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一、单选题
1.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甲、乙、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
A.小球甲可能带负电 B.小球乙一定不带电
C.小球甲一定带正电 D.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2.气球与头发摩擦后,分开时,会看到如图所示令人惊奇的现象:头发随气球飘了起来!这是因为( )
A.气球具有粘性
B.气球具有磁性
C.气球与头发带异种电荷
D.气球与头发带同种电荷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 )
A.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B.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C.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甲带何种电荷
4.如图,N95口罩的中间层是多孔结构的熔喷布,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通过静电驻极工艺,使纤维表面带有大量的电子,从而吸附含有病毒的飞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喷布创造了电荷
B.熔喷布只吸引负电荷
C.熔喷布只吸引正电荷
D.熔喷布能吸引轻小物体
5.下列物质结构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橡胶棒上产生了新的负电荷 B.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C.橡胶棒上消灭了一些正电荷 D.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毛皮
7.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先用餐巾纸摩擦吸管的a端使其带电,再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时,橡胶棒排斥吸管。若此时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靠近吸管的a端和b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与吸管a、b两端均相互吸引
B.玻璃棒与吸管a、b两端均相互排斥
C.玻璃棒与吸管a端相互吸引,与b端相互排斥
D.玻璃棒与吸管a端相互排斥,与b端相互吸引
8.关于简单电现象及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以产生电荷
B.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小球一定带正电
C.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
D.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吸引,小球一定带正电
9.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的是( )
A.甲中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B.乙中两塑料吸盘间空气被挤掉后能吊起重物
C.丙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味 D.丁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
10.如图所示的甲、乙表示氧原子及其组成粒子的结构图。各粒子和氧原子分别用a到e符号表示,则( )
A.a表示氧原子 B.b表示原子核 C.c表示电子 D.d可能带负电荷
11.将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梳子靠近不带电的小纸屑,小纸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是( )
A.两个底面平整的铅块,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B.书本被水浸湿后,里面的纸张全部粘在一起
C.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D.用硬卡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卡片“粘”在杯口
12.成都气候宜人,四季分明,下列各个季节的事例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季荷香四溢
C.秋日银杏飘落 D.冬天雪花飘飘
13.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受温度影响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歇的做无规则运动
C.花香四溢属于扩散现象 D.热水中加入冷水变成温水属于扩散现象
14.秋天天气干燥,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头发会变得蓬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
B.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是因为头发和梳子带同种电荷
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梳头后变得蓬松,是因为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
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两球带电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带正电,则乙一定带负电 B.若甲带正电,则乙可能带负电
C.若甲带正电,则乙可能带正电 D.若甲不带电,则乙可能不带电
二、填空题
16.农垦北大荒是全国重要粮食产区,今年垦区粮食大获丰收,时值粮食收割季节,如图是一款大型水稻收割机,进入驾驶室会闻到浓重的柴油味,这是一种_______现象,该现象说明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
17.晓明取两个相同的不带电验电器A和B,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如图所示,A的金属箔张开是由于两箔片带_____电荷,相互排斥。如图2所示,拿带绝缘柄的铜棒把A和B连接起来,A的金属籍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张开,此过程正电荷______(选填“由A定向移动到B”、“由B定向移动到A”或“不发生定向移动”)。
18.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则a、b接触时,电子转移的方向为______到______(选填“a”或“b”)。
19.静电除尘技术利用了带电体能够______的性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丝绸带______电,这是因为丝绸在摩擦过程中______(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20.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指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芥菜籽一类的轻小物体,则芥菜籽______(一定带电/一定不带电/可能带电);在摩擦起电过程中______(创造了/没有创造)新的电荷。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______(引力/斥力)。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______(甲/乙)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对于宇宙的认识,哥白尼提出了“______”(地心说/日心说)。
三、综合题
21.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直到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所示。
(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 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的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就______(会/不会)出现实验中的现象.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
(2)1 μm金泊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该现象可以说明( )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阅读了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你认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原子结构图是( )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石墨烯﹣﹣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
一片碳,看似普通,厚度为单个原子,却使两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种全新材料名为“石墨烯”,密度仅为3mg/cm3(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作为电导体,它有着和铜一样出色的导电性;作为热导体,它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导热效果都好,而且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利用石墨烯,科学家能够研发一系列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比如,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造触摸屏、发光板,甚至太阳能电池.如果和其他材料混合,石墨烯还可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从而使新材料更薄、更轻、更富有弹性,从柔性电子产品到智能服装,从超轻型飞机材料到防弹衣,甚至未来的太空电梯都可以以石墨烯为原料.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这种新材料_________(具有/不具有)导电性
