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3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3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6 05:5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3.3 光的直线传播
一、单选题
1.下列情景中形成的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拱桥倒影 B.钢笔“错位”
C.树荫下的圆斑 D.放大的邮票
2.下列关于光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一定沿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C.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D.手术台的“无影灯”说明光可以绕过物体传播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月食是月亮反射太阳光形成的
C.蜡烛通过小孔成倒立的像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
4.下列现象的形成原理与月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水面“折”笔
B.小孔成像
C.瞄准鱼下方插鱼
D.水中的倒影
5.为研究光现象,引入“光线”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模型法 B.控制变量法 C.类比法 D.等效替代法
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斑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孔是约为2 mm的五角型孔,“F”型光源到半透明膜的距离约为30 cm,纸质圆桶长约为10 cm,打开光源,在半透明膜上观察到的光斑形状是(  )
A.正立的“F” B.倒立的“F” C.五角型的“☆” D.圆形的“○”
7.如图甲是世界最早的观象台——山西陶寺古观象台,它由13根直立的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图乙是结构示意图。据考古研究推断,先民们在观测点通过土柱间的狭缝观测日出方位,以此来确定季节和节气,安排农耕。它也证实了《尚书 尧典》上所说的“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真实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其利用的光学原理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沿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8.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光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冬天玻璃上的水雾,是室内的空气液化而成
D.夏天从开着空调的室内走向室外,眼镜片会变模糊
9.小明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的像是正立的
B.若小孔改为小三角形,半透明膜上的像也变为三角形
C.随着蜡烛的燃烧,半透明膜上的像也随之下移
D.若取下半透明膜,透过小孔将看不到完整的烛焰
10.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环日食”天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像
C.晴天的午后,树底下的光斑的形状与树叶缝隙的形状一定相同
D.用黄光照射在穿红衣服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的演员穿的是黄衣服
11.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探究不同物质的熔化现象时,比较冰和烛蜡的熔化特点
C.液体温度计利用不同温度时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的高低
D.探究蒸发快慢与空气流通速度关系的时候,确保液体温度和表面积等因素相同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阳光下晒被褥可以杀菌,这主要是利用了阳光中的红外线
B.彩虹的外侧为红色,内侧为紫色
C.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由于折射形成行形状各异的光斑
D.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绿、黄是色光的三原色
13.如图是今年7月1日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场景,仪仗兵们排着整齐的队列,踏着铿锵的步伐,背着神圣的长枪,非常震撼。关于场景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们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
B.党徽呈现黄色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中的黄光
C.军人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D.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色散现象来判断的
14.2020年6月21日下午15:40,某同学观察到太阳出现了如右图所示现象,太阳被月亮遮挡住了一部分,您认为下列哪个原理可以最合理解释这一现象(  )
A.光的反射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D.无法确定
1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B.实像、虚像都能用光屏接收
C.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D.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额温枪是利用紫外线热效应来工作的
二、填空题
16.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
(1)用影子辨别方向:如下图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竖直杆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找出其中距O最近的点A,则OA就指示_____方向,这一技能应用的光学知识是________;(2)由于声音具有能量,为了防止触发雪崩,在攀登雪山时应禁止_______。
17.“日晷”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计时工具,如图所示,它是根据________原理制成的。如果阴影由长变短,则表示时间为________。(选填“上午”或“下午”)
18.如图所示,站在队伍第一个人的前面看,后面的人都被第一个人挡住,说明队伍站得 ____ (选填“很直”或“不直”),所用的原理是 _______ 。
19.2021年5月26日,我国部分地区第一次也是今年唯一能看到“超级红月”和“月全食”这一天文景象。月全食形成的原理是______,月亮反射的太阳光到达地球后传播速度______(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20.去森林公园游玩时,会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圆形光斑。它的成因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太阳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称为光的______。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其中一种光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是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三、综合题
21.如图所示,A点为青蛙,正所谓“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可以用___________现象来解释。请你作出青蛙所见天空的范围。( )
22.有这么一段科幻描述:“光要通过半厘米厚的慢透光玻璃需要10年,比蜗牛的速度还慢得多。当一块慢透光玻璃制出来时,望上去总是一片漆黑,因为光还没能来的及穿过它。把这种玻璃放在风景秀丽的环境中,带着这些美丽的景致的光会陷入慢透光玻璃中,10 年也出不来.把在这种地方放了10年的玻璃镶在窗户上,那么,在下一个10年的过程中,在这个窗户上便又重现当日的景致。”
(1)这段科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如果声速也如此,会出现什么样的合理情景?(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______。
2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所示,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此时看见的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2)如图乙所示是用易拉罐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________(选填“膜”或“孔”)进行观察,可以看________像(完整描述像的特点).
