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成立于1919年3月,宣讲的题目有“赌博之害”等,后来增加了“为什么要爱国”“青岛问题”等。这一变化是由于
A.当时外交时局变化发展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民众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
A.都经过长期准备
B.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C.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3.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而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是因为广大工人阶级起来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该学者旨在说明( )
A.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C.五四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 D.政治革命需要广大民众支持
4.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B.革命指导思想和领导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
C.五四运动继承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5.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
A.胡适 B.李大钊 C.蔡元培 D.毛泽东
6.五四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摸的群众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 )
A.近代史的开端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现代史的开端 D.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2021年是五四运动102周年,102年前的5月4日,北京学生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在他们身上我们最能感受到的是( )
A.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C.保卫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 D.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8.五四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一直受到历史叙述的重视。下列关于五四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A.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
B.五四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
C.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D.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9.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不曾有的姿态”指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只有工人 B.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
10.五四运动期间,学生罢课半个多月,政府无动于衷。工人罢工不及5天,北洋政府便释放了被捕学生,免去了曹汝霖等人职务。这说明工人阶级
A.发挥组织领导作用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芬
C.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D.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1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 革命文化 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新的革命斗争”是指( )
A.资产阶级革命 B.旧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
12.下列哪一内容不是五四运动的意义?( )
A.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五四运动使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综合题
13.北京在近代被称作京师、北平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真实见证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初二某校开展“图说近代北京”活动,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材料一2张图片有关的战争和事件?分别说下它们的影响?
材料二
(2)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材料二有关的历史事件?材料二文字材料所关联事件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材料三3张图片有关的历史事件?
1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民族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幅漫画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三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三次列强侵华事件?
(2)材料二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说明这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
15.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摘自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该条约签订以后,台湾人民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爱国志士徐骧等人组织义军,与刘永福等人领导的清军协同作战,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打死打伤日军32000多人……
--摘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爱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1)材料中的“他”是谁?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
(2)写出材料二中条约的名称。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是什么?台湾军民为什么“坚决反对割让台湾”?
(3)材料三认为五四运动有哪些重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4)综上所述,我们从中应该继承和发扬哪些精神?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材料“1919年3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归还山东的主权,遭到了拒绝。因此,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成立于1919年3月,宣讲的题目有“赌博之害”等,后来增加了“为什么要爱国”“青岛问题”等。A项正确;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五四运动的影响,排除B项;民众民族意识不断增强也是因为外交时局的变化,排除C项;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2.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而清政府在《辛丑条约》后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洋人的朝廷”,所以辛亥革命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五四运动则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所以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D项正确;五四运动是由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爆的,没有长期准备,排除A项;“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仅指五四运动,排除B项;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
根据材料“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而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是因为广大工人阶级起来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可知,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是由广大民众的支持,由此可知,学者旨在说明政治革命需要广东人民群众的支持,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戊戌变法的主张,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辛亥革命的成果,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五四运动的性质,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和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B项正确;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是五四运动的结果,排除A项;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排除C项;五四运动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在中国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故排除ACD,B项正确。故选B项。
【点睛】
6.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我国近代史的开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现代史的开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后我国民主主义革命已开始,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7.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学生为先锋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在青年学生身上体现出的是他们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排除B项;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长征精神的内涵,排除AD项;保卫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属于抗美援朝精神,排除C项。故选B项。
8.D
【详解】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选项符合题意;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而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A选项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说法不准确,B选项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9.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其中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是辛亥革命所不曾有的姿态,故选B;A项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五四运动爆发时中国共产党尚未建立,排除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反帝反封建,不是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排除D。
10.C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学生、政府无动于衷——工人罢工、释放、免去了曹汝霖等人职务”可知,这说明,工人阶级的力量远大于学生,意味着工人阶级蕴含着巨大的力量,C项正确;青年学生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只是取得了初步胜利,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也没有北洋政权,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1.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新的革命斗争即新民主主义革命,D项正确;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以后的革命与资产阶级无关,排除A项;五四运动之前的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排除B项;社会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革命,也叫无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排除D项。
12.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使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C项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1)前一图片:第二次鸦片战争; 后一图片:戊戌变法(或者维新变法、百日维新都可给分);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戊戌变法虽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事件: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与材料三图片有关的事件分别是:袁世凯复辟帝制、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注意顺序)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两幅图分别反映了圆明园被烧毁,这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谭嗣同被处决时发生在戊戌变法(或者维新变法、百日维新都可给分)的相关历史事件;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深远的影响,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戊戌变法给中国带来深远的影响,虽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
根据材料“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段材料指的是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影响:八国联句侵华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深远的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
根据材料图片内容及所学知识可得第一幅图片当中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窃取革命果实,之后袁世凯复辟帝制;第二幅图片当中的《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五四运动中提出重要的口号是“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所以与材料三图片有关的事件分别是:袁世凯复辟帝制、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点睛】
14.(1)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伟大力量: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1)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随后直逼天津,威胁清政府,道光帝惊慌失措,以“办理不善”为名,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因此图1是鸦片战争;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因此,图2 是甲午中日战争;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因此图3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依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危亡,救亡图存,先后进行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两次努力都先后失败,因此材料二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依据材料“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可知,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伟大力量:依据材料“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可知,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依据材料“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可知,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影响:依据材料“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可知,这伟大力量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点睛】
15.(1)林则徐;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湾人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3)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力军,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4)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个人奋斗与集体奋斗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的认识价值等。
【详解】
(1)根据“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可知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根据“坚决反对割让台湾”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条约是《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台湾军民之所以坚决反对割让台湾是因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湾人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3)根据“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爱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可知材料三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力军,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指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个人奋斗与集体奋斗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的认识价值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