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目标
1、掌握文中实词和虚词,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掌握文本内涵;
2、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3、体会魏征的爱国忠君的思想;
课时:2课时
过程
一、导入 唐太宗评价魏征话语
二、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人。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早年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其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他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 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三、背景介绍
在贞观初年,李世民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其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
四、解题
谏:劝谏
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十思: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五、文章分析
第1段: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提出的?
明确:
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
作者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正面阐述,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不容置疑。
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这样就加重了强调意味:德不厚则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正反对比之后,作者进一步明确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荒诞。从反面来说,要想使国家实现长治久安,就定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结尾处不但照应前文,提出了文章主旨,而且充分利用了“木”与“水”的比喻。
正反对比论证:
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思国之安,必积其德义——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第2段:作者在本段所阐述的主要看法是什么?
明确:
①概括历代君主的普遍规律: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②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竭诚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③用古人的论述以 水与舟 的关系比 民与君 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假设论证
第3段:
提出“十思”的建议。
“十思”是作者前文提出的“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具体内容。
“十思”的角度不同,但都贯穿着“积其德义”的主线。
“十思”一段对写作的启示:
一是陈述意见的针对性。
这奏疏是给皇帝看的,是用来劝谏皇帝的,所以“十疏”所陈述的内容无一不针对帝王的易犯病,又无一不为“垂拱而治”的封建统治着想,使唐太宗乐于接受。
二是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这“十思”的内容涉及到与帝王冶国兴邦有关的十个问题。从生活到政治,从人个欲望以品德修养,凡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全都考虑到。不但指出问题,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是面面俱到,煞费苦心。
三是安排条款的序列性。
“十思”排列井井有条,多而不乱。
四是语言表达的齐整性。
“十思”十句,句式大致相同,构成排比,一气呵成,形成齐整,气势磅礴。
六、课外拓展
请你以唐太宗的口吻,给魏征写一段话,表达读了《谏太宗十思疏》之后的感受。要求:①内容合理;②用语得体;③不需要写称呼、落款等。
示例:
如今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我似乎也有些得意忘形。但看了你的劝谏书后,我深感自责,现在才明白,要想使国家免蹈前朝覆辙,就必须居安思危,竭诚待下,实现爱卿所说的“鸣琴垂拱,不言而化”的治国境界,那样我也就问心无愧了。
解析:作答时,首先,确定叙述人称应为第一人称;其次,内容既要突出唐太宗善于纳谏的形象,又要与“十思”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