(3)如图丙所示是一次日全食图片,日食现象的成因可以用________规律来解释,观测日食时用肉眼直视太阳很容易灼伤眼镜,这是因为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4.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看到了本世纪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在上海和杭州地区,人们可以“享受”到大约5~6分钟的日全食时间:
(1)如图所示是发生日食时地球、太阳、月亮的位置,其中A是_________。
(2)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_________。
A. B. C. D.
(3)日食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形成的。
(4)若纸盒上的小孔变为三角形,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________。
A.三角形 B.圆形 C.月牙形 D.无法判断。
25.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中国北京盛大开幕,当由我国湖南生产的绚丽的烟花在鸟巢上空升起时,将开幕式引向高潮.
(1)若你在离烟花燃放5km远处看,你会先感觉到__________(选填序号:①礼花爆炸时的声音、②礼花爆炸时的色彩),原因是__________.
(2)请你计算礼花爆炸时的声音传到你这里需要的时间.(保留一位小数)
2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a)所示,通过三个小孔能看到的烛焰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2)如图(b)所示是用易拉罐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烛焰时,孔对着______,膜对着______,(选填“烛焰”、“眼睛”),可以看见倒立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像的形状跟孔的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拱桥倒影是平面镜成像;钢笔“错位”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树荫下的圆斑是小孔成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性;放大镜是凸透镜,使用时利用了光的折射。
故选C。
2.B
(1)光进入不同的介质或介质不均匀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3)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能在真空中传播,也能在透明介质中传播;
(4)当有多个光源时,物体的本影会完全消失,半影也淡的看不见。
【详解】
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介质不同或同种介质但介质不均匀,光不会沿直线传播,故A错误;
B.小孔成像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C.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并且传播速度最快,故C错误;
D.当有多个光源时,物体的本影会完全消失,半影也淡的看不见。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设计了手术室里用的无影灯,大面积的光源从不同角度把光线照射到手术台上,保证手术时有足够的亮度,而没有明显的本影来妨碍医生的工作,故D错误。
故选B。
【点晴】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是一道光学基础题。
3.C
【详解】
A.光的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错误;
B.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属于小孔成像现象,成的是倒立的像,故C正确;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月全食的形成从物理角度来说,其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太阳、地球、月亮成一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A.水面“折”笔,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导致,故A不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成倒立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
C.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发生折射,要瞄准鱼下方插鱼,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
A.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利用光线反映光的本质,间接的研究光的传播,研究起来更方便、更形象,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A符合题意;
B.控制变量法是多个变量影响实验结果,比如探究浮力的影响因素,深度和液体的密度都影响实验结果,实验时,需要控制变量,故B不符合题意;
C.讲解声波时,用水波类比,有相似的地方,故C不符合题意;
D.等效替代法指产生相同的效果,比如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与分力在效果上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
在小孔成像现象中,物体经小孔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决定,与孔的形状无关,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F”型光源经过小孔后在半透明膜上观察到的光斑形状倒立的“F”。
故选B。
7.C
【详解】
在不同的季节,日出时的方位不同,在观测点观测日出时的土柱狭缝位置不同。这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详解】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在其它介质中传播速度比此要小,故A错误;
B.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光可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冬天玻璃上的水雾实为小水珠,是室内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
D.夏天室外温度较高,开着空调的室内温度较低,从室内走向室外,室外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片放热液化成小水珠,眼镜片会变模糊,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
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像是上下颠倒的,所以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A错误;
B.烛焰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烛焰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即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倒立实像,故B错误;
C.保持小孔、屏和烛焰的位置都不变,蜡烛燃烧变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烛焰在屏上成的像在原来像的位置上方,半透明膜上的像也随之上移,故C错误;
D.若取下塑料薄膜,透过小孔,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烛焰上只有部分光线进入人眼,将看不到完整烛焰,故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
A.金环日食,是因为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部分光线,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和光屏到小孔的距离都有关,成的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等大的,故B错误;
C.晴天的午后,树底下的光斑是由于孔成像形成的太阳的像,其形状与树叶缝隙的形状无关,故C错误;
D.因为红衣服只能反射红光,其他的色光被它吸收,所以用黄光照射在穿红衣服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的演员穿的是黑衣服,故D错误。
故选A。
11.C
【详解】
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采用了转换法。
A.光线的引入是利用了模型法来研究物理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
B.比较冰和烛蜡的熔化特点来探究不同物质的熔化现象,是用了比较法来研究物理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比较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的高低,采用的是转换法,与题目中用到的探究方法相同,故C符合题意;
D.确保液体温度和表面积等因素相同,探究蒸发快慢与空气流通速度关系,采用的控制变量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B
