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1节 《力》导学案
课题:《力》课型:_____新授___课时:__1个课时______
授课人:田熙明 授课时间: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认识力的概念。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3、会画力的示意图。重点、难点:1、 力的概念的理解。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教学过程:一、力的概念的初步建立物理学中力的含义:同学回忆日常生活中的几个产生力的现象回答以下问题(填写)1.人拉车: 对 施加了力。 2.压路机压路: 对 施加了力3.人提水桶: 对 施加了力 4.人推桌子: 对 施加了力分析归纳:①力是 对 的作用②产生力必须有 个物体。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了: ③施加力的物体叫 ,受到力的物体叫 。(学生小组讨论归纳)学生练习: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用羽毛球拍击球时,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2.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过程,磁铁对铁钉有 力。是否必须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答:-______________是否必须有两个物体?答: 二、力的作用效果教师演示实验:物体受力后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弹簧受拉力后会 ,受到压力后会 。如图甲,在小球运动的正前方放置一个磁铁,小球运动的速度将 ,如图乙,将磁铁放置在侧面,小球通过的路线是 ,运动的方向将 ,综合上述现象可知,物体受力后 或 将发生改变, 这叫力的作用效果。(观察理解)训练:1.下列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手对气球的压力C人揉面团的力 D脚对足球的踢力2.下列几个力中,用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A用力弯折钢尺,使尺变弯 B用手将篮球投出C用力推桌子 D马拉车三、力的三要素1.用力投球时,用力越 ,球飞的越远。这说明力的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用力向前推车,车向前走,向后推车,车向后走,这说明力的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两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的远近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那次更容易推开?(体会回答)答: 。这说明力的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归纳:1.力的 、 、 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习惯上把力的 、 、 叫力的三要素。2.力的单位是 ,符号是 ,手拿一代方便面的力大约是 N。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N训练:1.小亮学习了力的知识后想利用自己的足球探究有关力的问题,于是他做了几个实验,请你帮他填上结论:实验方法和现象实验结论1用脚踩足球足球变扁2用脚踢足球,足球飞出后撞到门柱被弹回3用力越大足球踢得越远4用力向前踢足球向前飞,用力倒勾足球向后飞5踢足球的正中,足球水平飞,擦边踢,足球旋转飞出四、力的示意图为了形象地表示力的三要素,物理学上用力的示意图法画法:1.确定力的作用点(没有说明时,一般画在几何中心)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明力的大小。训练:1.小明用F=1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小车。2.用F=5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提水桶时,会感到手也受到水桶向下的拉力,可见,不但手对水桶施力,水桶对手也施加了力。想想做做:1、小车将______________2、女孩向右推墙的同时也受到墙向 的推力而后退。3、由上述实验可得: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课堂训练1、力是 的作用。一吊灯用绳吊在天花板上,天花板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2.穿旱冰鞋的小孩用力向前推墙,小孩向 运动,人受力的施力物体是 ;施力 物体同时一定也是 。2、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 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3、说明下列各力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手提书包的“提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2)降落伞在降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4、关于力的说法,下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地球吸引空气,空气也吸引地球C.推土机推土时,只有推土机对土有力作用,土不会有推力作用于推土机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如图12.4-1物体A放在地面上,用100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动它,请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6、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收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水桶 C、绳子 D、手7、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车 B.在盘山公路上减速运动的小车C.腾空而起的火箭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
第七章第2节 弹力导学案
课题:弹力课型:_____新授___课时:__1个课时______
授课人:田熙明 授课时间: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形变,物体形变时能产生力及力的单位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3.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原理2.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3.通过实验操作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学习过程】一、弹力:活动一 学生分组做下面的实验a.压、拉弹簧b. 手捏橡皮泥 c. 手拉橡皮筋d.手弯金属丝;回答 (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用力改变了物体的____________。(3)根据它们的不同特征分为两类:________分为一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受力时_________,不受力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一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受力时_________,不受力时_______________。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塑性活动二 手拉弹簧、手拉橡皮筋时手有什么感觉呢?这说明了什么呢?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弹力思考: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会有弹力产生?说一说你知道的日常生活中有弹力的例子二、弹簧测力计活动三1. 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构造: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2. 体验:用手拉秤钩,使指针指到1N、3N、5N,感受一下1N、 3N、 5N的力有多大.思考弹簧测力计制造原理: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 ,使用时不能超过它的 。(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了解刻度值的大小。(3)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 ___ ,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 。三、课后提升(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进行检查)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旬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2.关于弹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弹性物体只要有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B.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一定产生弹力
