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问题拓展-评价单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一、基础知识巩固(下列每小题请在2分钟内完成,如超时请自主反思)
1.在一次科技博览会上,大家首次看到“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模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推测一下,这次博览会最早可能举行的时间是( )
A.1980年 B.1970年 C.1990年 D.1973年
2.右图是袁隆平,他的科技成就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第一个培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
B.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D.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3.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这是因为他们( )
①实施科教兴国的“211工程”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培育和推广杂交水稻
A. 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银河——Ⅰ”巨型计算机
A、是中国首次制成每秒运算10亿次的巨型计算机
B、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取得新突破
C、标志着中国在计算机技术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D、是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
5、“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在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里的“它”指的是成功发射了( )
A. “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 B. “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
C.“神州”五号飞船 D.“神州”六号飞船
6、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世界第一、二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
①两弹一星 ②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③杂交水稻“南优2号” ④“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2008年3月29日,“世界因你而美丽—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在中国北京大学世纪大讲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成为继著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后,第二位“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得主。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在
A.航天技术领域的贡献 B.农业科技领域的贡献
C.人类基因研究领域的贡献 D.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
8.为中国两弹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杨振宁 D.袁隆平
9.20世纪5、60年代中国重视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目的是( )
A.与美国进行军事对抗
B.与苏联进行军事对抗
C.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加强国防
D.在现代战争中赢得主动权
10.文革十年中,我国科技领域少数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表现有(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④“银河——I”巨型计算机诞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11. 标志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科技成果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中国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
12.美国经济学家帕尔伯格说:“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这是对他什么成果的肯定?( )
A.培育出转基因农作物 B.培育出世界上最早的杂交水稻
C.培育出世界上最早的杂交小麦 D.培育出杂交高产棉花
13.中国“银河”系列计算机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在于 ( )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B.使信息产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C.使中国的知识经济处于世界先进地位
D.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14.西班牙《世界报》评:“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这是对下列哪一事件的评论?( )
A.“神舟”三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
B.“神舟”四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
C.“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D.“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
评价: 个人评价:A 会做的:
B 不会做的:
C 粗心错的:
同伴评价:A 修正的:
B 题型标识与否:
小组长评价:组内排名: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问题解决—评价单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教师生成问题:(下列每小题请在5分钟内完成,如超时请自主反思)
中国农民为什么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课时训练:(下列每小题请在2分钟内完成,如超时请自主反思)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的时间分别是 ( )
A 1964年、1967年 B 1964年、1966年 C 1964年、1970年 D 1967年、1970年
2、中国第一颗被送入太空的人造卫星是 ( )
A “东方一号” B “东方红—1”号 C “长征—1”号 D “银河—Ⅰ”号
3、“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
A 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 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 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 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4、下列各项属于原子能的和平开发利用的是 ( )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D 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
5、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
A 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B 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C 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D 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6、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稻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
A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B 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 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7、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是 ( )
A 核武器研制成功 B 杂交水稻研制成功
C“银河-1”型机问世 D“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8、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 ( )
A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B 成功的爆炸了原子弹
C “第二次绿色革命 ” D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9.有这样一位人物 , 他是中国国家最高奖项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1 年度的获得者 , 人们赞誉他的发明为 " 第二次绿色革命 ", 他的科技成果主要应用的领域是
A. 航天 B. 农业 C. 工业 D. 信息
10.我国在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标志是( )
A.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B.“银河——Ⅰ”型机诞生
C.“银河——Ⅱ”型机诞生 D.“银河——Ⅲ”型机诞生
11、下列科技成就中,被称为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又一个光辉里程碑的成就是
A.杂交水稻 B.青藏铁路的开通
C.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与回收 D.银河系列计算机的研成功
12.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 )
①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进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杂交水稻问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3、我国下列科学技术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②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③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④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⑤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①③⑤ C.①③④⑤② D.②①③④⑤
评价:
个人评价:A 会做的:
B 不会做的:
C 粗心错的:
同伴评价:A 修正的:
B 题型标识与否:
小组长评价:组内排名: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难点:新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知识梳理】
两弹一星:
原因
(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
(2)反映核威胁,打破
2.历程:
(1)1964年6月,中国发射的一枚中近程运载
(2)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 试爆成功。
(3)1966年10月, 核武器实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两弹一星”结合的战略
(4)1967年6月,第一颗 试爆成功。
(5)1970年4月,运载火箭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6)1975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
二、东方魔稻
1、研制: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
2、意义
(1)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在世界各地推广。
(2)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1、 成就
(1)1983年,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1”型机诞生
(2)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111”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影响:中国政府实施以 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神舟”号飞船:
1、发射:2003年10月, 宇宙飞船把宇航员 顺利的送入太空
2、意义
(1)是继“ ”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有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2)在未来5—10年间,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
(3)成为带动 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重点知识补充:
1.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重大作用?
(1)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对中国的核威胁,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安定环境。
(2)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3)载人航天工程成为推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2.关于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
1)1992年9月,中国正式启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2)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飞天第一人杨利伟.
