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选择题
1.晚清时期,最早带动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状元实业家是( )
A.张謇 B.荣氏兄弟 C.卢作孚 D.侯德榜
2.1912年开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发展的短暂春天,主要原因是( )
A.北洋政府提出“实业救国”
B.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C.清政府偿还战争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有爱国实业家张謇
3.在近代某个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主要原因是( )
A.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的驱动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鼓励实业法令
C.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外国商人纷纷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4.下图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曲线图,下列选项中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曲折艰难
B.民族工业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争的影响
C.一战后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D.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5.仔细观看下图,你能从中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 B.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C.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集中于沿海
6.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既有人身着长袍马褂,也有人西装革履,更多的是旗袍和中山装;街道边既有传统中餐饭馆、酒楼,也可以看到咖啡馆、西餐厅;有人称呼“先生”“女士”,也有人称“老爷”。这表明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是( )
A.坚持民主,提倡科学 B.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C.批判开放,拥护传统 D.贴近群众,弘扬经典
7.下图是一张老照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移风易俗中轰轰烈烈的场面。请你判断,这张老照片最早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8.准确表达历史史实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以下对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变化的描述,明显有误的是( )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鸦片战争后,资金多规模大,分布均衡,发展顺利
B.辛亥革命后,人们开始剪发辫,免跪拜等,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发生深刻变化
C.科举制度废除后,中国的近代新式教育制度逐渐发展起来
D.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新华书店,出版、发行进步刊物
9.近代史上,为授教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尝试了各种救国道路。十九世纪末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下列人物中,哪一位是实业救国的代表 ( )
A.孙中山 B.陈独秀 C.李鸿章 D.张謇
10.旗袍原来是满族妇女的基本服装,特点是袍身宽大,线条平直,下长至足……20世纪20年代,旗袍吸收欧美服装讲求适体和曲线美的优点,款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经过改良的旗袍,在上海出现后,很快便流行全国。材料中旗袍的演变体现( )
A.政治法令改变社会习俗 B.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
C.出现崇洋逐新的趋向 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1.仔细观察下图,你能从中获得的信息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集中于沿海
C.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1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和改建厂矿企业投资达2.3亿多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政治方面的推动因素是
A.民国政府的奖励性法令 B.企业家高涨的爱国热情
C.欧洲列强的经济打压 D.国内市场的需求刺激
13.如图所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由此可知,我国近代民族工业( )
A.总体上比较落后 B.资金少,规模小 C.地区分布不平衡 D.工业结构不合理
14.民国初年,北大教授辜鸿铭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
A.科举制度也能培养出新式人才 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时尚
C.留洋人员在这一时期社会地位非常高 D.近代中国社会逐渐走向开放
15.下图是毛泽东对近代史上两位人物的评价,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毛泽东
A.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B.都提出“求富”的口号
C.都提出了“实业教国”的口号 D.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页献
二、综合题
16.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的众人的策论已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三 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简表(部分)
时间 翻译书籍类型 书量和所占比例
20世纪以前 自然科学 437部,占75.3%
社会科学 80部,占13.9%
20世纪初 自然科学 164部,占19.6%
社会科学 327部,占60.9%
——据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图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列强的侵略给近代中国带来哪些变化?(不得照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17.步入近代,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孕育了许多新的因素,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
(1)上图中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是什么?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请将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照要求分类整理。
抗日战争时期创作:______解放战争时期创作:_______
(3)下面的上海史事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哪些领域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①上海南京路上穿旗袍和中山装的行人②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③上海创办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 ④上海创办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申报》⑤上海最早创办了新文化运动的刊物《青年杂志》⑥上海街道上行驶的有轨电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A项正确;BCD项都是实业家,但与“最早带动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状元实业家”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2.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战持续至1918年,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的压力大大减轻,因此获得了难得发展的机遇,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B项正确;1895年甲午战后,清末状元张謇等人提出“实业救国”,排除A项;1895年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偿还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排除C项;爱国实业家张謇的个人努力不是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因此,近代某个时期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的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C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民族工业刚刚起步,排除A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鼓励实业法令促进民族工业发展,出现发展实业的热潮,排除B项;甲午战后,外国商人纷纷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4.A
【详解】
根据“曲线图”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了民族工业萌芽;辛亥革命的成果,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队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实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没能得到很好的回复。由此可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是曲折艰难,故A项“理解”正确;BCD三项对“曲线图”理解不全面。故本题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是曲折艰难的,总体特征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整体比较落后,且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
5.B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得到发展,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增长幅度,而不是不平衡、发展原因、地理分布,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6.B
【详解】
