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2《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三课时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2《齐桓晋文之事》教案(三课时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5 21:38:14

文档简介

《齐桓晋文之事》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2、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思想。
3、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孟子善于设喻、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论辩特色。
【自主学习】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抑王兴甲兵”至“其若是,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学习要求: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自主疏通文意,积累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
⑴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⑵盖亦反其本矣 ⑶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二、词类活用
⑴危士臣 ⑵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⑶轻暖不足于体与
⑷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⑸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⑹弱固不可以敌强
三、古今异义词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四、解释词语意思
⑴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⑵殆有甚焉 ⑶今王发政施仁
⑷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⑸其若是,孰能御之
⑹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五、特殊句式
⑴构怨于诸侯
⑵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六、积累成语
缘木求鱼:
七、作业
翻译重点句子: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教学反思:
部分内容有些句子不好翻译,会造成学生理解的障碍,给学生做了必要讲解。所以顺着这些疑惑不解处、难点挑战处确定学点,是不错的教学方式。知识点多,需要进一步落实。《齐桓晋文之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2、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思想。
3、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孟子善于设喻、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论辩特色。
【知识链接】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 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区分社会工作)
4、“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5、解题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自主学习】
一、字音
觳觫( )( ) 褊小( )   挟太山( ) 莅中国( ) 赴愬( )
鸡豚( ) 狗彘( ) 庠序( ) 孝悌( ) 胡龁( )
放辟( ) 便嬖( )( ) 忖度( )( )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开头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
学习要求: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自主疏通文意,积累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
(一)实词
⑴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⑵无以,则王乎?
⑶保民而王 ⑷若无罪而就死地
⑸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⑹诚有百姓者
⑺彼恶知之 ⑻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⑼则牛羊何择焉 ⑽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⑾以羊易之 ⑿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二)虚词
⑴之 ①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②臣未之闻也
③莫之能御也 ④牛何之?
⑤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⑥舍之/以羊易之
⑵以 ①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②将以衅钟
③以羊易之 ④以小易大
⑤是心足以王矣 ⑥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⑶于 ①王坐于堂上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⑷不识有诸
(三)特殊句式
⑴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⑵莫之能御也
⑶何由知吾可也 ⑷牛何之? ⑸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⑹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⑻将以衅钟 ⑼是乃仁术也
归纳——宾语前置的条件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牛何之”“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如“臣未之闻也”。
③用“之”或“是”作为标志,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四)思考问题: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王说曰《诗》云”至“王请度之”):论述齐宣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
学习要求: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自主疏通文意,积累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知识点。
㈠ 通假字
(1)王说,曰 ⑵是折枝之类也 ⑶刑于寡妻
㈡ 词类活用
⑴王之不王 ⑵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⑶老吾老……幼吾幼 ⑷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⑸权,然后知轻重
㈢ 古今异义词
⑴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⑵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
㈣ 解释词语意思
⑴予忖度之 ⑵于我心有戚戚焉
⑶有复于王者曰 ⑷百姓之不见保
⑸以御于家邦 ⑹度,然后知长短
⑺则王许之乎 ⑻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㈤ 特殊句式
⑴夫子之谓也 ⑵有复于王者曰
⑶然则一羽之不举 ⑷舆薪之不见
⑸百姓之不见保 ⑹天下可运于掌
㈥ 积累成语
明察秋毫:
㈦ 作业
翻译重点句子: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5、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6、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8、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教学反思:
在孟子的文章中《齐桓晋文之事》是较难较复杂的一篇,文言知识点较多,要给学生留足时间诵读并巩固。不足之处是时间紧张,这部分内容处理得比较仓促,没时间巩固,后续需要进一步落实。《齐桓晋文之事》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式。
2、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思想。
3、欣赏本文中孟子的论辩特色。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孟子善于设喻、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论辩特色。
【自主学习】
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结尾):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学习要求: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自主疏通文意,积累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
⑴是罔民也 ⑵则盍反其本矣 ⑶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二、词类活用
⑴树之以桑 ⑵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三、古今异义词
⑴然后从而刑之 ⑵俯不足以畜妻子
四、解释词语意思
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⑵苟无恒心
⑶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⑷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⑸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⑹奚暇治礼义哉 ⑺勿夺其时
⑻谨庠序之教 ⑼申之以孝悌之义
⑽之: ①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②谨庠序之教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五、特殊句式
⑴树之以桑 ⑵申之以孝悌之义
⑶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⑷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六、翻译句子
1、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思考问题
1、孟子提出施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两个大方面。
2、你认为孟子成功说服齐宣王的原因是什么?
八、总结——艺术特色:迂回曲折、气势磅礴、朴素真诚、比喻贴切
1.一波三折
一折:孟子想道出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第一个难题:齐宣王的怕难心理。
二折:齐宣王解决了一些思想上的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
三折:齐宣王没乐意地表示要实行“仁政”,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
2.比喻妙用
用“百钧、一羽;秋毫、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用“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对比,指出前者绝难做到,后者举手之劳。用“天下可运于掌”,具体形象说明“王天下”是易事。
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形象说明齐宣王以区区之齐战胜八倍于己的诸侯国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3.排比特色
用“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有别于“不为”,它兼用比喻手法,浅显易懂,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讲得清楚明白。
用“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文章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自感惭愧,并检点自己,包含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向“王天下”迈进。
用“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愬于王”,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四方面全方位展示“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形象写出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和情绪上的感染力。
九、作业
名句默写: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天下可运于掌。
2、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乐岁终身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民之从之也轻。
3、谨庠序之教, , 。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 ,
;百亩之田,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5、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孟子认为让百性向善的前提是“ , ; , 。”
孟子理想的王道境界是“ , 。”
教学反思:
关于孟子如何说服齐宣王,需要立足全文,文章长,要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可早布置,课前课中并重,老师在学生讨论基础上进行提高和深化。否则,课上会很被动。另外课文长,知识点需要时间进一步巩固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