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齐桓晋文之事》学案
【文本解读】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场问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阅读时要注意把握文中的主要观点,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
【素养目标】
1.掌握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实虚词、通假字等文言知识,了解并掌握状语后置这一特殊特殊句式。
2.理清整篇文章的思路,把握孟子层层深入、跌宕起伏的说理技巧。
3.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4.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
【学习重难点】
1.从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2.鉴赏孟子出色的论辩艺术,学习“迂回婉转”的表达技巧。
【学习方法】
点拨法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 ,字 ,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 ”。 【答案:轲,子舆,亚圣】
2.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
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3.了解《孟子》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 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 ”,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答案:语录,四书】
4.相关背景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统一中原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本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一次谈话的记录。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孟子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书中一篇重要的作品。
5.解题
①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
②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情景导学】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给加点字注音,并将词语和拼音再抄写一遍。
胡龁( ) 衅( )钟 觳觫( )( ) 褊( )小
彼恶( )知之 忖度( )( ) 舆( )薪 挟( )太山
语( )人 便嬖( )( ) 莅( )中国 盖( )亦反其本
商贾( ) 惛( ) 放辟( )邪侈 罔( )民
畜( )妻子 赡( ) 衣( )帛 鸡豚( )狗彘( )
庠( )序 孝悌( ) 颁( )白者 缘木求鱼
三、文本研究
【思考1】解释加点词语并疏通文意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 )桓文之事者,是以( )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 ),则王( )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 )而王,莫之能御( )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 )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 )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 )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对曰:‘将以[ ]衅钟。’王曰:‘舍( )之!吾不忍其觳觫( ),若无罪而( )就( )死地。’对曰:‘然则( )废衅钟与( )?’曰:‘何( )可废也?以羊易( )之。’不识有诸( )?”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 )也,臣固( )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 )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 ),吾何爱( )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 )于百姓之以王为爱( )也。以小易大,彼( )恶( )知之?王若隐( )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 )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 )其( )财而易之以羊也,宜( )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 )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 )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 )庖厨( )也。”
王说( ),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 )之。’夫子之( )谓也。夫我乃( )行之,反( )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 )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 )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 )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 )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 )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 )何与?然则一羽之( )不举,为( )不用力焉;舆薪之( )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 )不见( )保,为不用恩( )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何以( )异( )?”
曰:“挟太山以( )超北海,语( )人曰:‘我不能。’是( )诚( )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 )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 )之类也。老( )吾老( ),以及( )人之老;幼( )吾 幼( ),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 )于寡妻( ),至于兄弟,以( )御( )于家邦( )。’ 言举( )斯心加诸( )彼而已。故推恩( )足以保四海(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过( )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 )何与?权( ),然后知轻重;度( ),然后( )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 )之!
“抑( )王兴甲兵,危( )士臣,构怨( )于诸侯,然后快( )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 )也。”
曰:“王之( )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 )不足于口与?轻暖( )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 )不足视于目与?声音( )不足听于耳与?便嬖( )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 )土地,朝( )秦楚,莅( )中国而抚( )四夷也。以若( )所为,求若所欲,犹( )缘( )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 )是其甚与?”
曰:“殆( )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 )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 )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 )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 )小( )固( )不可以敌大( ),寡( )固不可以敌众( ),弱( )固不可以敌强( )。海内之地,方( )千里者九,齐集( )有其一。以一服( )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 )亦反( )其本( )矣?今王发政施仁( ),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 )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天下之欲疾( )其君者( )皆欲赴诉( )于( )王。其( )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 ),不能进于是( )矣。愿夫子辅吾志( ),明以( )教我。我虽不敏( ),请尝试( )之。”
曰:“无恒产( )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 )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 )辟( )邪侈( ),无不为已。及( )陷于罪( ),然后从而( )刑( )之,是罔( )民也。焉( )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 )民之产,必使仰( )足以事父母,俯( )足以畜( )妻子( ),乐岁( )终身饱,凶年( )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 )善( ),故民之( )从之( )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 )救死( )而恐不赡( ),奚( )暇( )治( )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 )反其本( )矣:五亩之宅,树( )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鸡、豚( )、狗、彘( )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 )庠序( )之教,申( )之以孝悌( )之义,颁( )白者不负( )戴( )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 )不饥不寒,然而( )不王者,未之有也。”
【思考2】划分文章层次
【一】(第1至14段)(开头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
【二】(第15至20段)(“王说,曰……”至“王请度之”),论述齐宣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
【三】(第21至33段)(“抑王兴甲兵……”到“其若是,孰能御之”),揭出齐宣王之大欲,论证其不可能实现,指出应当反本而行王道。
【四】(第34至35段)(“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结尾),归结到“保民而王”的主张,并举出实现这一主张的根本措施。
【思考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一下文章的论证思路。
明确 中心论点是“保民而王”。文章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气势磅礴,十分严密。
【思考4】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圣人也会说谎么
明确 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后文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思考5】试分析为什么“王笑而不言”,孟子又是怎么做得呢?
