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7.1 力
教师寄语:大胆一点,积极一点,快乐一点,成功一点!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3.会分析已知力的受力物和施力物。
4.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教学重难点:力的概念以及物体间力的相互性。
温馨提示:相信它会为你的学习、探究带来帮助!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两种作用效果: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者使物体发生形变。
课前热身:试一试,你一定行!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称为______,物体间这种作用是________的,例如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_,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_。
课堂探究: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
聚焦目标1:什么是力?
问题1.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图7-1-1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问题2.书中图7-1-1的(g)、(h)、(i)所示的物体间的作用与前几幅图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物体间是否一定要接触才有力?
问题3.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力存在的现象吗?
聚焦目标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问题4.指出图7-1-1中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各是什么?
问题5.离开具体的研究对象,能不能谈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为什么?
聚焦目标3:力的作用效果
问题6.看图7-1-6,分析三个运动员对足球的踢、顶、接三种情况中,足球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足球的运动状态相应的发生了什么变化?
巩固提升: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
教材4页“自我评价”1,2,3,4题。
必做题:加油,胜利属于你!
1.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D.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人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是( )
A.手臂划动的力 B.手臂推水的力
C.水对手臂的推力[来源:] D.手和脚拍打水的力
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选做题:恭喜你,闯到了最后一关!
4.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他取来两只鸡蛋并将它们相碰,但结果却发现只碰破其中的一只,为此,他对“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感到大惑不解,先请你谈谈对小明同学这一探究结果的认识。
学习方法点津:掌握正确的方法、规律,可以让你的学习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1、力的物质性:有力存在,必同时有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力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一个力,如果找不到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这个力是不可能存在的。
2、力的相互性: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因此,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学后记:记下今天的收获,累计明天的成就!
7.2 力的描述
教师寄语:大胆一点,积极一点,快乐一点,成功一点!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知道力的三要素。
2.识记力的单位:牛顿。
3.会画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4.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力往这里使!
【重点】力的三要素,用力的图示法表示一个已知的力。
【难点】力的图示。
温馨提示:相信它会为你的学习、探究带来帮助!
1.力的作用效果要受到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影响,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2.力的单位是牛顿(N),一本物理书约重3N,一瓶矿泉水重12N。
3.力是很抽象的,我们只能看到它所产生的效果,为了便于理解,表述和交流,人们常用一些直观、形象的图样来表现它们,力的图示就是其中的一种形象直观的表现方法。它是不是和地图上的比例尺有几分相似呢?
课前热身:试一试,你一定行!
1.力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能改变力的______________。
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_________(或使物体发生_________);二是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__________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线段的长度表示____________,箭头的方向表示___________,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
聚焦目标一:知道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单位
1.阅读教材第5页第一、二自然段内容。
探究:如图7-2-2所示,
(a)用大小不同的力推课本,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有关。
(b)用不同方向的力推课本,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有关。
(c)用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力从不同点推课本,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__有关。
2.力一般用F表示。为了比较力的大小,必须确定力的单位。
在SI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______国科学家________而命名的。
1N的力是多大呢?两个鸡蛋放在手上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1N。一个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聚焦目标二:会用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表示力
力的三个要素在物理学上采用什么方法形象地表示呢?
阅读教材第6页一二自然段。
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_______,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________,线段的起点(也可以用终点)表示力的_________。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_________。
教材第6页例题、练习题。
在分析物体受力时,有时只要画出一个长度适当,沿力的方向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就可以了,这样的图叫做力的___________。
合作交流:
作力的图示时应注意:
(1)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
(2)线段的长度应是标度的整数倍;一个物体受多个力时,只定一个标度;
(3)线段的长短包括箭头的长度,箭头的尖端一定要画在线段的末端;力的示意图作图时不用画标度,但也要画出力的符号和单位。
巩固提升: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
训练1:教材第7页,3,4题。
必做题:加油,胜利属于你!
