡世家》,则蔡侯后期世系,即无从参考。”作者意在说明
A.考古资料否定了史记 B.甲骨文、金文标志着汉字的成熟
C.多种史料的相互印证 D.出土文字价值一定优于传世文献
6.下列有关“宋朝书院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相似,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
B.宋朝书院教育是顺应战乱后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以及思想传播的需要而出现的
C.宋朝书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官私结合体制和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
D.宋朝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7.新中国成立前,文教、科技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分子有200万人左右,到1957年,全国仅教育系统拥有教师的数量就达233.54万人,全国参加业余学校学习的职工共763.2万人,其中扫除文盲78.4万人。这表明新中国
A.高度重视增强文化软实力 B.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C.注重新政权意识形态教育 D.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8.下图汉字字体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A.①楷书——②草书——③行书——④隶书
B.①隶书——②草书——③行书——④楷书
C.①隶书——②行书——③草书——④楷书
D.①楷书——②行书——③草书——④隶书
9.近代早期,欧洲印刷书盗印现象层出不穷,为此很多印刷商向政府部门申请特权或专利权,并在书籍上印制自身标记和版权声明,还组成印刷联盟,分享开销、获利和集结资源。这说明,当时欧洲
A.文化交流十分活跃 B.版权保护仍需加强
C.市民阶层逐步壮大 D.宗教传播速度加快
10.继今年春节推出的《唐宫夜宴》(左如图)"出圈"后河南卫视在端午节推出一场名为《端午奇妙游》的主题晚会,其中水下舞蹈节目《洛神水赋》(如图),把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姿,通过水下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效果“炸场”。这些节目的“火出圈”
A.说明创新是文化传承的第一要素
B.根源于中华文化的厚重与辉煌
C.媒体传播是文化传承的根本途径
D.体现了青年是文化传承的主体
11.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教育体制,其意义不在于(  )
A.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 B.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力量
C.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摇篮 D.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动力
12.下表是中国近代中小学课程的设置。据此可知
A.清政府的学校教育全盘西方化 B.民国时期的基础教育重文轻理
C.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 D.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13.195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B.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
14.有学者说:“浪漫主义者由于有表现他内心感受的无穷欲望而从事创作,他在自我中看到世界的主要目的。而在世纪末,这个自我崩溃了、英雄主义也行不通了。”下列可用来印证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1872年《日出·印象》油画的诞生
B.1877年《天鹅湖》芭蕾舞剧的表演
C.1880年《思想者》雕塑作品的创作
D.1937年毕加索创作了《格尔尼卡》
15.1982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其后历经多次修改。国家颁布这部法律的目的是(  )
A.强调对文物古迹保护的真实性 B.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
C.颁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制度 D.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和利用
16.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的扩大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主要城市。这种状况(  )
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滥觞 B.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转型
C.体现了服务公众的职能 D.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17.1954年,党和政府规定,电影放映网建设重点对象是工矿、农村和小城市。在积极兴建、改建城市电影院的同时,也抓紧组建大量的流动电影放映队,以低廉的票价甚至免费让工农士兵欣赏电影,使过去的小资文化、市民享受升级成为事实上的大众文化和人民体验。由此可知,这一规定的实施
A.推动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构 B.旨在助推国民经济完成恢复
C.基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得益于“双百”方针的提出
18.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已出现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后来经过农业生产实践逐渐充实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且沿用至今。这说明该时期
A.已形成系统的农业思想 B.重视耕作技术不断革新
C.农耕文明不断积淀传承 D.农业生产重理论轻实践
19.下图为发表于1909年的时事漫画《一手掩尽天下目》。 该漫画的寓意是( )
(说明:图中文字是“秘密文件”“未经宣布”)
A.清政府肆意压制革命舆论 B.报刊有效发挥着政治监督作用
C.新闻媒体面临恶劣的环境 D.革命派开始利用报刊启发民智
20.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作者强调
A.六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 B.官学发展有利于文化传承
C.真相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显现
D.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够帮助我们承担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读到本书时所得的教训。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荀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现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忍、奋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当初生的音乐界只知训练手的技巧,而忘记培养心灵的神圣工作的时候,这部《贝多芬传》对读者该有更深刻的意义。
此外,我还有个人的理由。医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的创伤曾由他抚慰。除了把我所受的恩泽转赠给比我年轻的一代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偿还我对贝多芬,和对他伟大的传记家罗曼·罗兰所负的债务。
表示感激的最好的方式,是施予。
——节选自傅雷《贝多芬传》译者序一九四二年三月
(1)根据材料,概括傅雷翻译《贝多芬传》的动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傅雷思想形成的原因。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一-淮扬盐商。 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日“扬气”....尽事奢华也。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洪 《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1)材料一中的“洋气”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2)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对比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卢浮宫的历史始于13世纪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4世纪,查理五世将其改为王宫并进行扩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来,即便扩建,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但依旧是王室收藏艺术珍品的地方。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进行公共教育的场所。
1792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3年,卢浮宫正式向公众开放。19世纪初,卢浮宫的扩建规模空前,在拿破仑的东征西伐中,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变为卢浮宫的藏品。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留在了卢浮宫。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别重视利用各种平台与途径开展公民教育。为此,他们通过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导人民》之类的作品,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摘编自吕一民《卢浮宫:“法国的象征与骄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贵文物以各种方式流出皇宫。后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1925年,故宫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宫成了故宫,终于向平民百姓开放。此后,国民政府组织人员整理、刊布清宫档案,共出版各类档案书刊达50余种,300多册,1200万字,同时也产生了我国近代第一批从事历史档案工作的专业队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19世纪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D
4.C
5.C
6.A
7.A
8.B
9.B
10.B
11.D
12.D
13.D
14.D
15.D
16.C
17.A
18.C
19.C
20.D
21.(1)动机:救治民族的劣根性;鼓舞国人奋起抗争,挽救民族危亡;提高国人的艺术修养;关注年轻人成长。
(2)原因: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民族危机的加重;知识分子的良知与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个人成长经历与教育背景。
22.(1)“洋气”: 西方生活时尚。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2)进步: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积极主动学习并融入世界。因素: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
23.(1)主要变化:从凸显王权的政治中心到成为公共文化教育的场所;馆藏规模扩大(藏品日益丰富)。
原因: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殖民扩张与掠夺;民族主义观念的影响;公民教育与大众文化的发展。
(2)意义:消除帝制残余,弘扬民主共和精神;培育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