依据“既有人身着长袍马褂,也有人西装革履,更多的是旗袍和中山装;街道边既有传统中餐饭馆、酒楼,也可以看到咖啡馆、西餐厅;有人称呼‘先生’‘女士’,也有人称‘老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近代社会生活新旧事物并存、新旧并呈,多元化发展,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坚持民主,提倡科学”,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批判开放,拥护传统”,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贴近群众,弘扬经典”,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剪辫子,这最有可能发生于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颁布移风易俗的法令,B项正确;洋务运动在清朝时期,不太可能出现,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运动晚于辛亥革命,排除CD项。故选B项。
8.A
【详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在华开矿办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A项描述错误,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后,人们开始剪发辫,免跪拜等,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发生深刻变化。B项描述正确,排除;科举制度废除后,中国的近代新式教育制度逐渐发展起来。C项描述正确,排除;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新华书店,出版、发行进步刊物。D项描述正确,排除。故选A项。
9.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D项正确;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以陈独秀为代表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排除B项;以李鸿章为代表的的洋务运动,提出自强和求富的口号,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0.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材料中的“旗袍吸收欧美服装讲求适体和曲线美的优点,款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可知,旗袍的演变体现了民国时期崇洋逐新的趋向,C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政治法令,排除A项;旗袍的演变是中西合璧,不是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1.D
【详解】
根据图片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集中于沿海”,排除AB项;“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2.A
【详解】
材料反映1912-1919年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是快速发展和繁荣。出现快速发展的政治方面的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建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A项正确;企业家高涨的爱国热情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政治方面的推动因素,排除B项;当时“一战”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C项;国内市场的需求刺激不是政治方面的因素,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3.D
【详解】
根据题干图片我国近代民族工业,1869年轻工业比占92%,而重工业只占8%;1919年,轻工业占比87%,而重工业只占1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发展方面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工业结构不合理,D项正确;图片中不能体现总体上比较落后,资金少,规模小,地区分布不平衡,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
根据“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可知,材料涉及到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度,A排除;中外通婚成为社会时尚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留洋人员在这一时期社会地位非常高,C排除。故此题选择D。
15.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之洞提倡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发展了我国的重工业;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发展了我国的轻工业,他们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D项正确;张謇不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排除A项;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思想,排除B项;张之洞等洋务派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6.(1)运动:洋务运动;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变化:影响了中国人的穿衣风格和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
(3)变化:20世纪以前,以自然科学为主,20世纪初,以社会科学为主;原因:洋务运动的失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民族危机加深;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
(1)
根据材料一“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可知与洋务运动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诉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因此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图御侮”,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
根据材料二,由“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可知影响了中国人的穿衣风格和生活方式;由“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可知影响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因此列强的侵略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变化,在于影响了中国人的穿衣风格和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
(3)
根据材料三“ 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简表(部分)”,可知20世纪以前,以自然科学为主,20世纪初,以社会科学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的变化的原因是因为19世纪末,洋务运动的失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民族危机加深;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等。
【点睛】
17.(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特点:曲折发展(艰难发展);水平落后;发展不平衡;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答出任何一点)
(2)抗日战争时期:①②
解放战争时期:③④
(3)领域:答案:交通通信;新闻出版;生活方式等。(答出任意一点)
原因: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西方先进文明成果传入;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近代社会政局的更替推动了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的变化;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中国人接受西方先进文化并进行创新等。(答出任意一点)
(1)
依据材料1913年——1919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黄金时代”,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了一个短暂发展的“春天”。依据图片民族工业发展的折线图可见,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艰难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民族工业总体水平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从地里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因此,发展不平衡;近代民族工业生长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明显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答出任何一点)
(2)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最强音;冼星海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因此,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有①②;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群众,创造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小说,因此,解放战争时期的作品有③④。
(3)
材料中①上海南京路上穿旗袍和中山装的行人反映了生活方式的变化;②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⑥上海街道上行驶的有轨电车反映了交通通信的变化;③上海创办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 ④上海创办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申报》⑤上海最早创办了新文化运动的刊物《青年杂志》反映了新闻出版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原因有,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西方先进文明成果传入;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近代社会政局的更替推动了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的变化;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中国人接受西方先进文化并进行创新等。(答出任意一点)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