明确 ①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②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③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邹与楚之战来比喻小不敌大,从而说明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思考6】孟子提出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试概括。
明确 ①“制民之产”。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甘愿为国家出全力。孟子非常重视人心的背向,只有人和,才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所以“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本。 ②“谨庠序之教”重视教育。让老百姓懂得礼仪,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特别注重教化,注重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修养。
【思考7】试分析本文“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
【思考8】结合课文,具体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四、明晰主旨
明确 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
五、拓展阅读
孟子在道德人格境界上的理念,首先集中体现为其消解了孔子以来所形成的儒家圣人人格的崇高性和神秘性的色彩,去除了圣人与凡人的等级划分,从而在道德人格境界上赋予人以自由而平等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孟子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显著超越。在孔子的理想人格境界中,圣人作为一种最高的人格类型,具有强烈的神秘性、崇高性、等级性色彩。圣人在孔子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存在,同时圣人又是“不可见的”,具有极强的神秘色彩;圣人与凡人处于不同的等级序列。孟子则不然,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可以自由地成圣成贤的,圣人并不是“高等级”的道德存在,而是与凡人处于同等地位的。当曹交问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复:“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也即是说,尧舜的道德精神是简明的,你只要按照仁义孝悌的道德原则来要求自己,你就可以成为尧舜。在孟子的观念中,圣人并不是异类,“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圣人之心与我之心同然,因为仁义礼智之义理存乎每个人之心。圣人只是先得仁义礼智之心,因而成了圣人。而凡人之所以没有成为圣人,并不是因为凡人比圣人低下,而只是因为外物和欲望遮蔽了本心。只要去除遮蔽、发扬本心,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也正因为如此,在成圣成贤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自由而平等的道德主体,都可以通过扩充和发扬道德本心,从而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人。
其次,孟子在人格境界上并不认可人格的单一性,而是坚持人格的多元性,从而给予道德主体更多的道德人格境界的自由选择空间。孔子所形成的儒家传统,往往把圣人塑造为十全十美、超凡脱俗的人格类型,从而制造了圣人的统一模板,它更多的是供人瞻仰,凡人只能接近圣人,而永远不可能学成圣人。但是,在孟子的伦理思想中,圣人不仅是可以自由学成的,而且圣人本身也没有统一模板,并不存在统一标准来界定圣人与非圣人。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由此可见,在孟子的伦理阐述中,伯夷、柳下惠等都是圣人,他们具有多样的个性特征而不存在统一的模板,并且他们的人格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伯夷过于清高不能与现实社会相融,柳下惠过于随和而缺乏独立性等。但是,孟子依然把他们看作圣人。而对于孔子的评价,孟子虽然认为孔子“得天时”而成了圣人中的集大成者,但是孟子并没有因此而独树孔子一人之人格,而否定其他几位。
(选自《论孟子伦理思想中的自由理念》,有删减)
六、素材积累—《孟子》名句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4.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
5.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
6.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8.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
9.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
七、《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清单及练习
(一)通假字
1. 无以,则王乎(“以”同“已”,止)
2.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说”同“悦”,高兴)
3. 为长者折枝(“枝”同“肢”,肢体<注:这里也可以不做通假字,“折枝”即折断树枝,喻指常人较易办到的事情>)
4.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刑”同“型”,典范,用作动词,做榜样)
5. 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到)
6.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同“途”,道路)
7.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同“矣”,表示确定语气)
8. 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罔”同“网”,用作动词,用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9.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
(二)一词多义
1. 实词
(1)爱
①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动词,吝惜,舍不得)
②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形容词,吝啬,舍不得)
③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动词,爱惜)
(2)道
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动词,述说,谈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动词,说,讲)
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名词,道义)
④任重道远(名词,路,道路)
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
(3)诚
①然,诚有百姓者(副词,的确,确实)
②是诚何心哉(副词,究竟)
③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形容词,诚心)
(4)度
①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动词,揣测)
②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动词,衡量长短)
③王请度之(动词,考虑)
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动词,翻越)
2. 虚词
(5)乃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代词,这样)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③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副词,竟然)
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副词,才)
⑤屠乃奔倚其下(连词,于是,就)
(6)若
①其若是,孰能御之(动词,像)
②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代词,如此,这样)
③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连词,如果)
(7)于
①构怨于诸侯(介词,和,同)
②然后快于心与(介词,在)
③吾何快于是(介词,对)
(8)其
①其若是,孰能御之(连词,如果,表假设)
②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代词,他的)
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加强语气,难道)
(9)以
①无以,则王乎(动词,通“已”,止)
②以羊易之(介词,用,拿)
③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动词,认为)
(10)何
①何由知吾可也(代词,什么)
②牛何之(代词,哪里)
③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副词,怎么)
(11)诸
①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兼词,相当于“之于”)
②不识有诸(兼词,相当于“之乎”)
③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形容词,一些,众多)
(12)之
①牛何之(动词,往)
②舍之!吾不忍其觳觫(代词,它)
③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助词,的)
(三)词类活用
1.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形容词作动词)疏远,不接近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
3. 权,然后知轻重(名词用作动词)用秤称轻重
4. 兴甲兵,危士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起来;使……受到危害
5.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品;又轻又暖的衣服
6. 朝秦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
7. 以一服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臣服
8. 然后从而刑之(名词作动词)处罚,惩治
9. 是罔民也(名词作动词)用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0.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种植
11.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作动词)穿
12.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名词作动词)称王
(四)古今异义
1. 莅中国
古义:指中原地区。
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2. 俯足以畜妻子
古义:老婆孩子。
今义:男子的配偶。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义:两个词。以,介词,把。及,动词,推广到。
今义:连词,连接并列的词组或成分。
4.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古义:到这一步。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五)文言句式
1.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置于“闻”前)
译文:我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
2. 莫之能御也。(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置于“能御”前)
译文:没有人能抵御他。
3. 何由知吾可也?(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置于“由”前)
译文:从哪里知道我可以?