(2)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引入由多层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解决了在交通信号灯和电动汽车中使用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难题,这是利用石墨烯的_________
A.导热性好 B.硬度大 C.透光性好 D.导电性强
(3)根据石墨烯的性质,你认为石墨烯不适合用来制成_________
A.输电线 B.冲击钻的钻头 C.隔热保温材料 D.电饭锅的锅胆
(4)科学家造出“石墨烯”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________(大/小)
(5)石墨烯是目前世上至今发现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D.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23.请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宏观到微观
仰望星空,群星闪耀,宇宙到底有多大呢?目前人类利用哈勃望远镜所观测到的空间最远已达1026m的宇宙深处。宇宙中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这数十亿星系中的一个。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由太阳与围绕它运行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组成。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目前科学家们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已到达10-17m的微观领域,且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对他的学生说道:“你们看见远处那片树林了吗?由这里望去,它像一堵密不透风的绿墙。但走近一看,穿过它并不困难,它表面上是一堵坚硬的绿墙,其实是树干和枝叶编成的疏网……正像绿墙是由树干和枝叶组成似的,大自然的万物都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原子构成。”19世纪初道尔顿提出了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19世纪70年代,人们通过对气体放电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阴极射线。19世纪90年代,汤姆孙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这说明了原子是可分的。20世纪初,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的中心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占很小的体积,但其密度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之后,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的。自20世纪中叶起,人类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制造了各种类型的加速器,又发现了μ子,π介子、K介子、Λ超子、Σ超子及τ子等400余种粒子,这些粒子是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物质存在形式。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探索永不停止,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还有待于人们去揭开。
(1)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银河系、地球、原子、太阳系
B.太阳系、银河系、生物体、原子
C.太阳系、地球、电子、原子
D.银河系、地球、原子、原子核
(2)自从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下图中所示的三种模型中与核式结构模型最为相似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实心球”模型 B.“枣糕”模型 C.“行星”模型
(3)上述文章中,德谟克利特给他的学生讲解时所说的话,体现了一种常用的物理学方法,以下研究过程采用了这种方法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不同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B.把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的比值定义为速度
C.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的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24.如图所示,是α粒子散射实验示意图。1909年,著名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的α粒子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1)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个“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___;
(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解释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卢瑟福根据实验现象,经过想象、类比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这种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叫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或“建构模型”)法;
(4)根据以上的现象分析,以氢原子为例,正确的模型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
25.自然界经常出现物体带电的情况,你知道有几种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吗?使物体带电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摩擦起电:实验室经常用玻璃棒与丝绸、橡胶棒与毛皮相互摩擦起电。其实,日常用的塑料梳子、笔杆、塑料尺子与头发或腈纶针织物也极易起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过程中,电子发生了转移而使相互摩擦的两物体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摩擦起电跟物质的种类有很大关系,严格来说,与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有关。各种物质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是不同的,此外,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是不同的。见下列起电顺序表。
起电顺序(正→负)
有机玻璃 玻璃 毛皮 丝绸 纸 金属 硬橡胶 石蜡 涤纶 硬塑料 聚乙烯 聚丙烯
二、接触起电:将一带电体与一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有一部分电子从带电体跑到不带电体上,或从不带电体跑到带电体上,使原来不带电体上带上了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
三、感应起电:将一带电体A靠近与大地绝缘的导体B的左端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B的左端聚集了与A相反的电荷,右端聚集了与A相同的电荷,如图所示,这就是感应起电。
(1)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其实质是电子发生了______;
(2)根据摩擦起电知识和起电顺序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
B.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C.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
D.跟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3)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越梳头发越蓬松,这是上述三种带电方法中的______;
(4)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的是______。
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净化器
由于雾霾天气的增多,空气净化器逐渐走入家庭,其工作过程(如题23-1图)如下:脏空气进入净化器时,灰尘被正电钨丝放电而带上正电,流到负电格栅板时,带电灰尘被吸附.此后经过活性炭层时,化学有毒气体被吸附,排出的空气的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多次循环后变成洁净空气.
洁净空气量(CADR)是反映空气净化器净化能力的性能指标,CADR值越大,其净化效率越高.利用CADR值,可以评估其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效果.按下列公式计算CADR:CADR=(V,房间容积;t,空气净化器使房间污染物的浓度下降90% 运行的时间).某品牌的空气净化器的铭牌如下表:
(1)负电格栅板吸附灰尘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出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活性炭,可以闻到刺激性的气味,说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空气净化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_________A.
(4)某房间的使用面积为18 m2,高度是3 m.此空气净化器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1小时内使房间污染物浓度下降90%.
