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3.《鸿门宴》 课件(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3.《鸿门宴》 课件(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5 21:2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教学目标
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总结掌握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积累成语。
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刻画的写作方法,概括人物形象。
客观评价项羽,探究其悲剧根源,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欲王关中 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
崤山 好美姬 鲰生说我
孰与君少长 奉卮酒 从百余骑
戮力 数目 樊哙
玉玦 交戟 瞋目
目眦 按剑而跽 参乘
彘肩 啖之 刀俎
xiǎng
wàng
wèi
xiáo
hào jī
zōu shuì
zhǎng
zhī


kuài
shuò

jué
chēn 

shèng

dàn
zhì

读文正音
沛公 军(于)霸上 ,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 言于项羽曰:“沛公
欲王(于)关中,使子婴为相, 珍宝尽有之。”
驻军 名作动
没有能跟

向……报告
称王 名作动

作(他的)国相
被动句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 为(吾)击破沛公军!”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
十万,在霸上。范增 说 项羽曰: “沛公居山东时
犒劳

打败
当:介词,在 是:这个
劝告
古今异义,崤山以东地区
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 财物无所取,妇
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
虎, 成五采, 此天子气也。 急 击 勿 失!”

通“彩”,五彩颜色
喜爱美女
(被)宠幸
形作名,小的方面
贪图
(被)掠取
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 沛公,项伯乃 夜 驰 之沛公军,
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跟随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名作状,连夜
与……交好,形作动
去、往、到。
曰:“毋从(之)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 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
张良曰:“谁为大王 为此计者 ”
跟随 省略句
介词,替
逃亡 离开
动词,对付
介词,给
动词,告诉
于是
全部
动词,出
曰:“鲰生说我曰:‘距关, 毋内诸侯,秦地
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
项王乎?”沛公默然, 曰:“固不如 也。 且为之
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
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
请允许我
背叛
怎么
通“拒”,把守
通“纳”,接纳
抵挡
本来
称王,名作动
估计
将要
交情
(项伯)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
故 幸 来 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
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
吾得 兄 事 之。” 。张良出,要项伯
通“邀”,邀请
交往
使……活,使动用法
所以 幸亏

像对待兄长一样,名词作状语
和您比,哪一个更年长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
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的原因
儿女亲家
古今异义
登记,
名作动
进入,偏义复词
封存
意外的变故,
古今异义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
倍德也。”项伯许诺, 谓沛公曰:“旦日
不可不蚤 自 来 谢 (于)项王。”
希望(对项王)详细地说
倍通“背”,背叛
第二天
通“早”,早些
亲自
道歉
名作状
沛公曰: “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 中,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 言 曰:“沛公不先破

关中,公岂敢入乎 今人 有大功而 击 之,
不义也。不如因 善 遇 之。”项王许诺。

趁机劝说
攻占
趁机
友善对待
人家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
(于)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
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带领,使……跟随
使动用法,
骑兵
道歉
料想
流言
通“隙”,隔阂
黄河以北 古今异义
省略,状后
这样
宾语前置:凭什么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 南向坐,──亚父者,
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
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于是,就
面向东
陪坐
数:多次
目:使眼色,
名作动
举起佩带的玉块来多次给项王看
状语后置句
省略句
判断句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之)曰:“君王

为人不忍。若入前为(之)寿,寿毕,
请以剑舞, 因击沛公 于坐, 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之)所虏!”庄则入为(之)寿。
项庄
对待


趁机
通“座”
通“否”
你们都将被他俘虏了
被动句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
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
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作为

像鸟的翅膀一样,
名作状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 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 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 盾
入军 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用意
拿着
阻止,使……停止,
使动用法
通“纳”,接纳
樊哙侧 其盾以 撞,卫士仆(于)地。哙遂入,
披 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 指,
目眦尽 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
者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来,连词,承接
揭开帷幕
向上,名作状
眼眶像全部要裂开
握着
卫士
跪着
宾语前置
判断句

“壮士! ──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哙拜谢,
起,立而饮之。项王曰: “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
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于其)上,
拔剑切 而啖之。“壮士!能复饮乎 ”
樊哙曰:“臣死且 不避,卮酒安 足 辞!

