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6 06:4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15.1 两种电荷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图示的四种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金属勺
B. 瓷碗
C. 塑料壳
D. 木铲
2.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B.部分导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超导体
C.塑料、陶瓷、大地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
D.空气、铜块、海水通常情况下都是导体
3.以下几组材料或物品中,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
A.橡胶、玻璃、空气 B.玻璃、大地、干木材
C.人体、塑料、石墨 D.食盐水溶液、铁丝、水
4.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迅速张开。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玻璃棒带电 B.不能说明玻璃棒是否带电
C.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的电荷消失了 D.两片金属箔片带上了异种电荷
5.关于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C.带正电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自由电荷很少
6.小伟妈妈做饭时,不小心把胡椒粉洒在粗粒盐上。小伟急中生智,拿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勺子上,成功将胡椒粉和粗粒盐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为它带了电
B.若塑料小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
C.塑料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塑料小勺摩擦毛料布带了电,说明小勺是导体
7.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两个轻质泡沫球靠近时能相互吸引,则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
C.运输汽油的油罐车通常在地上拖一根铁链,为了防止静电危害
D.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得到电子带上了正电
8.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 B.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
C.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 D.只能摩擦带电,不能接触带电
9.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
B.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
D.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
10.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在这个过程中描述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都带上了正电荷
C.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失去了电子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时,正电荷从金属球转移到橡胶棒上
11.如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
A.物件一定带负电
B.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
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涂料小液滴喷向物件是因为分子热运动
12.如图所示,小朋友从湾道型的塑料滑梯上匀速下滑,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现象。关于下滑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电荷
B.小朋友的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竖起的头发丝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D.形成“怒发冲冠”现象原理和验电器原理相同
二、填空题
13.晓明取两个相同的不带电验电器A和B,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如图所示,A的金属箔张开是由于两箔片带_____电荷,相互排斥。如图2所示,拿带绝缘柄的铜棒把A和B连接起来,A的金属籍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张开,此过程正电荷______(选填“由A定向移动到B”、“由B定向移动到A”或“不发生定向移动”)。
14.秋天,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会吸起碎纸片,这是_______现象;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_______电。
15.A、B、C、D四个带电小球,将它们靠近时,A排斥C,B吸引D,C排斥D,已知D带正电,则A带_______电,B带_______电,C带_______电。
16.冬季空气非常干燥,汽车在长途行驶过程中,车身与空气摩擦带上电荷,汽车上会吸附很多灰尘,是因为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为了避免人触摸车门时因放电带来的不适感,通常会在车尾安装一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橡胶条”(如图所示),该“橡胶条”是___________体。
三、综合题
17.综合考虑下表各方面因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金属 全球年产量104t 密度103kg/m3 熔点℃ 导热性能1为最强,9为最弱 导电性能1为最强,9为最弱 市场价格大约元/t
铝 15000 2.7 660 4 4 16000
铜 8000 8.9 1083 2 2 17700
金 2 19.3 1063 3 3 88000000
钢铁 301430 7.9 1540 8 7 2200
铅 3000 11.3 327 9 9 4900
镍 800 8.9 1453 7 6 103000
银 8 10.5 961 1 1 1365000
(1)哪两种金属导电性更好?你认为导电性好的金属中,哪种更适宜做导线?为什么?
(2)通过综合分析上表的各项指标,请写出所发现的一条规律
18.小明同学家买了一辆崭新的汽车,部分相关参数配置如表所示.
参数
车身质量 油箱容积 理论油耗
全车长度 车身宽度 车身高度
(1)经过加油站时,小明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加油站规定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不能穿化纤布料做的衣服,这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摩擦_________________,存在火灾隐患.
(2)2012年3月,发改委对汽油价格进行了微小调整.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密度会____________(“变大”或“变小”),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汽油的价格应____________(“上调”或“下调”).