(5)可变电阻是制作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常用元件,题图为其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保持6 V不变,R1为可变电阻,其阻值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如图,R0为定值电阻,当浓度为0.031% 时,电压表示数为1 V,则R 0阻值为________Ω,当电压表示数大于3 V时,二氧化碳浓度大于_____%,此时空气净化器会自动报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故丙带正电。由图知,当丙靠近甲小球时,相互吸引,因丙带正电,则甲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当丙靠近乙小球时,相互吸引,因丙带正电,则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将甲乙靠近时,甲乙相互吸引,故甲、乙只能是有一个带负电,另一个不带电,但不能判断谁带负电,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
气球与头发摩擦后,电子发生了转移,使气球与头发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因此当分开时,头发会被气球吸起来。
故选C。
3.C
【详解】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它去靠近甲和乙,甲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特点说明甲与玻璃棒带的是同种电荷,甲带正电;乙被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乙可能带负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C。
4.D
【详解】
A.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因为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其中一个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另一个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荷。即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CD.带电体能吸引与它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不带电的轻小物体,纤维表面带有大量的电子,而电子带负电,所以熔喷布能吸引正电荷和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A
【详解】
AD.原子由处于中心的原子核及在核外运动的电子组成,故A正确,D错误;
BC.原子核及电子是原子的构成部分,且原子核处于原子的中心,而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故BC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是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从而使橡胶棒带负电。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A
【详解】
已知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吸管a端时,橡胶棒排斥吸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a端也带负电荷;此时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靠近吸管的a端和b端,因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和a端是异种电荷,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玻璃棒会吸引吸管a端,b端不带电,但玻璃棒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玻璃棒会吸引b端,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电荷不能凭空产生,故A错误;
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说明小球带负电,故B错误;
C.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这个最小电荷量为,人们把它称之为元电荷,故C正确;
D.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则小球可能不带电,也有可能带正电,故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
A.甲实验说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不能说明分子间具有引力,故A不符合题意;
B.乙中两塑料吸盘间空气被挤掉后能吊起重物,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不能说明分子间具有引力,故B不符合题意;
C.丙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味,是因为醋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具有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丁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是因为铅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吸引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
如图乙所示,b可以分成a、c,a又可以分成d、e,故b是原子,原子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故a表示原子核,c表示核外电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1.C
【详解】
将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梳子靠近不带电的小纸屑,小纸屑容易被梳子“粘”起,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A.两个底面平整的铅块挤压后能粘在一起,这是分子引力作用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书本被水浸湿后,因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里面的纸张全部粘在一起,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这是摩擦起电现象(化纤布料的衣服与人体摩擦),故C符合题意;
D.用硬卡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纸片“粘”在杯口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B
【详解】
A.柳絮飞扬,看得见的柳絮不是分子,因为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m,肉眼不可见,故A不符合题意;
B.荷香四溢是香味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符合题意;
C.秋日银杏飘落,银杏叶看得见,不是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D.雪花飘飘,看得见的雪花不是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D
【详解】
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扩散得越快,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扩散现象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过程,说明分子在不停得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闻到花香是气味分子在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热水中加入冷水变成温水,是热量的传递,与分子的运动无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D
【详解】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所以随着梳子飘起来;头发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B
【详解】
A B.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吸引,乙可能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也可能不带电,因为带电小球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故A错误;B正确;
C.若甲带正电,乙绝对不可能带正电,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错误;
D.若甲不带电,则乙必须带电,带电物体才能吸引小球,故D错误。
故选B。
16. 扩散 无规则运动
【详解】
[1][2]我们能够闻到浓重的柴油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7. 同种 不发生定向移动
【详解】
[1]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当其去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电子从金属箔片出发流向金属球、玻璃棒,这样金属箔片就带上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拿带绝缘柄的铜棒把A和B连接起来,A的金属籍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张开,由于在金属中能够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正电荷不移动。
18. b a
【详解】
[1][2]丝绸摩擦玻璃棒a,玻璃棒a失去电子带正电。用带正电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金属球b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a上,因此a、b接触时,电子转移的方向为从b到a。
19. 吸引轻小物体 负 得到
【详解】
[1]静电除尘技术,用一块带电的金属板,把浮尘吸附在金属板上,因此静电除尘的原理是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2][3]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
20. 可能带电 没有创造 引力 乙 日心说
