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6 09:5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展现了林则徐的家国情怀。林则徐忠心报国的事件是( )
A.黄海激战 B.虎门销烟 C.东北易帜 D.护国运动
2.“爱生命,不吸毒”是2017年6月26日世界禁毒日的宣传语,与世界禁毒日”设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义和团运动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3.英国对外大臣巴麦尊曾说,“要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保证将来贸易的安全”。英国国会经过讨论后,发起了鸦片战争。可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要求赔偿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B.以武力打开与中国贸易的大门
C.割占中国领土 D.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4.“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且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英国统治集团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打开外国的大门。”英国发动的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有历史材料称:“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推翻旧政治体制 B.发展资本主义 C.反侵略反封建 D.推进新文化运动
6.下表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输华商品总值(英镑)
1837年 90多万
1843年 145.6万
1845年 239.4万
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
7.《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以下最能体现“大变局”的是
A.中国开始遭受外来侵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民众开始觉醒
8.《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以下能佐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殖民者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B.列强取得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的特权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列强扶植地方军,形成割据状态
9.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是因为( )
A.英国极力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B.中国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经济、军事落后 D.林则徐禁烟运动激怒了英国人
10.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而且,条款中的协定关税是我们近代以来不平等条约的核心之一。材料描述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福州临近中国优质红茶的产地武夷山,近代是作为列强的原料榨取地而开港的。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虎门条约》
12.鸦片战争爆发后,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抵抗。其中,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是( )
①林则徐 ②琦善 ③关天培 ④陈化成 ⑤赵登禹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13.下列表格是1843年前后我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表,导致表格中的税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货物 单位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担 24.19% 5.56%
棉纱 担 13.38% 5.56%
头等白洋布 担 9.93% 6.95%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公使进京
14.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据此,中国近代历史的“切入”点应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将烟土切碎抛入石池,泡以盐卤,烂以石灰,统俟戮化成渣,于退潮时,送出大海。”材料中反映一个事件,当时的皇帝是( )
A.乾隆帝 B.道光帝 C.咸丰帝 D.光绪帝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年份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数量(箱) 4000 7889 12576 20331 35445 40200
材料二: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
材料三: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中国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鸦片的输入,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一战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理由。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流毒,为害甚巨)
材料一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虎门禁烟,扬眉吐气)
材料二
(战火燃起,国门洞开)
材料三 据《广州百年大事》记载:“1842年8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英商货物税须经双方协商。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外国人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
(铭记历史,提升认识)
材料四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谁?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位“领导者”?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B项正确;黄海激战,与甲午战争相关,排除A项;1928年底,其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排除C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的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为了纪念虎门销烟,设立6月26日为世界禁毒日,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武昌起义和南昌起义都与禁毒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3.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要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保证将来贸易的安全”可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以武力打开与中国贸易的大门,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要求赔偿鸦片被销毁的损失,排除A项;割占中国领土和获得大量战争赔款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的内容,排除CD项。故选B项。
4.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的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
解决本题的同时注意归纳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5.C
【详解】
根据材料“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可知,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C项正确;推翻旧政治体制概括不全面,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发展资本主义,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新文化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
根据图表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爆发鸦片战争,从表格数据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上升,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的协定,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C项正确;“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都与《南京条约》的内容相关,但不是导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上升的主要原因,排除AB项;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择C项。
【点睛】
7.C
【详解】
依据“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和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由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因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项正确;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就曾经遭受外来侵略,如倭寇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荷兰窃取我国宝岛台湾,排除A项;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影响,排除B项;中国民众开始普遍觉醒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打破了“天朝上国”的美梦。不平等条约体系代替了“朝贡”体系,A正确;BCD三项都不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与“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的论述不符,排除。故选A。
9.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世界各地;而工厂所需要的原料也要来自世界各地。为获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对外积极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故A项正确;中国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经济、军事落后,不是根本原因,不是鸦片战争“不可避免”的理由,故排除BC项;林则徐禁烟运动激怒了英国人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五口通商”指的是《南京条约》中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是指《南京条约》中规定的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商确定,A项正确;《天津条约》中开放了十处通商口岸,排除B项;《马关条约》中增开四处通商口岸,排除C项;《辛丑条约》中无上述规定,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B项正确;《望厦条约》、《北京条约》、《虎门条约》签订时,福州已经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
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陈化成鸦片战争爆发时任福建水师提督,后改任江南提督,在鸦片战争时期保卫吴淞,与英军力战,英勇牺牲殉国。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关天培率军奋起抵抗,他亲自点燃火炮轰击敌人。当英军拥上炮台时,他又拔刀与敌人搏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①林则徐不是在鸦片战争中牺牲的,②琦善是投降派,赵登禹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①②⑤不符合题意,排除A、B和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43年前后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即协定关税,C项正确;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均与关税税率变化无关,排除AB项;公使进京是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内容,且也与关税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
材料提到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要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以此来看,结合所学知识,这是“鸦片战争”,自此,中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中国人民开始反抗外来侵略,促进了民族发貌,故A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不属于“受的屈辱和侵略”,B不符合题意;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在鸦片战争之后,故C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公元1900年5月,在鸦片战争之后,故D不符合题意。
15.B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指的是1839年的林则徐虎门销烟,林则徐曾向道光皇帝上书,痛陈鸦片危害,力主禁烟,B项正确;乾隆帝是清朝中期的皇帝,排除A项;咸丰帝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皇帝,排除C项;光绪帝是戊戌变法前后的皇帝,排除D项。故选B项。
16.(1)导致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清政府的财政;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鸦片战争。它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鸦片的输入,对中国的危害是导致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清政府的财政;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鸦片会使吸食者上瘾,危害中国人民的健康,使很多人家破人亡。
(2)材料二中,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十块大型浮雕的第一块浮雕是《虎门销烟》,表现的是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广东虎门销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一声令下,二百多万斤鸦片被投进了销烟池。顷刻间,池水沸腾,烟土销化。结合图片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虎门销烟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是: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根据材料三中的“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中国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可得出“材料三中的“这场战争”是指鸦片战争”,因为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17.(1)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生活上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虎门销烟。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领土主权的完整;赔款2100万元,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答案必须是内容和影响互相对应)
(4)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详解】
(1)根据材料“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包括经济上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生活上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面对鸦片走私,林则徐受命担任钦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
(2)材料反映的是虎门销烟,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林则徐,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3)根据材料“据《广州百年大事》记载:‘1842年8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英商货物税须经双方协商。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外国人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领土主权的完整;赔款2100万元,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根据材料“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而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