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2-25 09:3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基本概念
综述:坏消息是这部分内容,理论方面晦涩难懂,需要列位看官仔细体会;
好消息是这部分的题在高考中往往以较为基础的形式出现,各位大可不必害怕;
另一个坏消息是如果你不能正确理解下文中的基本概念,错误率会很高;
另一个好消息是只要你紧随下文思路,理解还是比较容易的。
闲话少说,且看,下文,分,解…………
【课标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
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3.掌握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
4.初步了解新能源的开发。
【考点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解
1、从化学键角度理解
化合物里的原子或离子之间通过________相结合。
化学反应可以理解为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化学键是原子间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被打断时,要从外界吸收能量。
相应的,新键形成时,要向外界放出能量。
若旧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大于新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显然该反应为_________
若旧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小于新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则该反应为_________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包括多种形式,主要以______形式体现。
2、从能量守恒角度理解
任何物质有含有一定的能量,
若反应物的能量比生物的能量少,根据能量守恒,多的那部分能量只能从外界吸收,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为放热反应。
换句话说,对于一个吸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加上从外界吸收的能量,应该等于生成物的能量,放热反应同理。
如:2H2 + O2 = 2H2O (放出Q kJ热量) 2H2O = 2H2 + O2 (吸收Q kJ热量)
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看,
2H2 + O2 – Q = 2H2O 2H2O + Q = 2H2 + O2
整理后如下:
2H2 + O2 = 2H2O + Q 2H2O = 2H2 + O2 – Q
【思考】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热量Q1、Q2的大小
①2H2(g) + O2(g) = 2H2O(g) + Q1
2H2(g) + O2(g) = 2H2O(l) + Q2
②S(g) + O2(g) = SO2(g) + Q1
S(s) + O2(g) = SO2(g) + Q2
③C(s) + 1/2O2(g) = CO(g) +Q1
C(s) + O2(g) = CO2(g) + Q2
④H2(g) + Cl2(g) = 2HCl(g) + Q1
1/2H2(g) + 1/2Cl2(g) = HCl(g) + Q2
3、常见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常见放热反应:①大多数化合反应 常见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
②所有的燃烧反应 ②盐类的水解
③酸碱中和反应 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④金属与酸反应
4、吸热与加热
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就是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时吸热还是放热与是否需要加热无关
5、反应与过程
注意区别反应与过程。
我们这里的反应特指化学反应。
而过程有很多种,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即化学反应)等
如液态水蒸发为水蒸气需要吸热,这是一个物理过程,不是吸热反应
【考点2】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________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无所不能百看不厌荡气回肠的图
上图中,E1为反应物所含有的能量,E3为生成物含有的能量
反应时,旧键断裂,物质从外界吸收能量(E2 –E1)--------------即反应物键能之和
新键形成,物质向外界放出能量(E2 – E1)-------------即生成物键能之和
可以看出,这里给出的是一个吸热反应的图像,请大家在其右侧画出放热反应的图像。
1、 从化学键角度
从化学键角度,反应的能量变化应该等于:“旧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之差,即 (E2 –E1)-(E2 – E3)
对于任何反应,规定: 反应热 = 反应物键能之和 — 生成物键能之和
2、 从能量守恒角度
从能量守恒角度,反应的能量变化应该等于反应物与生成物能量之差,即E3 -E1
对于任何反应,规定: 反应热 = 生成物的能量 — 反应物的能量
【注意】:虽然两种角度计算方式不同,但结果相同,都是E3 -E1
我们将物质自身含有的能量称为焓
(*严格来讲,焓的概念比较复杂,为了理解方便,这里我们暂且这么说也无妨)
焓的符号_________,单位_________,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反应热表示为:“△H”,
【思考】:放热反应,△H_____0, 吸热反应,△H_____0
例:填写下表
判断依据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反应物 ____E生成物 E反应物_____E生成物
与化学键的关系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____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_____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
ΔH的符号 ΔH_____0 (______) ΔH_____ 0 (______)
3、 kj / mol
如果说“kj”是能量的单位,好理解,那么这里的“/mol”是什么意思呢?
△H既然是反应热(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的符号,它的单位应该是kj才对,为什么要加上“/mol”呢?
这里的“/mol”,是指“1mol反应”。
何谓“1mol反应”?
以 H2(g) + Cl2(g) = 2HCl(g) 和 1/2H2(g) + 1/2Cl2(g) = HCl(g) 为例
对于前者,1mol反应是指1molH2和1molCl2完全反应生成2mol HCl
对于后者,1mol反应是指1/2 mol H2和1/2 mol Cl2 完全反应生成1mol HCl
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了,所谓1mol反应,简单点说就是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就是各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上述两个方程式,在以往看来没有什么差别,但在热化学中,代表却是两个不同的情况。
【考点3】燃烧热
什么是燃烧热?是不是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叫燃烧热呢?
在25℃,101 kPa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在理解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 25℃ ,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⑤在未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25℃ ,101 kPa.
例:
分析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哪个是表示固态碳和气态氢气燃烧时的燃烧热的?为什么?
A、C(s)+O2(g)=== CO(g); ΔH=110.5 kJ/mol
B、C(s)+O2(g)=== CO2(g); ΔH=-393.5 kJ/mol
C、2H2(g) +O2(g) === 2H2O(l); ΔH=-571.6 kJ/mol
D、H2(g) + O2(g) === H2O(g); ΔH=-241.8 kJ/mol
【考点4】中和热
什么是燃烧热?是不是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叫燃烧热呢?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在理解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
②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OH-(aq)====H2O(l)
中和热均为57.3 kJ/mol,
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 kJ/mol;
③以生成1 mol水为基准.
中和热测定实验:
实验步骤
(1)往小烧杯中加入50 mL 0.50 mol/L的盐酸,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
(2)用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并测量其温度。
(3)将NaOH溶液迅速倒入小烧杯中,盖好盖板,
并用 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4)重复实验2~3次。
注意事项
(1)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及泡沫塑料板的作用是 。
(2)为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使 稍稍过量。
(3)实验中若使用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