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体的感觉 达标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人体的感觉 达标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16 22:5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人体的感觉
一、选择题
1.全班齐声合唱同一首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唱歌同学的声带在振动
B.歌声洪亮时,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C.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D.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音调不同
2.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压觉、痛觉、冷觉和热觉
B.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
C.皮肤上的感受器的多少决定皮肤感觉的灵敏性
D.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
3.品酒师都不嗜酒,酒鬼都干不了这个职业。这是因为( )
A.品酒要减少刺激,保持味觉灵敏
B.酒鬼误事
C.酒鬼贪吃
D.酒鬼品行不端
4.皮肤能感觉痛、压等各种刺激,是因为在皮肤的真皮内分布有( )
A.神经组织 B.血管
C.毛发 D.汗腺
5.2017年5月7日,第十届黄河口(东营)国际金标马拉松大赛在市政府广场鸣枪开赛。比赛中运动奋力向前、汗流浃背、满脸通红。上述现象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
①保护 ②排汗 ③调节体温 ④感受外界刺激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蒙起眼睛、堵住耳朵,同时嗅橘子和吃草莓,会产生怎样的味道?( )
A.橘子味 B.草莓味
C.无味 D.混合的味道
7.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1)(2) B.(2)(4)
C.(1)(3) D.(3)(4)
8.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在享用美味佳肴的过程中,辨别色、香、味分别用到( )
A.热觉、味觉、痛觉 B.听觉、嗅觉、冷觉
C.视觉、嗅觉、味觉 D.触觉、听觉、味觉
9.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大蒜不仅可以食用,而且还可以治病。医生告诉我们,嚼大蒜能消灭口腔中的病菌。吃过大蒜,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自己却闻不到这股味道,是因为(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C.不同人的嗅觉敏感程度不同
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10.某人失聪(丧失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其耳的结构没有受损,那么发病的部位可能是
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B.鼓膜
C.中耳
D.内耳
11.失聪的原因是( )
A.大脑的听觉中枢受损
B.鼓膜受损
C.耳蜗受损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2.《论语》记载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听觉和味觉
D.味觉和触觉
13.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
A.振动 B.一直向左运动
C.一直向右运动 D.静止不动
14.如果声音和光都从空气传入水中,那么( )
A.声速变大,光速变小
B.声速变小,光速变大
C.声速、光速都变大
D.声速、光速都变小
15.下列各组中,能表示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的是(  )
①声波 ②听神经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鼓膜 ⑤听小骨 ⑥大脑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②—④—⑤—③—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③—④—⑤—②—⑥
16.下列词语中,与人的嗅觉有关的是( )
A.满陇桂香 B.悦耳动听
C.赏心悦目 D.风声鹤唳
17.下列关于痛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痛觉是对人体有害的刺激
B.痛觉在人体的皮肤上产生
C.电、机械、过冷、过热、化学物质刺激等都能产生痛觉
D.触觉、热觉、冷觉等感受器都能感受产生痛觉的刺激
18.五一期间,远在上海的表哥来做客,家里做了许多好吃的,特别是红烧肉,让小明闻了直流口水。嗅觉的形成部位是在
A.鼻腔
B.嗅神经
C.嗅觉感受器
D.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
19.品酒师都不嗜酒,酒鬼都干不了这个职业,这是因为( )
A.减少刺激要保持味觉灵敏
B.酒鬼误事
C.酒鬼贪吃
D.酒鬼品行不端正
20.人体内形成嗅觉和味觉的部位分别是( )
A.鼻腔和口腔
B.鼻腔和舌
C.鼻腔和味蕾
D.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和味觉中枢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 共20分)
21.请把下列感觉与感觉器官用线连起来。
沁人心脾的花香 眼
凹凸不平的桌面 耳
绚丽多彩的风景 鼻
难以忍受的疼痛 舌
美妙动听的乐曲 皮肤
酸甜苦辣的滋味
22.1975年7月13日,新疆吐鲁番的民航机场曾观测到目前中国历史上最高气温约为50摄氏度。现在,英美等国家多用华氏温度计。华氏温度计是荷兰人华伦凯特在1709年用酒精制作的温度计。他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F,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F,用°F代表华氏温度,温度计刻度均匀,每格表示1°F。请利用这些知识得出中国最高气温也可以记作°F。
三、探究题
23.探究:味觉与嗅觉在辨别食物味道时是否相互影响?
所需器材:A牌薯片(味道较淡)8~10片,B牌薯片(味道较浓)4~5片。
(1)小科先闭上眼睛,慢慢品味A牌薯片,他能尝到A薯片的味道吗?
答: 。
(2)小科继续闭上眼睛。请一位同学把几片B牌薯片靠近他的鼻孔,呼吸几次。现在他再尝另一片A牌薯片,这次A牌薯片的味道与第一次所尝到的不一样,有些B牌薯片的味道。在这次实验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 。
24.某班级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就为什么要用两只耳听声音,建立了如下猜测:
①用两只耳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大,可以听的更清楚;
②用两只耳听声音,可以辨别声源的方向;
③左耳听左边的声音,右耳听右边的声音。
(1)为了验证其猜测①的正确与否,同学们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
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道用耳塞塞住)。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验结果应该是 。
(2)为了验证其猜测②的正确与否,同学们又做了实验且结果如下:
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断定猜测②是 (填“正确”或“错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B
6.D
7.C
8.C
9.B
10.A
11.D
12.C
13.A
14.A
15.A
16.A
17.C
18.D
19.A
20.D
21.
22.122
23.(1)能 (2)食物的美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嗅觉
24.听到的声音响度变小 正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