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有效教学设计案例
上课
年级
高一
语文学科
主题
《荷塘月色》
指导教师
课时
3
课型
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展示解决课和问题拓展提升课
学习日期
12.12.20
学
习
目
标
知识技能:
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过程方法:
1、通过对文本的研习,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描摹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2、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难
点点
1、重点是语言运用的技巧。
2、难点是通感的运用。
关键
问题
1、?请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体会其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2、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教学
方法
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走进文本。
2、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探究法,深入分析文本,并解决重点、难点。
3、展示交流法:通过展示使同学深层次理解文本,并进行思维拓展。
教学
准备
1、教师准备三个学习工具单、教具和多媒体呈现图片等。
2、学生上网收集作者、摄影散文、该文的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
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一课时)
程序(要素)
一、创设情景,呈现目标
二、走进文本、
结构学习
三、完成导读、
合作评价
四、问题生成、
归纳提炼
时间
3分钟
28分钟
5分钟
4分钟
创设情景
创设媒体图片情景
创设自主预习情景
创设预习评价情景
创设问题生成情景
教师行为
[旁白]回忆学过的朱自清的散文。
1、媒体呈现图片
2、呈现学习目标
[旁白]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情景,发现问题、评价问题。
1、课前教师要给学生《问题生成-评价单》;
2、教师巡视指导,对赵越赵建明同学进行关注和指导。
[旁白]请同学们在5分钟内自主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
[旁白]要求学习小组讨论生成。1、教师引导学生对预习所形成的问题进行整理。
2、教师巡回指导。
期望的学生行为
1、通过图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希望带着情感走近文本。
1、学生结合单上的内容和要求,采取“六动”预习法(查、划、写、记、练、思),进行结构化预习。
1、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希望郭伟浩及时完成。
2、学科长、小组长检查
1、小组合作交流,对个性问题进行有效评价、答疑解惑、
2、二次生成小组共性问题,由学术助理将问题生成卡回馈给老师。
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二课时)
程序
(要素)
一、问题引领,合作学习
二、小组展示,生生质疑
三、师生评价,拓展延伸
四、问题训练,评价指导
五、归纳总结
时间
8分钟
2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3分
创设情景
创设合作学习情境
创设展示学习情景
创设评价情景
创设自主学习情景
创设总结情境
教师行为
[旁白]: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结构化预习,这节课我们接着对生成问题进行深层思考。通过合作展示交流解决所有问题。
1、课前教师下发“问题解决-评价单”
2、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逐组巡查,教师要作为角色之一参与进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李娜同学进行关注指导。
[旁白]下面由小组内部派代表展示,时间为2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展示学习。
2、对学生展示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
3、引导学生进行生生质疑,关注布羽飞同学表现。
[旁白]:1、大家能否运用一种更简练的文字,来进行表达。2、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还有什么遗漏吗?
1、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并对重点进行拓展延伸;
2、对小组展示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补充。
教师在小组总结的基础上适时补充,使对文章的感悟更深,理解更透。
【旁白】文章中运用了那些描写景物的手法?
在规定内使学生自主完成训练题目
教师要求学生完善问题生成单,表达自己的感受。
期望的学生行为
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围绕此单上的问题分组展开积极讨论。使讨论具有实效性和深刻性。
1、展示时要遵循“展、思、论、评、演、记”六原则。
2、在小组展示时,各小组成员要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积极思考并及时质疑追问,要科学评价别人的发言,适当保留个人意见,及时反思交流活动中的表现。
3、小组合作表演完成。(晨曦组语言表达流畅,人物心理把握到位值得表扬。)
学生自主思考,并合作完成。小组合作表演完成。(晨曦组语言表达流畅,人物心理把握到位值得表扬。)
学生积极主动并自主完成。
每个小组对景物描写的方法进行总结。
课外拓展
通过我们刚才总结的方法,你能学会对景物进行描写?
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三课时)
程序
(要素)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小组拓展,总结归纳
三、问题训练,合作评价
四、关键问题,师生共探
五、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时间
5分钟
5分钟
20分钟
7分钟
3分
创设情景
创设问题情景
创设总结学习情景
创设自主学习,小组互评情景
创设反思提升情境
创设总结情境
教师行为
教师针对学情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挖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旁白】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阅读散文。
教师要求学生对本节的问题进行总结
【旁白】大家完成工具单内容后,小组进行互评
1、课前教师下发“问题拓展训练—评价单”学生独立完成训练单的内容,
2、重点关注段雅琪同学完成效果
[旁白]:大家对以上的展示有什么疑问吗?
1、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并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进行思考。
2、对小组展示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补充。
3、重点关注李帅、刘鑫阳,并让同伴指导
完善拓展训练评价单。
期望的学生行为
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进行深入思考。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进行联想拓展,把本节问题进行总结。小组要遵循拓展的“忆、练、思、展、论、提”六原则。
1、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围绕此单上的问题进行独立阅读。学生训练能够又好又快完成。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科长组织成员互评
1、小组长、学科长认真负责;
2、观察各位同学的完成进度
3、训练结束后,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交流,根据需要教师参与指导
每个小组对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进行总结。
专家评价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韩立福:《有效备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3]《新教材完全解读》,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8.9
[4]《世纪金榜教材解读坊略》,陕西未来出版社 ,2010年
[5]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第6期
附件:
(1)《荷塘月色》问题导读-评价单
(2)《荷塘月色》问题解决-评价单
(3)《前方》问题拓展-评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