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 单元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 单元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6 05:5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
一、单选题
1.舞蹈演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则她在镜中的像是( )
A.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B.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C.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D.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2.在明亮的房间里,小明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小华,此时,小华从这面镜子中(  )
A.一定能看见小明 B.一定看不见小明
C.可能看见小明 D.可能看不见小明
3.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字把它拿到暗室里,只用绿光照射时,则(  )
A.红颜料呈红色 B.红颜料呈绿色
C.白纸呈白色 D.白纸呈绿色
4.如图所示,下列四句诗描述的光现象中,有一个图片的物理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千竿竹影乱登墙 B.对镜帖花黄
C.天在清溪底 D.掬水月在手
5.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6.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潼南城市建设走上了快车道。下图是美丽的潼南夜景莲花大桥一角。关于水中的倒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影是实像 B.倒影是虚像
C.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7.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 B.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 D.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
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大小有关
B.平面镜所成的像有虚也有实像
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
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9.下列有关“影”的解释正确的是
A.皮影﹣﹣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倒影﹣﹣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摄影﹣﹣照相机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 D.树影﹣﹣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0.校园文艺汇演上,一名穿红色裙子的演员正在舞台上表演,演出画面被实时投影在大银幕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银幕属于光源
B.观众看到演员的裙子呈红色,是因为裙子吸收了红光
C.银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银幕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看到天空中正在飞行的飞机是光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B.太时光下彩色的泡泡是光的折射现象
C.牙科医生检查用放大镜
D.射击项目中涉及光学知识与日食月食的原理相同
1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B.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
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
D.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与像之间,像就会被遮挡住
13.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角的大小为40°
C.当液面降低时,入射角会随之变大
D.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右移动
14.“一河诗画,满城烟花”,浏阳国际烟花节吸引了众多游客观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焰火属于自然光源
B.光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快
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D.人听到烟花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15.自行车尾灯能将照射过来的光原方向反射回去,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在x轴的原点处放一点光源S,距点光源a处放一不透光的边长为a的正方体物块,若在x轴的上方距x轴为2a处放一平行于x轴且面向物块的长平面镜,则在正方体右侧x轴上,被点光源S发出经长平面镜反射而照亮的点中,到点光源S最远的距离为___________,同时正方体右侧x轴上被照亮的长度为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一束光AO斜射到平面镜M1,经M1、M2反射后,沿原路径OA反射回去,已知两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______。
18.如图为水位测量仪的原理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完成A点发出的光经过水面反射照射到B点的光路图;( )
(2)A点在水中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_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3)A点与水面相距2.8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 m;
(4)若光斑B向右移动,说明水位___________。
19.身高1.6米的小明站在平面镜前5米处,镜中的小明的身高为 ______米,当他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s后他与像的之间距离为 ______米。
20.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光路图如图所示。若此时入射光束与液面的夹角是5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当入射光方向不变,光屏上的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三、综合题
21.仔细阅读下面短文,利用文中的有用信息,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若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全部到达地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都不能生存。我们人类家园(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在大气层的上部,距地面的高空有一层叫做臭氧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来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但是电冰箱内使用的一种制冷物质——氟利昂,是臭氧的“天敌”,当电冰箱损坏后,氟利昂散到大气中,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研制出了氟利昂的替代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国也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2002年停止生产氟利昂。
(1)天然紫外线的主要来源是______;
(2)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是被下列哪种物质吸收的( )
A.大气层 B.地面 C.地表和地球上的动植物 D.臭氧层
(3)你知道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吗?( )
(4)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保护臭氧层方面人们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如何?( )
22.搜集下列短文中的有用信息,分析整理后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如果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全部到达地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都不可能生存.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在大气层的上部,距地面20~50 km的高空有一层叫做臭氧的物质,它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来的对生命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由于电冰箱内长期使用氟利昂,当电冰箱损坏后,其中的氟利昂就将散到大气中,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已经研制出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2002年停止生产氟利昂.
(1)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
(2)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_______吸收了.
(3)请写出你知道的形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______.
(4)世界人们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______?我国在此方面进展如何______?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能源智能汽车
某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顶覆盖薄膜式太阳能电板:车窗采用“智能玻璃”,除了可实现调节温度和透明度(透过玻璃的光照度与入射光照度之比),还具有单向透光功能,可以从车内看到车外景象,而车外看不见车内景象;车身配有多个雷达,充分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汽车高速行驶时,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造成事故。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研发了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它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
(1)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激光”),经过周边的物体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改变按汽车方向盘上喇叭开关的力度,可改变喇叭发出声音的______;
(2)冬天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______(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现一层白雾;
(3)挡风玻璃所成仪表盘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如果成像不清晰,可以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显示器亮度,改善成像效果。仪表盘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_度。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
(1)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___________(选填“厚度”、“透明度”)。
(2)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___________度。