训练2:分析下列现象,归纳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因素:
①排球运动员向上托球,球就向上飞;
②推门时越靠近门轴越不容易把门推动;
③小孩推一块石头不能推动,但大人能将同一块石头推动。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
(1)大小,说明的例子有______。(只填序号)
(2)方向,上述能说明的例子有______。(只填序号)
(3)作用点,上述能说明的例子有______。(只填序号)
训练3:以下各项中,用力约为1N的是( )
A.扛50kg大米所用的力 B.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C.一头牛对地面的压力 D.抓起一只鸡所用的力
训练4:画出小明站在地面上对地面480N的压力力的图示。
选做题:恭喜你,闯到了最后一关!
水平地面上有一部小车,甲水平向左推,用力6N,乙向左上方与水平成30°角拉车,用力9N,作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
学习方法点津:掌握正确的方法、规律,可以让你的学习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1、控制变量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⑴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而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⑵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而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⑶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而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模型法:用图形形象直观地表示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的方法。力的概念很抽象,因此,在物理学中就用力的图示准确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或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这种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法就是模型法。
学后记:记下今天的收获,累计明天的成就!
7.3 弹力 力的测量
教师寄语:大胆一点,积极一点,快乐一点,成功一点!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了解什么是弹力。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学重难点
力的测量原理和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温馨提示:相信它会为你的学习、探究带来帮助!
1.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形变)。
2.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可以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待测力的大小。
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观察量程,分度值,和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使用时应避免摩擦,测重力时应保持静止。
课前热身:试一试,你一定行!
1.物体由于发生_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________有关。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选填“一致”或“相反”)。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是两个物体_________;物体发生____________。弹力的种类: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等。
2.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做____________,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测力计时有“三看”:即看___________、看_________、看___________。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弹簧伸长的方向与受力方向_________,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3.两个物体之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人行走时,人的脚给地面往后的力,于是脚就获得了一个地面给人的大小________的,向______的力,使人能往前走。
课堂探究: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
探究1:弹力产生的条件。
器材:弹簧、橡皮筋、刻度尺等。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测力计原理
器材:弹簧、刻度尺、钩码。学生活动: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N
弹簧原长/cm
弹簧长度/cm
弹簧伸长/cm
1
2
3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提升: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
教材12页“自我评价”1题。
必做题:加油,胜利属于你!
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 )
A.试试弹簧的弹性 B.可避免弹簧被卡壳
C.是无意识的随便拉拉 D.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
3.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力计的量程不允许超过被测力的大小
B.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
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 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4.关于弹簧测力计上零刻度的意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的长度为零 B.弹簧的伸长为零
C.弹簧所受的拉力为零 D.指针的初始位置
选做题:恭喜你,闯到了最后一关!
5.弹簧秤是测量______的大小的仪器。两人同时用4N的力拉一弹簧秤的两端,则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_牛;若将此弹簧秤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的力拉它,则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_N。
学习方法点津:掌握正确的方法、规律,可以让你的学习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1、归纳法:在学习弹力的概念时,我们先对一些相关实例进行分析对比,然后归纳出这些实例的共同点——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时,为恢复原状赊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由此引入弹力的概念。
2、相互作用力记忆口诀:等大、反向、异体、共线、同生、共灭
学后记:记下今天的收获,累计明天的成就!
7.4 重力
教师寄语:大胆一点,积极一点,快乐一点,成功一点!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知道重力的概念、符号表示、测量方法。
2.经历主动的实验探究过程,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理解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并能应用G=mg来计算重力的大小。
4.能用图示法表示某物体所受重力。
教学重难点:劲往这里使!
【重点】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大小的计算和重力方向的利用。
【难点】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温馨提示:相信它会为你的学习、探究带来帮助!
1.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在对地面附近的物体进行力学分析时首先考虑重力。
2.重力测量:物体所受重力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把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的挂钩上,当测力计和物体都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3.重力方向: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
4.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弹簧调零、竖直悬挂;第二每次记录是在弹簧和钩码静止时才记录;第三测量完后,计算每次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从而总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课前热身:试一试,你一定行!
1.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用符号_____表示。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弹簧的拉力______(是、不是)物体的重力。
3.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_______关。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重心,重心_______(一定、不一定)在物体本身上,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
自主学习:相信自我,超越自我!
聚焦目标一:什么是重力?方向怎样?
问题1、教材图7-4-2中,说明什么?
