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选择题
1.202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 )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②公车上书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④武昌起义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⑥《新青年》
A.②③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2.你知道下图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吗?
成功论: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失败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辛亥革命的里程碑意义是( )
A.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4.下列选项中,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②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清帝必须退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杰出人物引领历史发展。下列人物与史实搭配错误的是( )
A.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毛泽东——创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C.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6.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25年他临终遗言中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表述。他没有完成的任务应该是( )
A.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B.创办黄埔军校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7.甲午中日战争后,先进中国人感到没有政治体制的改革,徒然仿效西方的军弟技术、生产技术已不足恃。为此他们掀起
A.变法与革命运动 B.实业救国的浪潮 C.民主科学的思潮 D.工人与农民运动
8.下图所示约法具有怎样的性质?( )
A.农民阶级革命纲领 B.地主阶级改良纲领
C.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D.无产阶级革命纲领
9.1912年,《时报》发表文章《新陈代谢》,写到“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章反映了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D.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10.蔡元培撰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先生”指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11.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2.1913 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宋案”。这一事件发生于
A.民国元年 B.民国二年 C.民国三年 D.民国四年
13.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4.110年前,在政治博弈的中国版图上曾并立过两个首都。一个象征专制,一个代表革命;一个有人退位,一个有人就职;一个结束旧朝,一个颁布新法。这两个首都是
A.北京和武昌 B.广州和武昌 C.广州和瑞金 D.北京和南京
15.191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第二天,孙中山向全国颁发了《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1月13日,临时政府要求:新旧二历并存,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吉凶神宿一律删除。这些规定表明
A.近代社会风俗开始呈现中外融合特点 B.临时约法的颁行推动了社会风俗变迁
C.近代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科学性增强 D.南京临时政府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活动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孙中山
材料二: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走向,……从此宪法精神作为中国政治的最高精神和原则,成为近代政治制度的保障。
——刘庆楚《民族复兴史上的三大历史“飞跃”》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到的三样革命是对什么思想的解读?这个思想是他领导什么革命的指导思想?
(2)写出材料二中的“宪法”的名称及这部宪法肯定的制度和原则。
(3)用一句话高度评价孙中山。
17.社会习俗变迁是社会进步程度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辛亥革命达到了三个实质性成果,第一是剪辫,虽然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但毕竟大部分人剪了。第二是易帜,旗换了,黄龙旗换成了别的旗。第三就是改历,以前是农历,现在是阳历了,农历虽然还在用,双历并存。
--摘自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
(1)材料一是803班小华同学整理的有关中国近代史的表格,由于失误将表格中的人物和原因对应错误,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将每个人物和其对割辫子态度的原因进行正确对应,孙中山 ______ 袁世凯 ______ 康有为 ______ 。(在处填入序号即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三个实质性成果”的进步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下你对近代中国剪辫子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实现民主共和,孙中山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孙中山的影响下,武昌起义爆发,它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共和在表面上实现了,C项正确;公车上书是维新派,《新青年》是激进派,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C
【详解】
根据“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项正确;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排除A项;戊戌变法没有主张推翻清王朝统治,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3.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A项正确;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排除B项;戊戌变法运动,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排除C项;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懦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革命性质,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
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是要袁世凯远离他的老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清帝必须退位,目的是推翻封建帝制,不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排除④,排除BCD项。故选A项。
5.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不是封建制度,A人物与史实搭配错误,符合题意;BCD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6.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了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所以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的任务,A项正确;创建黄埔军校与辛亥革命无关,排除B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均是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排除CD项。故选A项。
7.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先进中国人感到没有政治体制的改革,徒然仿效西方的军事技术、生产技术已不足恃,为此,他们相继进行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是经济上的实业救国、思想上的民主科学、阶级力量上的工人与农民运动,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8.C
【详解】
图片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中华冥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排除ABD,C项正确。故选C项。
【点睛】
9.C
【详解】
依据题干“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请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反映了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消灭了帝制,实行总统制;剪辫子,废除缠足,实行鞠躬,废除跪拜礼,促进了社会习俗的变化。C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不是封建制度,A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到经济方面的,无法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排除;“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故选C。
10.D
【详解】
材料中“三民五权”指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五权”主张。“推翻数千年专制”指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出自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嘱。故材料的“先生”指孙中山,故D项正确;林则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领导了虎门销烟,排除A项;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并不主张推翻清王朝,排除B项;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但从根本上讲,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要想使革命成功,必须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D正确;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排除A;辛亥革命后“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但与题干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不符,排除B;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属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C。故选D。
12.B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并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公元纪年法转换为民国纪年法的方法是:民国纪年法年份=公元纪年法年份-1912+1。因此1913年为民国2年,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约法的反封建、反专制的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国共和政体的建立,故B符合题意;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两项是对B项的说明,故AC不合题意;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表述错误,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4.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10前指的是1912年,“一个有人退位,一个有人就职”指的是1912年2月清朝宣统皇帝宣布退位,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清政府的首都在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都是南京,D项正确武昌不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都,排除AB项;广州和瑞金分别是1925年成立的国民政府所在地和1931年冬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首都,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
材料反映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改用西方阳历,并且新旧二历并存,删除旧历中封建迷信内容,这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科学性,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南京临时政府在历法方面的改革,没有涉及社会风俗,排除A项;材料中的通电和要求不是临时约法,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南京临时政府删除了旧历中封建迷信的内容,没有涉及其他领域反对封建迷信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
16.(1)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或辛亥革命;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3)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1)
根据材料可知,“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是对民族主义的解读,“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是对民权主义的解读,“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是对民生主义的解读。民族、民权和民生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
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制定的宪法指的是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的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国民享有各种自由和权利,参议院形式立法权、总统行驶行政权,司法独立等。这些规定说明宪法肯定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的原则。
(3)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从孙中山创建革命团体、革命政党到领导辛亥革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及之后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等,说明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17.(1)孙中山②;袁世凯③;康有为①
(2)推翻了满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中国进一步学习西方融入世界。
(3)剪辫子反映了中国近代政治生活观念的变迁;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曲折;应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勇于革新。(任回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割辫子态度的原因是起义失败后,逃避清政府的追杀;表明同清政府决裂与革命的决心。袁世凯割辫子态度的原因是显示拥护共和,示好革命党人。康有为割辫子态度的原因是向西方学习革除陋习;为维新变法提供条件;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2)依旧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三个实质性成果”的进步意义体现在推翻了满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中国进一步学习西方融入世界。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下你对近代中国剪辫子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剪辫子反映了中国近代政治生活观念的变迁;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曲折;应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勇于革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