3)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
4)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景海鹏留守返回舱,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实现了中国历史宇航员第一次太空漫步,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
评价:
个人评价:A 会做的:
B 不会做的:
C 粗心错的:
同伴评价:A 修正的:
B 题型标识与否:
小组长评价:组内排名: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问题拓展-评价单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一、基础知识巩固(下列每小题请在2分钟内完成,如超时请自主反思)
1.在一次科技博览会上,大家首次看到“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模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推测一下,这次博览会最早可能举行的时间是( )
A.1980年 B.1970年 C.1990年 D.1973年
2.右图是袁隆平,他的科技成就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第一个培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
B.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D.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3.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这是因为他们( )
①实施科教兴国的“211工程”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培育和推广杂交水稻
A. 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银河——Ⅰ”巨型计算机
A、是中国首次制成每秒运算10亿次的巨型计算机
B、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取得新突破
C、标志着中国在计算机技术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D、是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
5、“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在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里的“它”指的是成功发射了( )
A. “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 B. “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
C.“神州”五号飞船 D.“神州”六号飞船
6、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世界第一、二次科技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
①两弹一星 ②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③杂交水稻“南优2号” ④“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2008年3月29日,“世界因你而美丽—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在中国北京大学世纪大讲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成为继著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后,第二位“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得主。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在
A.航天技术领域的贡献 B.农业科技领域的贡献
C.人类基因研究领域的贡献 D.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
8.为中国两弹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杨振宁 D.袁隆平
9.20世纪5、60年代中国重视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目的是( )
A.与美国进行军事对抗
B.与苏联进行军事对抗
C.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加强国防
D.在现代战争中赢得主动权
10.文革十年中,我国科技领域少数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表现有(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④“银河——I”巨型计算机诞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11. 标志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科技成果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中国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
12.美国经济学家帕尔伯格说:“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这是对他什么成果的肯定?( )
A.培育出转基因农作物 B.培育出世界上最早的杂交水稻
C.培育出世界上最早的杂交小麦 D.培育出杂交高产棉花
13.中国“银河”系列计算机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在于 ( )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B.使信息产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C.使中国的知识经济处于世界先进地位
D.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14.西班牙《世界报》评:“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这是对下列哪一事件的评论?( )
A.“神舟”三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
B.“神舟”四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
C.“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D.“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
评价: 个人评价:A 会做的:
B 不会做的:
C 粗心错的:
同伴评价:A 修正的:
B 题型标识与否:
小组长评价:组内排名: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问题解决—评价单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教师生成问题:(下列每小题请在5分钟内完成,如超时请自主反思)
中国农民为什么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课时训练:(下列每小题请在2分钟内完成,如超时请自主反思)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的时间分别是 ( )
A 1964年、1967年 B 1964年、1966年 C 1964年、1970年 D 1967年、1970年
2、中国第一颗被送入太空的人造卫星是 ( )
A “东方一号” B “东方红—1”号 C “长征—1”号 D “银河—Ⅰ”号
3、“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
A 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 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 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 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4、下列各项属于原子能的和平开发利用的是 ( )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D 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
5、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
A 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B 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C 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D 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6、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稻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
A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B 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 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7、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是 ( )
A 核武器研制成功 B 杂交水稻研制成功
C“银河-1”型机问世 D“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8、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 ( )
A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B 成功的爆炸了原子弹
C “第二次绿色革命 ” D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9.有这样一位人物 , 他是中国国家最高奖项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1 年度的获得者 , 人们赞誉他的发明为 " 第二次绿色革命 ", 他的科技成果主要应用的领域是
A. 航天 B. 农业 C. 工业 D. 信息
10.我国在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标志是( )
A.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B.“银河——Ⅰ”型机诞生
C.“银河——Ⅱ”型机诞生 D.“银河——Ⅲ”型机诞生
11、下列科技成就中,被称为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又一个光辉里程碑的成就是
A.杂交水稻 B.青藏铁路的开通
C.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与回收 D.银河系列计算机的研成功
12.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 )
①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进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杂交水稻问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3、我国下列科学技术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②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③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④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⑤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①③⑤ C.①③④⑤② D.②①③④⑤
评价:
个人评价:A 会做的:
B 不会做的:
C 粗心错的:
同伴评价:A 修正的:
B 题型标识与否:
小组长评价:组内排名: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学习重难点
重点: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难点:新中国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知识梳理】
两弹一星:
原因
(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
(2)反映核威胁,打破
2.历程:
(1)1964年6月,中国发射的一枚中近程运载
(2)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 试爆成功。
(3)1966年10月, 核武器实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两弹一星”结合的战略
(4)1967年6月,第一颗 试爆成功。
(5)1970年4月,运载火箭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6)1975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
二、东方魔稻
1、研制: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
2、意义
(1)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在世界各地推广。
(2)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1、 成就
(1)1983年,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1”型机诞生
(2)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111”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影响:中国政府实施以 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神舟”号飞船:
1、发射:2003年10月, 宇宙飞船把宇航员 顺利的送入太空
2、意义
(1)是继“ ”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有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2)在未来5—10年间,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
(3)成为带动 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重点知识补充:
1.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重大作用?
(1)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对中国的核威胁,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安定环境。
(2)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3)载人航天工程成为推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2.关于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
1)1992年9月,中国正式启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2)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飞天第一人杨利伟.
3)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
4)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景海鹏留守返回舱,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实现了中国历史宇航员第一次太空漫步,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
评价:
个人评价:A 会做的:
B 不会做的:
C 粗心错的:
同伴评价:A 修正的:
B 题型标识与否:
小组长评价:组内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