【详解】
A.在阳光下晒被褥可以杀菌,这主要是利用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故A错误;
B.彩虹是光的色散得来的,其从外到内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故B正确;
C.阳光在浓密的树荫下形成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即小孔成像),故C错误;
D.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故D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
A.军徽自身不能发光,所以军徽不是光源,军徽可以反射太阳光,所以当军徽上反射的光线射入人眼时,就会看到军徽,故A错误;
B.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党徽呈现黄色是因为党徽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故B正确;
C.队列整齐的脚步声是脚步踏击地面使其振动发出的声音,故C错误;
D.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以判断队列是否整齐划一,故D错误。
故选B。
14.B
【详解】
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太阳被月亮遮挡住了一部分,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挡住的部分没有光线,呈现一片黑,而边缘没有挡住,可以看到光。
故选B。
15.C
【详解】
A.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故A错误;
B.只有实像能被光屏接收,虚像不能被光屏接收,但是眼睛能看到实像和虚像,故B错误;
C.小孔成像的光学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瞄准,站队等也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故C正确;
D.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常用来制作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额温枪等。红外线还可以制成遥控器控制电视、空调等。紫外线可以用来消毒杀菌。紫外线还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用来检测钞票真伪,适量紫外线照射能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故D错误。
故选C。
16. 正北 光的直线传播 大声呼喊
【详解】
(1)[1][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在竖直的杆上,就会在地面上形成一个黑暗区域,便是杆的影子,直杆顶端的影子A离O最近时,应是正午时分,而我国处于北半球,杆的影子是南北方向的,那么OA的指向是正北方向。
(2)[3]由于声音具有能量,所以在攀登雪山时不能大声呼喊,以防止声音带来的能量引发雪崩。
17. 光的直线传播 上午
【详解】
[1]该计时工具是根据影子的变化计时的,因为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它的工作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早上和傍晚太阳光线斜射地,物体的影子较长;中午太阳光线直射,物体的影子较短,所以,晷针的阴影由长变短, 表示时间为上午。
18. 很直 同种均匀介质(或空气)中光沿直线传播
【详解】
[1][2]站在队伍第一个人的前面看,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空气)是沿直线传播的,来自后面人反射的光被第一个人挡着,只能看到第一个人,这时说明队伍站的很直。
19. 光的直线传播 变慢
【详解】
[1]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所以月全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2]地球的周围有大气,月亮的周围是真空,当月亮反射的太阳光到达地球后,光的传播速度会变慢。
20. 倒立 实 色散 紫外线
【详解】
[1][2]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形成的倒立的太阳的实像,是小孔成像的原理。
[3]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
[4]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下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
21. 光沿直线传播
【详解】
[1]青蛙坐在井里,之所以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2]图中A点表示青蛙的位置,将A点分别与井口左边的端点、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光线射向A点的箭头,即可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之间的范围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如图所示
22. 详见解析 详见解析
【详解】
(1)[1]文章主要介绍了光在一种想象的玻璃中传播所出现的景象,其进行科学幻想的依据是: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2]如果声速也如此,汽车的喇叭声传播的太慢,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
23. 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在一条直线上 不是 膜 倒立、缩小的实 光的直线传播 凸透
【详解】
(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知,当三个小孔与烛焰、眼睛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我们就能看到后面的蜡烛.通过三个小孔看见的是蜡烛,看见的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2)易拉罐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实际是利用了小孔成像,人的眼睛对着膜进行观察,可以看倒立、缩小的实像.(3)日食现象的成因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观测日食时用肉眼直视太阳很容易灼伤眼镜.
点睛:(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据此分析回答.(2)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3)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4. 月亮 D 光的直线传播 C
【详解】
(1)[1]发生日食,就是太阳被月亮给挡住了,即月亮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因此A是月亮,B是地球。
(2)[2]小孔成像时像是倒立的实像,由小孔成像的特点可知日偏食经小孔成的像的缺口正好在日偏食缺口的对侧,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3]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4)[4]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故纸盒上的小孔变为三角形,像的形状不会变化,因此像的形状仍然是月牙形,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 ② 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 礼花爆炸时的声音传到你这里需要的时间为14.7s.
【详解】
(1)先感觉到色彩;礼花绽放时声音和色彩(光信号)是同时发生的,但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光会先到达人眼,之后声音才会到达人耳,所以在远处观看,总是先看到礼花绽放的色彩后听到声音;
(2)礼花绽放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传入人耳,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太快了,因此光传播5km所用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声音传播5km所用的时间即为两者感觉到的时间差;
则声音传播5km所用的时间.
故答案为 (1). ② (2). 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 (3). 礼花爆炸时的声音传到你这里需要的时间为14.7s
26. 不是 烛焰 眼睛 实 无关
【详解】
试题分析:(1)如图(a)所示,通过三个小孔能看到的烛焰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而是实际的烛焰;
(2)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在通过小孔时,上方的光射向下
方,下方的光射向上方,是实际光斑的汇聚,成的是倒立的可大可小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如图(b)所示是用易拉罐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烛焰时,孔对着烛焰,膜对着眼睛,可以看见倒立的实像(选填“实”或“虚”);像的形状跟孔的形状无关.
考点: 小孔成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