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6 08:5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00周年,下列关于中共二大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兴中会的成立 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中国国民党的成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五四运动后期,关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越来越多。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位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物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周恩来
4.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下列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是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D.光明前途、灯塔指引
5.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了
A.80周年华诞 B.90周年华诞 C.100周年华诞 D.120周年华诞
6.下图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 )
A.成为队伍庞大的革命政党 B.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C.确定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 D.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党组织
7.“一船红天下,力众跟党走”。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明确的最终奋斗目标是
A.推翻帝国主义 B.打倒北洋军阀
C.完成民主革命 D.实现共产主义
8.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促成这个高潮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俄国十月革命波及中国
B.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C.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D.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9.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牺牲的优秀共产党员,学习他们“不忘实心,牢记使命”优秀品质,能够入选的人物有( )
①李大钊 ②杨靖宇 ③左权 ④张自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著名作家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蒋介石政府所在地
③中共一大召开
④太平天国都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1.陈独秀认为,中共一大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材料中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B.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C.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1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的“他”是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干将;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A.李鸿章 B.李大钊 C.孙中山 D.陈独秀
13.如图游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其孕育的精神被称为
A.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 C.长征精神 D.延安精神
14.随着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工人阶级接受了先进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要求成立能领导本阶级斗争的政党。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直接推动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工人阶级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A.加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B.促使工人运动迎来新的高峰
C.顺应近代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D.推动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5.“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五四运动蓬勃发展 B.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C.全国工人运动高涨 D.中共一大胜利召开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涉及的运动名称是什么?阵地有哪些?
材料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2)材料二、图二中呈现的是五四运动,学生起了什么作用?材料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材料三: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3)材料三中“日出东方”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四: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是民主革命,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4)材料四中的革命纲领是在哪一次会议中制定的?如何评价这一纲领?
材料五: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2014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5)结合材料谈一谈在当下,我们怎样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精神。
17.中国近代的探索起先师从欧美,后来学习苏俄。先进的中国人通过不断地实践最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救国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变法图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1)根据材料一,“中国的失败”指中国在哪次战争中的失败 “公车上书”之后,他们“探索新的救国之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想破灭,伴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人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一变化促进了哪一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三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3)根据材料三“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请解释为什么说“黑暗依旧”?
(4)根据材料三“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5)从近代中国人民探索的历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C项正确;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了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等,排除AB项;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
1921年,毛泽东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在上海开幕,因受法租界巡捕的干扰,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轮上进行,最终完成了会议议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此精神也被称之为红船精神,D项正确;ABC项成立与“开天辟地”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3.B
【详解】
五四运动后期,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关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位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物是李大钊。B项正确;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不是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位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物,排除ACD项,故选B项。
4.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A项正确;B项反映的是遵义会议,排除B项;C项反映的是古田会议,排除C项;D项反映的是中共七大,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5.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2021-1921=100周年,C项正确;80周年华诞 、90周年华诞 、 120周年华诞与题干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6.B
【详解】
为了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了一批通俗的专门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如《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等,说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建立,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排除C项;图中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不能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党组织,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7.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共产党诞生之初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D项正确;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AC项;国民革命时期打倒北洋军阀,排除B项。故选D项。
8.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再结合题干材料“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可知,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促成工人运动高潮的形成,D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但不是第一次工人运动出现高潮的直接原因,A项错误;工人力量壮大不是工人运动高潮出现的直接原因,B项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与1924年,时间与第一次工人运的高潮不符,C项错误。故选D项。
9.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杨靖宇于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左权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故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张自忠是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是抗日名将、民族英雄,但不是共产党员,④错误,故B、C、D项排除。
10.B
【详解】
依据题干“南京”地点信息,结合所学可知,①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符合题意;②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符合题意; ③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不符合题意;④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①②④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1.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C项正确;ABD项都是中共一大的内容,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12.D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干将、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可知,此内容反映的人物是陈独秀,故D符合题意;李鸿章、孙中山与题干无关,故AC不合题意;李大钊没有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故B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3.B
【详解】
考查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依据题干“游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结合所学知识,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游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其精神被称为红船精神,B符合题意;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创造的五四精神。A不符合题意;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C不符合题意;延安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因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故名。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C
【详解】
【考查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工人阶级接受了先进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要求成立能领导本阶级斗争的政党”可知,工人希望有一个能够领导本阶级进行斗争的政党。由“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工人阶级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故选C。
15.D
【详解】
依据题干的“鲜红的党旗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五四运动,A排除;中共二大提出党的最低纲领,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全国工人运动高涨,C排除。故选择D。
16.(1)新文化运动;《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2)主力军的作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
(3)“日出东方”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中共二大,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5)言之有理即可。
(1)
根据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新文化运动,陈独秀首先提出“德先生”、“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
(3)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出东方”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5)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7.(1)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2)西方模式到俄国模式;马克思主义。
(3)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实行独裁专制统治。
(4)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5)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坚持党的领导。
(1)
根据材料可知,“公车上书”发生的背景是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发展之本主义。“新的救国之道”是相对于洋务派单纯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而言的,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法图强的戊戌变法运动。
(2)
根据材料二可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说明国人原来学习的是西方模式;“伴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说明国人开始认同俄国模式,即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促使国人认知上的变化的原因一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想破灭”,二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兴起”。在对西方模式认同的破灭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国人看到了希望,中国人开始学习苏俄的成功经验。
(3)
根据所学可知,“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的是1911你10月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统治被推翻,封建帝制终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黑暗依旧”指的是辛亥革命的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上台后逐步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并企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版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所以说是黑暗依旧。
(4)
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年份,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党的诞生有重大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开天辟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5)
根据所学可知,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可知,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