(3)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___________(选填“远离”、“靠近”)挡风玻璃。
(4)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3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___________
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C.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25.红外线的发现
1666年,人们发现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的。同时,牛顿做出了单色光在性质上比白色光更简单的著名结论,并使用分光棱镜把太阳光(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单色光。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F.W.赫胥尔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种色光时,发现了红外线。他在研究各种色光的热量时,有意地把暗室的唯一的窗户用暗板堵住,并在板上开了一个矩形孔,孔内装一个分光棱镜。当太阳光通过棱镜时,便被分解为彩色光带。赫胥尔用温度计去测量不同颜色光带处的温度。
为了与环境温度进行比较,赫胥尔在彩色光带附近放几支作为比较用的温度计来测定周围环境温度。实验中他偶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放在红光光带外侧的一支温度计,比室内其他位置的温度都高。经过反复试验,这个热量最多的高温区,总是位于彩色光带最边缘处红光光带的外侧。于是他宣布太阳发出的辐射中除可见光线外,还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带外侧,叫做红外线。
经过后来科学家的继续研究发现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与无线电波及可见光一样的本质。实验表明,只要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总是要或多或少地辐射出红外线来。红外线的发现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一次飞跃,对研究、利用和发展红外技术领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广阔道路。红外线在通讯、探测、军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如红外线测距仪、红外制导导弹等。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m/s。红外线测距仪就是利用红外线的传播来工作的,它会对准某一目标,发出一束红外线,经目标反射后红外线返回仪器时又被探测到。仪器测得红外线往返时间为,这时目标与仪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
(2)下列关于红外线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红外线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医院病房主要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进行杀菌消毒的
C.只有高温物体才能辐射出红外线
(3)请列举出生活中红外线还有哪些应用?(至少写出一个,文中提到的除外)__________
26.2019年11 月4日,成功从背面登陆月球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顺利完成第十一月昼工作后进入休眠期,表明我国的登月探测器已经步入世界最先进的行列之中 为实现我国的载人登月计划,科研人员用激光测距仪测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发时的激光束经2.56s返回地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
(2)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
(3)夜晚我们可以从水池中看到月亮的像,如果池水深5m,则月球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故选D。
2.A
【详解】
小明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小华,说明小华反射的光经镜子反射后能进入小明的眼睛,因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小华从这面镜子中一定能看见小明。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
AB.红字只能反射红光,当绿光照射时不能被反射,所以字就是黑色,故AB不符合题意;
CD.白纸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当绿光照射时,它反射绿光,所以是绿色,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
千竿竹影乱登墙中的竹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对镜贴花黄是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天在清溪底、掬水月在手,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详解】
ABD.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空气或是其它介质中只要满足这个条件也能沿直线传播,否则可能会发生偏折,故AB错误,D正确;
C.如果玻璃是均匀的,光在玻璃中也能沿直线传播,故C错误。
故选D。
6.B
【详解】
AB.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A错误;B错误;
CD.倒影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
分析:A、用光的色散的知识解释;
B、用光的折射的知识解释;
C、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
D、用光的反射的知识解释.
解答: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故A正确;
B、鱼翔浅底: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B错误;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错误;
D、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各种现象的成因.
8.D
【详解】
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A错误;
B.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不是实像,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所以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不会遮挡镜中的像,故C错误;
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等,与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
A、皮影,即影子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倒影,实质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
C、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故C错误;
D、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即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其背后形成影子,故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A.大银幕自身不能发光,不属于光源,故A错误;
B.观众看到演员的裙子呈红色,是因为裙子反射了红光,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故B错误;
C.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银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错误;
D.银幕用粗糙的幕布,为了使光射到粗糙的幕布上时发生漫反射,以便观众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像,故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
A.站在不同的方向上,都能看到正在飞行的飞机,所以光在飞机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太时光照射在泡泡上出现彩色条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牙齿在口腔的内部,牙医无法直接看清楚牙齿,特别是牙齿背面的具体情况,为了观察牙齿背面的具体情况,用小平面镜进入口腔内,通过牙齿在平面镜中的像来观察牙齿,故C符合题意;
D.日食月食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射击项目中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来瞄准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详解】
A.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正确;
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不变,故B错误;
C.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此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故C错误;
D.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照到像点,所以镜子背面放什么物体都不会影响成像;所以如果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像的前面,是不会影响成像的,故D错误。
故选A。
13.A
【详解】
A.由题意可知,光电控制液面高度仪器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确;
B.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由题意可知入射角为
90°-40°=5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50°,故B错误;
C.当液面降低时,入射点右移,入射光线与水面间的夹角不变,则入射角不变,故C错误;
D.当液面升高时,入射点左移,反射光线整体也会左移,则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左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14.D
【详解】
A.焰火是由人类制造的烟花燃放产生的,它不属于自然光源,故A错误;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水中的传播速度,光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变慢,故B错误;
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慢,故C错误;
D.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人听到烟花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故D正确。
故选D。
15.A
【详解】
过反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然后过二次反射点作法线,仍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的方向,二次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平行,即将射来的光逆向射回。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 4a
【详解】
[1][2]点光源S发出的经过正方体左侧最上端E的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后,在x轴上的点B离光源S的距离最远,过S作镜面的垂线,据像与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与镜面的距离,作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点S′,垂线与镜面的交点为C,连接S′O′,则O′B为SO′的反射光线,另一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OA经过正方体右侧上端F与x轴的交点是点光源S在正方体右侧离点光源S最近的光点,如下图:
结合题意及图示知
SC=2a,S′C=2a

