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升起。从此开始全方位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东方大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非凡气派。这是令中国人民无比自豪的日子。这里的“日子”指( )
A.1945年10月25日 B.1970年10月25日
C.1971年10月25日 D.1972年10月25日
2.“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周恩来)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尼克松回忆录》)。尼克松“伸手”的主要原因是( )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认识到美国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必要性
C.说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D.主张建立和平相处的国际关系
3.1971年10月26日,毛泽东说:“马上就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派一个代表去,让‘乔老爷’(乔冠华)当团长。”此次“乔老爷”行程取得的成就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美建交
4.1978年12月,美国总统卡特发表谈话:中国人民是有才能的人民,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未来的岁月中只会越来越重要。下面选项中,印证了卡特预见的是( )
A.参加万隆会议
B.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C.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5.下图一组图片集中表明( )
A.中国成为经济发达国家 B.世界贸易实现完全自由化
C.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中国科技成就世界瞩目
6.2021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中说:“50年前的今天,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下列关于这次国际外交重大胜利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得到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 B.有力地动摇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C.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与期盼 D.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7.下图“1972年2月27日,招待尼克松总统的宴会”的史实反映了
A.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
B.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C.对中国外交和世界局势产生了积极影响
D.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8.1971年,第______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24 B.25 C.26 D.27
9.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为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额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 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0.下面大事年表最恰当的主题是( )
时间 事件
2001年 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APEC会议
2013年 中国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议召开
2014年 习近平同奥巴马在中南海会晤
2015年 习近平赶赴俄罗斯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
A.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B.睦邻友好的外交活动
C.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与大国强强联手的外交
11.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国的提案,成为联合国历史上著名的“2758号决议”,这一决议使联合国这一最大的国际组织真正名副其实。这一决议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12.从阐述“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倡导“一带一路”到共享疫情信息,这表明我国( )
①努力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④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外交的重大变化。从万隆会议到“一带一路”高峰会议召开,我国外交更加从容坚定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外交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B.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C.为适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 D.发展中国家成为决定力量
14.周恩来在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里“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的原因有( )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中日建交的影响 ③中美两国共同的需求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5.毛泽东明确指示说:“要去,为什么不去?马上组团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就是脱离群众了。”材料中的“马上组团去”是指( )
A.重返联合国 B.中日建交 C.中美关系缓和 D.与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其间,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完成三大改造),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技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高铁总里程达到2.9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4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栈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外交方面,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形成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国家综合因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年8月第1版
(1)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就其中一个方面的成就任意举出1例。
(2)根据材料一,说明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于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4)建国70年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发展生产力,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这是解决祖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问题以及港、澳恢复行使中国主权的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整个国家的主体,同时允许台湾、香港、澳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伟大构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有哪些?
(4)根据上述内容,你认为为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依据题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升起”可是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择C。
2.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因此尼克松“伸手”的主要原因是认识到美国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必要性。B项正确;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与美国不符,排除A项;说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主张建立和平相处的国际关系,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点睛】
3.C
【详解】
根据材料“1971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乔老爷’(乔冠华)……”及所学可知,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项正确;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排除B项;1979年中美建交,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
根据材料“中国人民是有才能的人民,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未来的岁月中只会越来越重要”可知,卡特认为中国在1978年的世界已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在之后的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在维护国际安全的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印证卡特的预言。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即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中国参加会议,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符合材料的时间要求。故排除A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了世界的肯定,但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无关。排除C项;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属于中国的内政,与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大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三张图片反映的都是中国倡议设立或参与的国际性组织,说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C项正确;题干图片没有涉及中国成为经济发达国家、世界贸易实现完全自由化、中国科技的信息,排除ABD项。故选C项。
6.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为了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支持,1971年10月25日,通过了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指的是这一提案是在大多数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的,A项正确;动摇两极格局的是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排除B项;中国重返联合国不可能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与期盼,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排除C项。多极化趋势出现在美苏冷战结束后,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告》,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对中国外交和世界局势产生了积极影响,故选C项;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是在1971年,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关系,故排除B项;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故排除D项。
8.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C项正确;由此可知,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第26届联大,因此,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9.B
【详解】
根据材料“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为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额为6020万美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是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B项正确;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应导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减少,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1978年12月底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元旦,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0.A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表格反映的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外交成就,故最恰当的主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外交,A项正确;故选A项。睦邻友好的外交活动、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与大国强强联手的外交均是我国新时期全方位外交的具体表现,排除BC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国的提案,成为联合国历史上著名的“2758号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项正确;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决策,排除B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C项;进入21世纪以后,习主席提出了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从阐述“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倡导“一带一路”到共享疫情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实力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彰显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努力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故①③④正确;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且题干信息未显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故②错误。综上故选A。
1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一个外交的基础,决定了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领导权、话语权。因此从万隆会议到“一带一路”高峰会议召开,我国外交更加从容坚定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B项正确;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不会争夺称霸,排除AC项;中国一个发中国家的变化不能说明发展中国家成为决定力量,排除D项。故选B项 。
14.A
【详解】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始,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包围、威胁的政策,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始,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原因是因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苏两国关系的破裂,中美两国共同的需求,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②中日建交在尼克松访华之后,排除含有②的A项;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的时间是1953年,与题干无关,排除含有④的C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符合题干毛主席的说法,A项正确;中日建交是1972年,排除B项;中美关系缓和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排除C项;与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6.(1)外交: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等。(其它任一方面成就也可)
(2)意义: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3)成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外交方面形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4)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详解】
(1)【考查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解题思路】第(1)题,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依据所学知识任举其中一个方面的成就即可。如外交: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由众多亚非独立国家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参加会议的大部分国家是新独立的国家,没有殖民国家参加,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挑拨一些国家攻击共产主义,在这种背景下,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得到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第(2)题,依据材料一信息“……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技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分析可知,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于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是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第(3)题,依据材料二“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概括可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据材料“高铁总里程达到2.9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4万千米,居世界第一。……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可归纳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据材料“外交方面,……放眼全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可知,形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据材料“国家综合因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概括出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第(4)题,依据所学可知,建国70年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发展生产力,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7.(1)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任答两点);
(2)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或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4)政权巩固;合理的政策和制度;国家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党的正确领导;祖国统一(任答一点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中国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代名词”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指的是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新中国的成立产生力深远的影响,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任答两点)。
(2)根据材料乔的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席联合国”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个指的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或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准则:根据所学知识可得,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根据材料“这是解决祖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问题以及港、澳恢复行使中国主权的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整个国家的主体,同时允许台湾、香港、澳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指的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4) 根据以上材料总结可得,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政权巩固;合理的政策和制度;国家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党的正确领导;祖国统一(任答一点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