道谢
一只生的
尚且 害怕 怎么 值得 推辞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
刑 人如恐不胜 ,天下 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 秦入咸阳者 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 军(于)霸上,以待 大王来。
惟恐 (杀)尽
刑罚
退

来,连词,表目的
打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 说,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 取(之)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 良坐。
小人的谗言
古今异义
判断句
认为
这种作法
挨着
没有可以用来回答的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
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
为之奈何 ”樊哙曰: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
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于是遂
去。
到,往
趁机
代词,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
告辞

何,疑问代词,什么
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
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于)项王;
玉斗 一双,欲与亚父。会 其怒,不
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
项王军在鸿门下, 沛公军霸上,相去四十里。
(定语后置句)
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宾语前置)


(给)
想献给项王(省略句)
遵命
恰好
沛公则置车 骑,脱身独骑,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
持剑盾步 走从郦山下, 道芷阳 间 行。沛公谓张良曰:
“从此道 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 我至军
中,公乃入。”
人马
徒步 逃跑
取道,名作动
从小路,名作状
估计
才,副词
骑马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
不胜 杯杓,不能辞。谨 使臣良奉
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
大将军 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 ”良曰:“闻大
王有意督过 之, 脱身独骑,已至军矣。”
禁得起
称人的敬词,您
沛公在哪里,宾语前置句
责备
道歉
两次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 上。亚父受玉斗,置之
(于)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 子 不 足
与(之)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 为之虏 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通“座”
使……破,使动用法
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事。省略句
我们就要被他俘虏了。被动句
判断句
关于《鸿门宴》后的历史
刘邦逃回营地后,项羽以盟主的资格,分封十八个王侯。刘邦被封为汉王,项羽自己则称为西楚霸王。这又恢复了封建割据的状态,不久,认为分封不公的将领发生变乱,刘邦趁机重新占领关中,并出兵进击项羽。几年的战斗,项羽常常战胜。但刘邦善于用人、得民心,又有关中作为根据地,最终转败为胜,在垓下一战,项羽兵败被围,在四面楚歌声中突围而出,至乌江自刎。刘邦统一天下,成为汉朝开国皇帝。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
毛泽东认为:
文言知识小结、小练
文言知识
距关,毋内诸侯
距关,毋内诸侯
张良出,要项伯
秋豪不敢有所近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置之坐上
距—拒,把守
内—纳,接纳
要—邀,邀请
豪—毫,细毛
倍—背,违反
蚤—早,早些
郤—隙,隔阂
参—骖,参乘(担任警卫的人)
坐—座,座位
通假字
文言知识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省名。
固不如也。
古:本来。今:坚固、牢固。
约为婚姻。
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特殊。
古今异义
文言知识
公岂敢入乎?
古:能够。今:胆大,有勇气。
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今:省名。
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今:省名。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述。
古今异义
文言知识
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籍吏民
范增数目项王
刑人如恐不胜
道芷阳
素善留侯张良
先破入咸阳者王之
臣活之
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
名词用作动词,登记
名词用作动词,使眼色
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名词用作动词,取道
形容词用作动词,友善、交好
让……称王,使之为王,使动
使……活,使动
词类活用
文言知识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沛公不胜杯杓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立诛杀曹无伤 贪于财货 封府库 项伯许诺
偏义复词
同义复词
文言知识
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
“用来……的”或“……的凭借”
所以遣将守关者 吾知所以距子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与:与……相比,谁……?表示比较。
孰与君少长?
为……所……:被……,表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固定句式
文言知识
无以(无……以……):没有什么东西拿来……
军中无以为乐。
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
为之奈何?
何……为:表反问。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
何辞为?
固定句式
文言知识
客何为者?
何为—为何
大王来何操?
何操—操何
沛公安在?
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
何以—以何
宾语前置句
文言知识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判断句
文言知识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将军战(省略“于”)河北。
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奉厄酒为(省略“之”)寿。
沛公军(省略“于”)霸上。
为(省略“吾”)击破沛公军。
省略句
文言知识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若属皆且为所虏。(被俘虏)
具告以事(以事具告)
被动句
介宾后置
多义词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乃令张良留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罪、道歉
谢罪、道歉
感谢
告别,辞别
告诉

多义词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大礼不辞小让
推辞
告别
讲究、计较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听之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故旧、交情
因此
特意

多义词
年且九十
若属皆且为所虏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将,将要
将,将要
况且

刑人如恐不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
沛公不胜杯杓


禁得起

多义词
相去四十里;相去复几许;连峰去天不盈尺
脱身独去
距离
离去,离开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长于臣;青于蓝
复得见将军子此;俟我于城隅
月出于东山之上
向,对




多义词
不如因善遇之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乘,趁着,趁机
乘,趁着,趁机
乘,趁着,趁机
就、于是
沿袭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目似瞑,意暇甚
意图
料想
神情,神态

多义词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为仲卿母所遣
军中无以为乐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窃为大王不取也
何辞为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使子婴为相
替,给

作为

认为
句末语气词
写,创作
筑,砌成
担任,做

古代的礼节
坐: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铺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脚跟。
跪:仍象坐姿态,但臀离脚跟,伸直腰板。
跽:长跪,把身体挺得很直。
顿首:跪而头碰地后再抬起。
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时停留的时间较“顿首”长。
拜: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
再拜:拜了又拜为“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