SS′=4a
将FE延长,与SS′交于D点,则
DE=DS=a
那么
DF=2a,CD=SC-DS=2a-a=a
所以
S′D=S′C+CD=2a+a=3a
在三角形S′DF中,有

解得
CO=a
在三角形S′SA中,有

解得
SA=
在三角形SCO′中,有

解得
CO′=2a
在三角形S′SB中,有

解得
SB=4a
正方体右侧x轴上被照亮的长度
AB=SB-SA=4a-=
17.60°
【详解】
由题意可知,入射光线OA经M1和M2反射后,沿原路径OA反射回去,因法线CD垂直于M1,反射光线垂直于M2(此时M2的反射光线与M2的法线重合),如下图所示
故可知
∠POQ=90°-∠M1QM2=90°-60°=30°
解得
∠COP=∠COQ-∠POQ=90°-30°=60°
因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故可知
∠AOC=∠COP=60°
即入射角为60°。
18. 见解析所示 虚 5.6 下降
【详解】
(1)[1]先通过水面作出发光点A的对称点,连接 交平面镜于点O点,O为入射点,连接AO,则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图
(2)[2]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虚像;故A点在水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3)[3]A点与水面相距2.8m,则A点的像与水面相距2.8m,A与它在水中的像 之间的距离为
l=2.8m+2.8m=5.6m
(4)[4]水位下降时,入射光线不变,入射角不变,反射角不变,故两次反射光线平行,光斑B向右移动到E点,如图
19. 1.6 不变 4
【详解】
[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始终相等,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身高1.6米的小明站在平面镜前5米处,镜中的小明的身高仍为1.6m。
[2]当他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所以像的高度不变。
[3]当他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时,3s后他移动的距离为
s=vt=1m/s×3s=3m
他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s1=5m-3m=2m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3s后他与像的之间距离为
S2=2m+2m=4m
20. 40° 下降
【详解】
[1]入射光束与液面的夹角是50°,则入射角为
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的大小是40°。
[2]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液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当液面发生变化时,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图
由图可知,当光电屏上的点由S1移到S2时,液面下降。
21. 太阳光 D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
(1)[1]由材料可知,太阳光是紫外线的天然来源。
(2)[2]阻挡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物质是臭氧层,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是被臭氧层吸收的;故选D。
(3)[3]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电冰箱损坏后,其中的氟利昂散到大气层中破坏臭氧层。
(4)[4]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保护臭氧层方面要人们限量生产和使用氟利昂,研制出了氟利昂的替代品,我国于2002年停止生产氟利昂。
22. 太阳 臭氧层 电冰箱中的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已经研制出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2002年停止生产氟利昂.
【详解】
(1)在太阳光谱上,位于红光外侧的是红外线,位于紫光外侧的是紫外线,它们都属于不可见光,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是太阳;(2)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地球上的生物没有太大的伤害,但过量的紫外线会使人体皮肤粗糙,甚至患上皮肤癌,正是由于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大部分的紫外线,才得以保护地球上生物受到紫外线的伤害;(3)由于电冰箱里的氟利昂泄露,而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从而形成臭氧层空洞;(4)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已经研制出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2002年停止生产氟利昂.
23. 超声波 响度 内 反射 增强 45
【详解】
(1)[1]超声波可用来测距,设计成倒车雷达,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超声波,经过周边的物体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
[2]改变按汽车方向盘上喇叭开关的力度,可以改变振幅,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
(2)[3]冬天行车时,车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出现在挡风玻璃的内侧。
(3)[4]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挡风玻璃所成仪表盘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5]为了使像更加清晰,应该增强显示器的亮度,使更多的光入射到玻璃上。
[6]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
24. 厚度 45 靠近 C
【详解】
(1)[1]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
(2)[2]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
(3)[3]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随着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当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
(4)[4]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3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利用平面镜成像与物对称,可以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故选C。
25. 42 A 电视遥控器
【详解】
(1)[1]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108m/s,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2]目标与仪器之间的距离
=42m
(2)[3]A.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红外线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A正确。
B.医院病房主要利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的,故B错误。
C.只要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总是要或多或少地辐射出红外线,故C错误。
故选C。
(3)[4]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控的。
26.(1);(2);(3)
【详解】
(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2)激光束经2.56s返回地球,激光束运动的距离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2倍,则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
答:(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2)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
(3)月球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