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巴西人种构成特征;
2.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3.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学生自己准备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2.教学器材:世界政区挂图、拉丁美洲地形图、录像或有关景观图片。
3.教学课件:“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亚马孙热带雨林”、“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概况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学生看多媒体课件,确认巴西的地理位置;学生展示有关巴西文化的景观图片,并作相应讲解。 教师纠正、补充教师点评、肯定
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学生分小组分析、讨论巴西经济发展的特征以及“二战”前后的经济差别。 教师引导,出示相关资料
热带雨林的危机 学生观看有关热带雨林的录像,讨论如何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 参与讨论,引出正确结论
城市化问题 学生读图“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分析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征;学生列举所在城市的“城市病”。 教师指导,并提出这样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给予鼓励,并要求学生找到解决的措施
【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拉丁美洲挂图”)找出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学生:巴西
板书:巴 西
一、概况(板书)
学生看图“巴西在世界中的位置”思考巴西的地理位置
师生总结: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陆上邻国较多(学生找出这些国家)。
相对位置:所在大洲为拉丁美洲,距离欧亚大陆较远,为“新大陆”。
教师:(补充世界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前10位的国家)巴西面积和人口在世界的排位分别是多少?
学生:第5位和第6位。
师生总结:巴西是一个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
二、民族大熔炉的缩影(板书)
学生:①阅读课本图“古代印第安人金字塔”和阅读材料“印第安人和玛雅文明”。
②说出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冠军队巴西球员的血统情况(事先上网查询)。
③小组表演图“卞卡的一家人”,其中一名同学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血统情况。
教师出示问题:卞卡的祖父是非洲黑人,祖母是欧洲白人,他们怎么会生活在拉丁美洲?
学生:阅读课本图“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及文字介绍。
教师继续出示问题:图中展示的每一项活动的发源地在哪儿?
教师结合以上两个问题提问:问什么其他大洲的人种和文化会出现在巴西?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讲解。
师生总结:造成民族大熔炉的原因:现代拉丁美洲的人种、文化是受殖民统治影响的结果。
承转:巴西的经济发展是否受殖民统治的影响呢?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板书)
教师展示巴西过去和现在的经济资料,学生思考、分析
师生总结:是否受到殖民统治是巴西经济能否迅速崛起的分水岭。
1.“二战”前(板书)
学生:阅读课本关于巴西经济发展的段落,找到“二战”前巴西的主要经济部门,确认巴西经济是单一经济。
教师:介绍单一经济的实质和殖民者对殖民地的剥削掠夺过程。
2.“二战”后(板书)
教师 :“二战”后,巴西开始改变单一的经济形式,发展多种经济结构,经济取得飞速发展,成为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学生:读课本图“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巴西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巴西的主要农产区分布在何出处?巴西的主要矿产资源是什么?巴西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巴西的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在何处?
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补充。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本图“巴西的地形”和图“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综合分析巴西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巴西农业和工业布局的影响。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
小组以讨论的形式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巴西解决能源矿产短缺的方法”
新课结束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