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
目标
1、掌握基本文言词汇,理清文章结构、掌握论证说理方法
2、领会本文写作目的
教学重点
掌握基本文言词汇,理清文章结构、掌握论证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3、领会本文写作目的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苏洵简介
二、解题
“六国”指战国时代除秦国以外的燕、赵、韩、魏、齐、楚六个诸侯国。
“论”是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就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意思。
三、文体知识介绍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议论为主,析理透辟。“论”主要分为两种:
①政论,用于发表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
②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鉴。本文即史论。
四、背景介绍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辽、西夏的威胁与袭扰,北宋朝廷不敢正面抵抗,而采取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的政策,逐年向契丹和西夏缴纳绢匹银两,换取暂时的安宁喘息。以贿求和,对内加重了人民负担,损伤了自己的力量;对外则不断刺激敌人的胃口,使得他们贪得无厌。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输多胜少。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这次宋军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向辽输币、纳贡求和。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这同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举贤任能,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维护和巩固国家的安全,于是写下了这篇《六国论》。
五、全文分析
第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整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见教材
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
具体论述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引证法、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
地有限,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至于颠覆
对比论证
秦:攻取所得——受赂所得 固不在战
诸侯:战败所失——赂所失
态度:得土地难——献土地易 不战强弱胜负已判
处境:一夕安寝——秦兵又至
矛盾:地有限——欲无厌
结果:奉繁——侵急
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者力亏,破灭之道也
找出本段中的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
明确:
引用《史记 魏世家》和《战国策 魏策)的话,是引用论证。既对上文的论证起到了补充说明,又能很好地收束全文。
同时,又运用比喻论证,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了说服力。
第三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论证了什么道理?
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提出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假设论证
第四段为六国设计的图存之道是什么?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假设论证
分析:
具体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
本段中连用“呜呼”“悲夫”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过渡)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
“鸣呼……以趋于亡” ——评论六国灭亡 表层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 里层
明指:六国的统治者
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
第五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
明确:
明比:“六国”——“秦”
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
暗比:“宋朝”——“契丹、西夏”
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从力量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运用了什么手法? 借古讽今
明确:
引古(六国破亡)------讽今(在六国下)
结论: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其作用是劝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已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六、总结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第二部分(2、3):以历史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4、5):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