4. 牛何之?(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宾语置于“之”前)
译文:(把)牛(牵)到哪里去?
5. 将以衅钟。(省略句,“以”后省略“之”)
译文:将用(它)来衅钟。
6.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句,“宜乎”作谓语置于主语“百姓之谓我爱也”前)
译文:(照你这么说)老百姓说我舍不得是应该的了。
7. 是乃仁术也。(判断句,“乃”“也”表判断)
译文:这就是行仁政的途径。
8. 百姓之不见保。(被动句,“见”表被动)
译文:老百姓没有受到安抚。
9. 构怨于诸侯。(状语后置句,介词“于”和“诸侯”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置于“构怨”后)
译文:和诸侯结怨。
10. 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介词“以”和“孝悌之义”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置于“申之”后)
译文: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叮咛他们。
11.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置于“有”前)
译文:(是)没有的事。
【参考答案】
三、文本研究
【思考1】解释加点词语并疏通文意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不得已),则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安民,养民)而王,莫之能御(阻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往)?’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释放)之!吾不忍其觳觫(形容恐惧战栗的样子),若无罪而就(走向)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替换)之。’不识有诸(“之乎”的合音)?”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吝惜,舍不得)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的确)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狭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对……感到奇怪)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他们)恶(疑问代词,怎么、哪里)知之?王若隐(痛惜,哀怜)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区别)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理所当然)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这)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厨房)也。”
王说(同“悦”,高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揣测)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这样)行之,反(回头)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禀报)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视力)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整车的柴火)。’则王许(认可)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偏偏、却)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表示被动)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表现)何以(怎么、用什么)异(区分)?”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告诉)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敬爱)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于寡妻(正妻,一说为贤妻),至于兄弟,以御(治理)于家邦。’言举(拿)斯心加诸(之于)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天下),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儿女)。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称量),然后知轻重;度(丈量),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考虑)之!
“抑(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王兴甲兵,危(使……处于险境)士臣,构怨(结怨)于诸侯,然后快(痛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指美味的食物)不足于口与?轻暖(指轻软暖和的衣服)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指绚丽的颜色。“采”同“彩”)不足视于目与?声音(指音乐)不足听于耳与?便嬖(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开辟)土地,朝(使……朝见)秦楚,莅(临视,指统治)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如此)所为,求若所欲,犹(犹如)缘(攀登,爬)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像)是其甚与?”
曰:“殆(恐怕,可能)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集聚,这里指总计面积)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同“盍”,何不)亦反(回到)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同“途”,道路),天下之欲疾(憎恨)其君者皆欲赴诉(奔走求告)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明事理,糊涂),不能进于是(达到这一步)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愚钝),请尝试(试行)之。”
曰:“无恒产(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至于)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放纵)辟(不正)邪侈(过度),无不为已。及(等,等到)陷于罪,然后从而(接着就)刑(处罚)之,是罔(同“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规定)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养活)妻子,乐岁(丰年)终身饱,凶年(荒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容易)。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只是)救死(摆脱死亡)而恐不赡(足),奚(何)暇(空闲)治(讲求)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种植)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穿)帛矣;鸡、豚(小猪)、狗、彘(猪)之畜,无失其时(季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指适宜种植、收获庄稼的时节),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慎重办理)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之教,申(申诫,告诫)之以孝悌(敬爱兄长)之义,颁白(头发花白。“颁”同“斑”)者不负(背着东西)戴(顶东西)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思考7】明确 要看清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
概述: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分析: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
概述: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分析: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
概述: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分析: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总括: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思考8】明确 ①本文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如:“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常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②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如:“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在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驭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这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③文章中还善于作适当的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如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