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用这个测力计测出一个力是4N,则该力的大小实际是( )A、大于4N B、等于4N C、小于4N D、无法确定4.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_______的大小的工具,它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5.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1)测量前要了解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___,要明确____________,还必须要_________。(2)在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___________方向一致。(3)读数时,眼睛观察指针的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记录结果时,既要记录_______________,还要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6.观察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请你回答: (1)图中的字母“N”表示_____________。(2)图中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3)如果用这个弹簧测力计去测量10N的力,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4)如果用4.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在图中画出指针的位置。 7、 某弹簧测力计受力50 N时,弹簧伸长2 cm,若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1 cm,则弹簧测力计受力大小是( )A.50 N B.25 N C.100 N D.0 N8、甲、乙两同学各用20 N的水平拉力拉同一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40 N B.10 N C.20 N D.0 N9、两人同时用4 N的力拉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若将此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 N的拉它,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10、几个同学用同一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A.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B.手臂长的人所用拉力大C.体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11.某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处在0.2 N处,没来得及调零就用它进行测量了.如果读数是2.5 N,则所测力的实际大小为( )A.2.5 N B.2.3 NC.2.7 N D.无法判断 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
第七章第3节 《重力》导学案
课题:《重力》课型:_____新授___课时:__1个课时______
授课人:田熙明 授课时间: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理解g的含义 3、能利用G=mg计算 4、知道重力的方向及应用重点、难点:理解g的含义,能利用G=mg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为什么会从高处流向低处呢,向空中撒开的鱼网要飘落到水中,向空中抛岀石块,最终也会落向地面……通过对《重力》的学习,我们就可解释清楚了。二:自学感知: (一)、重力1、重力是指由于__ ___ 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因此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二)、重力的大小1、实验探究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质量m/Kg重力G/N在下面的空白处绘制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结论: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越 ,重力跟质量成 比,比值为 。在这里,重力用 表示,质量用 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用 ;则重力与质量关系式表示为 g=9.8N/Kg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在粗略计算时,g=10N/Kg例题:质量为0.25kg的木块,受到的重力为多少N?一个人受到的重力为450N,那么,他的质量为多少千克?g=10N/Kg学生练习:1、关于G=m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表示m与G成正比 B它表示G与g成正比 C它表示g与m成反比 D它表示G与m成正比 2、质量是50千克的中学生受到的重力是多少?3、一个重4900N的木块,它的质量是多大?(三)、重力的方向一切物体如果没有支撑,最终会落向地面,这说明重力的方向总是 __________的,既重力的方向总是与 方向垂直。施工中要把墙垒得笔直工人用重锤线来检查。重锤线是利用了 原理制成的。不管物体运动轨迹如何重力方向不变。你怎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对于整个物体而言,重力作用我们认为集中在物体的一个点上,我们称这个点为 。规则物体的中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不规则的物体大致在它质量分布中心。训练: 1、画出地面上重10N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画出静止在斜面上重20N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3、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受到5N的重力的示意图。 想想议议:中提到的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下去,因为 很低,物体越 。达标测试1、重力是由于________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的.2、g=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重力在物体上的____ ___叫重心,均匀棒的中心在棒的___ __4、重1960N的物体,它的质量是_________ Kg,质量是5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______ N.5、13升汽油的质量是_________ Kg,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 N(ρ汽油=0.7*103kg/m3)6、下面计算质量为10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正确算式是( )A、G=mg=10×9.8=9.8N B、G=mg=10Kg×9.8N=9.8NC、G=mg=10Kg×9.8N/Kg=9.8N D、G=mg=10×9.8N/Kg=9.8N 7、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大约是( )A.5 N B.50 N C.500 N D.0.5 N8、运动会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将足球踢飞,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足球受到的力是( )A.脚的力 B.重力C.脚的力和重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9、建设中的洋浦跨海大桥全长3.3 km,汽车行驶速度按 80 km/h 设计,则该桥建成后(1)假设允许行人上桥,请你估算:如果你按正常速度1 m/s走完该桥需要多长时间.(2)若桥头上有如图13-2-6所示的限制载重总质量标志牌,请你通过计算说明重为4×10 5 N的大货车是否超过此桥的限载标准(取g=10 N/kg). 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