(3)如果他家的汽车正常行驶(,汽油的密度为).则查阅上表中的参数可知,理论情况下该车行驶所消耗的汽油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19.“页岩气”是指附存于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其中甲烷的含量为,是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居民燃气、城市供热、发电、汽车燃料和化工生产等,用途广泛。我国“页岩气”可采储量大,正在大力发展开采技术。“页岩气”生产过程中一般无需排水,生产周期长,一般为30年年,勘探开发成功率高,具有较高的工业经济价值。,甲烷的热值取
(1)“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日常生活中常对天然气采用的______方式液化成液态后储存在罐中。运输天然气的罐车常常连接一根铁链接地,这样可以将运输过程因摩擦起电而使罐体带上的正电中和掉,防止火灾发生。摩擦起电过程中罐体是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中和过程中,其电流方向是______(选填“罐体到大地”或“大地到罐体”);
(3)若“页岩气”中甲烷占,则的“页岩气”中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至多可以将质量为______ kg温度为的水加热至沸腾。
20.静电
所谓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接地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当我们活动时,身体、衣物会和地面、空气等产生摩擦,使电子在它们之间发生转移,从而使身体带电。
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如,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放电视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静电的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如,在手术台上,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会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当然,当人体长期处于静电的辐射下时,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躁、胸闷等不适症状,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静电这一隐蔽的捣蛋鬼。只要摸透了它的脾气,扬长避短,也能让它为人类服务。比如,静电印花、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和静电分选技术等,已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静电也开始在淡化海水,喷洒农药、人工降雨、低温冷冻等许多方面大显身手,甚至在宇宙飞船上也安装有静电加料器等静电装置。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___________。
(2)简单总结静电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静电利用的实例 ___________。
(4)细心你大概会发现:油罐车的尾部拖一条铁链,潮湿的天气里不容易做好静电实验。请选择其中一个现象加以解释。 ___________。
(5)给出日常生活中防止消除静电的办法,写出至少两个 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的装置,是课外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一台静电发动机。他们将两个塑料杯的外面都包裹一层铝箔,将两个杯子套在一起并在外面再套一个塑料杯,制作成简易电容杯。再将一个塑料杯周围均匀的贴上铝箔条,用笔尖在塑料杯顶端顶出个凹坑,制成转杯。用笔将转杯支撑在底座上,然后将电容杯中接出的一个铝箔条与转杯一侧的铝箔条接触,用塑料吸管做支架,固定一个铝箔条并使其与转杯的另一侧接触。静电发动机就制作完成,同学们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将橡胶棒接触电容杯的铝箔,重复几次后,便观察到转杯转动了起来。
(1)为了实验现象明显,支架和底座的材料都应选择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其带________电,用橡胶棒接触电容杯的铝箔,可将电荷传到转杯的铝箔细条片上,由于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在_________的作用下,转杯就旋转了起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金属勺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符合题意;
B.瓷碗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塑料壳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C不符合题意;
D.木铲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
A.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不能用能、不能区分,故A错误。
B.部分导体在一定条件下,例如达到某一温度时,电阻趋近于0,即变为超导体,故B正确。
C.塑料、陶瓷、大地中,通常情况下,大地容易导电,属于导体,塑料和陶瓷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C错误。
D.空气、铜块、海水中,通常情况下,铜块、海水容易导电,属于导体,空气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
A.橡胶、玻璃、空气都是绝缘体,选项A符合题意;
B.玻璃、干木材是绝缘体,大地是导体,B项不合题意;
C.人体、石墨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C项不合题意;
D.食盐水溶液、铁丝、水是导体,D项不合题意.
4.A
【详解】
玻璃不是导体,金属箔片张开,说明两片金属片带同种电荷,电荷的来源不是玻璃上的电荷传到金属箔片上的,因为玻璃不是导体不导电,电荷来源是金属箔片与玻璃之间的静电作用,玻璃上带正电,小球和金属箔片的组合中,负电荷流向小球,正电荷流向箔片,两片金属箔片都带有正电荷,因此张开。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
A.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发生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故B错误;
C.带正电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C错误;
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而不是没有电荷,故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
A.塑料勺经过摩擦带了电,带电体吸引胡椒粉这样的轻小物体,故A正确;
B.若塑料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得到电子,故B错误;
C.塑料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电荷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
D.摩擦起电不能说明物体是导体,塑料小勺是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A。
7.C
【详解】
A.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错误;
B.两个轻质泡沫球靠近时能相互吸引,它们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故B错误;
C.运输汽油的油罐车通常在地上拖一根铁链,是为了把油和桶摩擦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这样能够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故C正确;
D.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得到电子带上了负电,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
试题分析: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导体和绝缘体都能摩擦带电,都能接触带电.
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是能得失电子,和其它物体摩擦,可以带电.不符合题意.
B、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线,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干木材变成湿木材,绝缘体就变成导体了.不符合题意.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和其它物体摩擦能得失电子,能带电.符合题意.
D、绝缘体能摩擦带电,也能接触带电.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导体;绝缘体.
点评:导体和绝缘体有异同点:
相同点:都能摩擦带电,都能接触带电.都是很好的电工材料.