问题2、教材图7-4-4中,说明什么?请你举一个生活中利用重力方向的例子。
合作研讨:互助合作,共同探究!
聚焦目标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探究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第一测量重力、计算的比并将数据填入教材P.14表格中;第二作出的图像;第三根据测量结果与图像显示,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g(定值),所以G=mg。
探究2、认真学习教材P.14例题,你认为利用重力公式计算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巩固提升: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
教材P.16“自我评价”1,3,4题。
必做题:加油,胜利属于你!
1.一质量为0.6kg的篮球在空中从左到右运动路线如右图所示,请作
出篮球在该位置时所受重力的图示。
2.g=9.8N/kg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小民上体育课训练投掷铅球,他用力将铅球投掷出去后,若不计空气
阻力,铅球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
A.手的推力 B.重力 C.手的推力和重力 D.不受力
4.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六分之一,在地球
上重660N的人,在月球上他的体重为_______N,质量是_______㎏(g取10N/㎏)。
选做题:恭喜你,闯到了最后一关!
5.有一辆货车总重为1.4×105N,到达一座桥的桥头时,司机看到桥头有一块如图
所示的警示牌,试通过计算说明该货车过桥是否安全。
学习方法点津:掌握正确的方法、规律,可以让你的学习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重力与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重 力
重 量
区
别
概念
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符号
G
m
量性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单位
N
kg
性质
是地球施给物体的力,重力的大小随所在位置和物体的质量的改变而改变。
是物体本身的属性,质量的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物态和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计算公式
G=mg
m=ρv
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
天平、秤
联 系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G=mg g取9.8N/kg
学后记:记下今天的收获,累计明天的成就!
7.5 摩擦力
教师寄语:大胆一点,积极一点,快乐一点,成功一点。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增大、减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劲往这里使!
【重点】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难点】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温馨提示:也许这里可以帮助你指点迷津哦!
1.滑动摩擦力的解读
(1)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且要发生相对运动。
(2)作用点:接触面。
(3)摩擦力的作用效果:阻碍物体相对运动。
(4)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利用控制变量法课探究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在很多场合,摩擦力是有益的,我们要想办法增大它,如人走路时不打滑多亏了摩擦力。但摩擦力并非都有好处,在有些场合是有害的,必须设法减小它,如机器的各个部件之间的摩擦不仅浪费动力,而且而且造成机件的摩损,影响机器的寿命。
课前热身:试一试,你可以的!
1.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____________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叫___________。
2.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
A.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 B.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
C.拔河比赛时,手与绳子之间的摩擦 D.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
3.下列措施中,属于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冬天,在结冰的路布撒沙子 B.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
C.在拔河比赛时,用力握紧绳子 D.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都是有害的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 D.摩擦力既可作为阻力,有时也可作为动力
课堂探究:相信自己,你一定行!
聚焦目标一:
问题1、教材20页“发展空间”,思考滑动摩擦力与什么有关,作出合理猜想?
聚焦目标二:
探究1: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积的关系。
探究2:滑动摩擦力大小和物体表面的压力关系。
探究3: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请将数据填入书18页表格内,并得出结论。
必做题:加油,胜利属于你!
训练1:教材20页“自我评价:1,2题。
训练2: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到的目的是(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 B.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
C.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选做题:恭喜你,闯到了最后一关!
训练3:用手握酒瓶,使瓶口朝上静止在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酒瓶受到手对它的摩擦力大于它的重力
C.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到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学习方法点津:掌握正确的方法、规律,可以让你的学习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1、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三个因素有关,经常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问题。
2、列表比较三种摩擦力
静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而沿未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的接触而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静摩擦力。如:用力推一个物体而未推动,就是因为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物体推而不动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如:用铅笔写字时,笔与纸张间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
在粗糙面上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如:用中性笔写字时,笔尖上的小圆珠与纸张间的摩擦力属于滚动摩擦力。
圆形或球形物体在粗糙面上滚动所受到的摩擦力
学后记:记下今天的收获,累计明天的成就!
课后拓展:生活中实践,你最棒!
实践:想想如果没有摩擦,世界将会怎样?以“没有摩擦的世界”为题,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