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4*花之歌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孕育 神韵 B.赠与 增加 C.祭献 记律 D.琼浆 船桨
2.下列选项是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空中飘着鹅毛般的大雪。
A.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B.于小刚长得像爸爸,高个,圆脸。
C.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
3.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舞台上扑朔迷离的灯光,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动的座将,魔术师利用光学仪器制造的视觉误差……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采崇拜正在形成。
A.仿佛 B.扑朔迷离 C.赋予 D.神秘莫测
4.下面与其他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珠海来的客人很文明。
B.来自珠海的客人很文明。
C.来珠海的客人很文明。
D.很文明的客人来自珠海。
5.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花因为美丽而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所以仰目朝天。
B.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告诉我们,要善待生命,不要停止对光明的向往,不要孤芳自赏。
C.花儿的心中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因此常常仰望天空。
二、填空题
6.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
苍穹 孕育 冠冕 摇曳 旖旎
( ) ( ) ( ) ( ) ( )
馥郁 硕大 琼浆 鸣啭 婆娑
7.按查字典要求填表。
要查的字 查什么部首 除部首外再查几画 在字典中的解释 应选第几种解释
荡舟 ___ ________ ①清除,弄光;②洗涤;③摇动;④不受约束或行为不检点;⑤浅水湖。 _______
攀登 ___ ________ ①抓住别的东西向上爬;②拉扯,拉拢。 _______
甲天下 ___ ________ ①作顺序的第一;②古代军人穿的护身衣服;③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 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句子作坊。(按要求写句子)
1.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奠。(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大自然说出来的话语收回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写句子。
1.我是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芳草为我优美的舞姿鼓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仿写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雨之歌
纪伯伦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的皇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 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选自“百度百科”)
1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装点——( ) 解除——( ) 清润——( )
11.“我哭,山河却在欢乐。”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人笔下的雨有什么特点?诗人借雨歌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首诗诗人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雨,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②我在原野上摇曳____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_____我在清风中呼吸_____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_____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_____我醒来时_____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③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_____歌唱_____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_____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14.在文中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
15.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①找近义词:柔美——________ 浓郁——________
②找反义词:俯视——________ 妄自尊大——________
16.①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17.文中画横线句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________,“硕大无朋的独眼”指________。
18.片段最后一句“哲理”指“___________。”
19.下列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从“人类尚未完全领悟”说明人类没有像“我”一样领悟这些道理,暗含了对人类的批评。
B.③揭示出花的精神:渴饮朝露、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C.“我在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这既是对花儿的写照,也是对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D.以上都正确。
20.对本文的写作特色,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以花自喻,想象奇特。
B.描写客观真实,准确地说明了花的相关科学知识。
C.描画了一个和谐美妙的世界。
D.在对花的诗意的描写中融入作者自己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ABD书写正确。
C.“记律”改为“纪律”。
2.D
【详解】
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题干把“大雪”比作“鹅毛”是比喻。
A:把“花朵儿”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B:没运用修辞
C:把“山当作人来写,是拟人。
D: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是比喻。
故答案为:D
3.B
略
4.C
【详解】
略
5.B
【详解】
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这个句子出自课文《花之歌》,通过“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顾影自怜,不孤芳自赏”可看出:花的积极和乐观。告诉人们要追求光明,对生活要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故B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6. qióng yùn miǎn yè yǐ nǐ fù shuò qióng zhuàn suō
【详解】
在做字音类的题时,首先得记清汉字读音,有些汉字读音易混淆,所以需要分清前后鼻韵、平翘舌、鼻边音等。对于多音字的读音,解题时需要在词语或语境中区分汉字的不同读音所代表的不同意思。
故答案为:qióng、yùn、miǎn、yè、yǐ nǐ、fù、shuò、qióng、zhuàn、suō
7. 艹 6##六 ③ 手 15##十五 ① 丨 4##四 ①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按要求查字典。
部首查字法: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字。首先找出所查字的偏旁部首,数清部首笔画,在“部首检字表”的“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看清部首旁边标明的页码。
“荡”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艹”,再查6画。荡舟:划船;簸荡船只。荡:浅水湖。
“攀”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手”,再查15画。攀登:抓住东西上去。攀:抓住别的东西向上爬。
“甲”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丨”,再查4画。甲天下:天下第一。甲:作顺序的第一。
8. 时间是流水,一去不复返;时间是闪电,转瞬即逝;时间是光影,一闪而过。 大自然说出来的话语被我收回来。
【详解】
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注意所给示例句子是排比句,运用三个“我是……”构成了排比句。仿写句子写出排比句即可,注意要围绕一个中心写出句子。
2.本题考查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方法:首先要找出句子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将主动者和被动者换位置,“把”和“被”互换,其他照抄。此句主动者是“我”,被动这是“大自然说出来的话语”。
9. 我是星星 芳草怎能不为我优美的舞姿鼓掌呢? 春天,我同小草一起将太阳拥抱;夏天,我和大树一道为火热作证。
【详解】
1题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2题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3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答案为:1.我是星星。2.芳草怎能不为我优美的舞姿鼓掌呢?3.春天,我同小草一起将太阳拥抱;夏天,我和大树一道为火热作证。
10. 装饰 消除 温润
11.下雨了,雨水滋润了山河大地。
12.雨是奉献者。歌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13.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10.略
11.略
12.略
13.略
14.,;,,;,、;;
15. 旖旎 馥郁 仰望 顾影自怜
16. 拟人 写了花充实快乐的一天生活
17. 比喻 拟人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昼夜更替的自然变化 夜空中的星星 太阳
18.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19.D
20.B
14.
本题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
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第②段第一空、第三空、第四空、第六空表示话未说完,用逗号;第二空、五空表示句子的并列用分号;第③第一空是词语之间的并列用顿号;第二空、第三空表示句子之间的并列用分号;
15.
本题考查近义词和反义词。
①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第二种是根据词语的意思去找,想想和所给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②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 首先要搞清楚原词素的意思,然后再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素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俯视:指从高处往下看。反义词:仰望。
妄自尊大:狂妄地自以为了不起,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反义词:顾影自怜。
16.
本题考查了修辞手法。
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
从“晨风欢迎”和“群鸟送行”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晨风”和“群鸟”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了花充实快乐的一天生活。
17.
本题考查了修辞手法。
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
“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夜空中的星星,“硕大无朋的独眼”指太阳。运用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昼夜更替的自然变化。
18.
本题考查词语在文中具体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具体所指。从“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可知“哲理”指: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19.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项,题目叙述正确。“人类尚未完全领悟”而对比花儿来说,很多道理甚至连人都还没有完全领悟得明白。暗含了对人类的批评。
B项,题目叙述正确。“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写出了花儿对光明的向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表明了花儿的人生态度是十分积极向上的。
C项,题目叙述正确。“旖旎”“芬芳馥郁”是“我”想让大自然变成的样子。为了让原野风光更美,空气更清新,我努力地摇曳着、呼吸着。虽然“我”和小,可是我却想要改变我的世界。
所以本题选D。
20.
本题考查写作特色。
《花之歌》一文中,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以象征的手法,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图画中有诗意的浪漫,也有现实的真实,诗人用诗意的叙述和思考的敏锐来书写积极乐观的人生。但是并没有涉及到“花的相关科学知识”,B选项错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