【详解】
[1]带电体有吸收轻小物体的性质,如果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芥菜籽一类的轻小物体,则芥菜籽可能与琥珀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通过摩擦的方法让正负电荷分离,物体得失电子的过程,而电子的总量没有改变,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
[3]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引力。
[4]原子是由位于其中的带正电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转动,所以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应为乙。
[5]哥白尼通过长期对天体运行的规律发现,太阳并非围绕地球转,而实际是地球及太阳系其它行星等围绕太阳在转动,提出了日心说。
21. 不会 原子核 B C
【详解】
(1)[1][2]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不会出现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即不会出现实验中的现象。今天我们知道原子中“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2)[3]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填B。
(3)[4]由α粒子散射实验可推断,原子是由具有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与C模型最相符。
22. 具有 A C 大 D
【详解】
(1)题文说:它有着和铜一样出色的导电性,由题意可知,石墨烯属于导体,具有导电性;
(2)多层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解决了交通信号和电动汽车中使用半导体材料散热的难题,说明石墨烯由很好的导热性,故A正确,BCD错误;
(3)A、石墨烯是良好的导电体,可以用来制作输电线,故A不符合题意;
B、石墨烯是目前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可以用来制作钻头,故B不符合题意;
C、石墨烯的导热性比较好,故不能用来制作隔热保温材料,故C符合题意;
D、石墨烯还可用于制造更耐热、更结实的电导体,可以用来制作电饭锅的锅胆,故D不符合题意;
(4)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石墨烯的密度为3mg/cm3=3kg/m3,要大于空气的密度;
(5) “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
BC.因为石墨烯材料已经研究并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还知道石墨烯是人类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所以问题“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的探究意义不大,所以选项B、C没有探究价值;
A.我们虽知道石墨烯是人类至今发现强度最高的材料,石墨烯本身很薄强度大,研究为什么薄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A没有研究价值;
D.石墨烯很薄,硬度很大,决定了它的作用很特殊,因此人们研究“石墨烯的硬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很有价值,所以D正确;
23. D C C
【详解】
(1)[1]A.由题中材料可知,太阳系是银河系其中的一个,银河系的尺度大于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太阳与围绕它运行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组成,那么太阳系的尺度大于地球,原子很小,地球的尺度大于原子,综上所述,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
B.由A解析可知,银河系的尺度大于太阳系,太阳系的尺度大于生物体,而大自然的万物都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原子构成,则生物体的尺度大于原子,那么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银河系、太阳系、生物体、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
C.由A解析可知,太阳系的尺度大于地球,地球的尺度大于原子,原子的尺度大于电子,则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太阳系、地球、原子、电子,故C不符合题意;
D.由A解析可知,银河系的尺度大于地球,地球的尺度大于原子,再根据题中材料“原子的中心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可知,原子的尺度大于原子核,则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银河系、地球、原子、原子核,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根据题中材料“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可知与核式结构模型最为相似的是“行星”模型。
故选C。
(3)[3]德谟克利特给他的学生讲解时所说的话,体现了一种常用的物理学方法,这种方法是类比法;
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不同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这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故A不符合题意;
B.把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的比值定义为速度,这是采用比值法,故B不符合题意;
C.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的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这是采用类比法,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4. 原子核 B 建立模型 C
【详解】
(1)[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的α粒子偏转超过90°,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这里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2)[2]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使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
故B符合题意。
(3)[3]卢瑟福根据实验现象,经过想象、类比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这种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叫建构模型法。
[4]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大,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故C符合题意。
25. 转移 C 摩擦起电 B
【详解】
(1)[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容易得到电子,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容易失去电子,其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2)[2] A.根据表中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可知,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故A错误;
B.根据表中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可知,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B错误;
C.根据表中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可知,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故C正确;
D.根据表中不同物质的起电顺序可知,跟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D错误。
故选C。
(3)[3]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头发与梳子摩擦而起电。由于头发带有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越梳越蓬松。
(4)[4]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验电器的上端应带上与小球异号的电荷,而验电器的箔片上将带上与小球同号的电荷,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6.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0.2 能 10 0.035
【详解】
(1)根据题意,灰尘经过正电格栅时会带上正电,由于正负电荷相互吸引,所以负电格栅板能够吸附灰尘,即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取出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活性炭,可以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该空气净化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
(4)某房间的使用面积为18 m2,高度是3 m.
空气体积为:
根据空气净化量得所需要时间为:
故此空气净化器能在1小时内使房间污染物浓度下降90%.
(5)由电路图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当浓度为0.031% 时,R1阻值为50Ω,此时电压表示数为1 V,则R1两端电压为:
此时电流为:
则R 0阻值为:;
当二氧化碳浓度越大时,R1阻值越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知,电压表的示数越大,当示数为3V时,电流为:
此时R1的阻值又为:
由右图知,当R1的阻值为10Ω时,二氧化碳浓度为0.035%,即当二氧化碳浓度大于此值时空气净化器会自动报警.
点睛:第四问中关键是用好公式;最后一问,实质还是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基本特点的应用,注意从图像获得有用的信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