不同点: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9.B
【详解】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毛皮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A错误;
B. 摩擦过程中毛皮失去电子而橡胶棒得到电子,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故B正确;
C.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橡胶棒有多余电子;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由橡胶棒向验电器转移,两箔片带了负电荷,故C错误;
D. 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球上与两箔片上的都带了负电荷,电荷电性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
AB.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金属球,电子经金属球金属杆到达金属箔片,金属箔片因为带负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一定角度,故A正确,B错误;
C.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毛皮失去电子,橡胶棒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C错误;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时,是电子从金属球转移到橡胶棒上,故D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
A.物体可以带正电也可以带负电,也可以不带电,故A不符合题意;
BC.小液体之间相互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液滴不是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2.D
【详解】
A.摩擦起电并不是产生了新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故A错误;
B.小朋友从弯道型的塑料滑梯上匀速下滑,其质量和速度均不变,则动能不变,但高度减小,其重力势能减小;因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所以小朋友的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
C.小朋友在下滑的过程中,头发与塑料滑梯摩擦使小朋友的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会出现了“怒发冲冠”现象,故C错误;
D.形成“怒发冲冠”现象原理和验电器原理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3. 同种 不发生定向移动
【详解】
[1]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当其去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电子从金属箔片出发流向金属球、玻璃棒,这样金属箔片就带上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拿带绝缘柄的铜棒把A和B连接起来,A的金属籍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张开,由于在金属中能够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正电荷不移动。
14. 摩擦起电 负
【详解】
[1]在头发上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可以吸起碎纸片,是因为梳子摩擦起电,而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造成的。
[2] 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梳子带负电。
15. 正 负 正
【详解】
[1][2][3]由题意知,D带正电,A、C及C、D相互排斥,所以A和C带正电,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B、D相互吸引,所以B带负电,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6. 吸引轻小物体 导
【详解】
[1]汽车上会吸附很多灰尘,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 该“橡胶条”是导体,将电荷转移到大地,这样就避免人触摸车门时因放电带来的不适感。
17.(1)银和铜。铜更适宜作导线。因为铜的年产量高,价格便宜;(2)导热性能强的其导电性也强。
做这种类型的题关键是要看懂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详解】
(1)由表中数据可知:银、铜的导电性能最好。适宜做导线,因为银产量低,价格高;铜产量高,价格低,所以选铜做导线材料。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规律:导热性能好的导电性能强(合理即可)。
18.(1)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起电;(2)变小;下调;(3)4.26
【详解】
试题分析:(1)能闻到汽油味是由于汽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这种现象收扩散;化纤布料的衣服在摩擦时容易产生静电,可能会引起火灾;(2)温度升高时,汽油的体积变大,而质量不变,所以密度会变小;所以在质量相同时,其体积会变大,而汽油是按体积来计算的,所以应下调价格;(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车行驶100km 所消耗的汽油的体积为6L=6×10-3m3,所以消耗的汽油的质量是m=ρV=0.7×103kg/m3×6×10-3m3=4.2kg.
考点:分子动理论;质量和密度
19. 甲烷 压缩体积 失去 罐体到大地 50
【详解】
(1)[1]根据题意,“页岩气”是指附存于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其中甲烷的含量为,故可知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2]使气体液体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日常生活中常对天然气采用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成液态后储存在罐中。
[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已知摩擦起电过程中罐体带上的是正电,说明罐体失去了电子。
[4]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已知罐体带正电,中和过程中,电子从大地到罐体,所以电流方向是罐体到大地。
(3)[5]的页岩气包含的甲烷为
V=
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水吸收的热量与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相等,根据得水的质量为
20. 衣物和身体摩擦时会产生放电现象 静电现象产生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静电除尘 油罐车的尾部拖一条铁链,可以把电荷引入大地,避免静电积累 ①印染车间里保持适当的湿度;②加油站的除静电按钮
【详解】
(1)[1]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当我们活动时,身体、衣物会和地面、空气等产生摩擦,使电子在它们之间发生转移,从而使身体带电;
(2)[2]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的过程中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所以静电现象产生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3)[3]静电印花、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和静电分选技术等,已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4)[4]油罐车的尾部拖一条铁链,可以把电荷引入大地,避免静电积累;
(5)[5]①印染车间里保持适当的湿度,是为了防止静电荷积累而造成危害;②加油站的除静电按钮,是为了防止静电引起火灾。
21. 绝缘体 负 排斥 排斥力
【详解】
(1)[1]为了防止铝箔上的电荷转移到支架和底座上,所以支架和底座的材料都应选择绝缘体。
(2)[2][3][4]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橡胶棒接触电容杯的铝箔,橡胶棒的电荷传到转杯的铝箔细条片上,此时铝箔细条片和橡胶棒带有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在排斥力的作用下,转杯就旋转了起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