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表现尤为突出的战役是
A.长江北岸战役 B.万家岭战役 C.大别山战役 D.淞沪会战
2.下列对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史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C.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D.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3.2020年中国大片《八佰》 ,描绘了1937年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某次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这次会战是
A.太原会战 B.徐州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淞沪会战
4.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是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的结果 D.使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5.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对历史进行合理的解释。下列事件与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影响
A 九一八事变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 七七事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C 武汉会战 宣告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破灭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A.A B.B C.C D.D
6.1938年初,抗日战争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东北早已沦陷,华北、山东相继沦陷,上海、南京相继失守,华中门户大开,武汉危在旦夕。这里介绍的是( )
A.武汉会战的过程
B.武汉会战的背景
C.武汉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D.武汉会战是中国军队1938年最重大的任务
7.日军参谋本部情报部认为,只要攻占武汉,就能支配中国:只要控制了武汉,就可以把蒋政权逐出中原。而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同样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材料所述的会战(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8.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具有国际积极影响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长沙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9.李宗仁将军曾说:“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他践行“抗日救国”的突出表现是
A.台儿庄战役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卢沟桥事变
10.下列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与意义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平型关大捷——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B.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D.武汉会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1.据记载:某战役虽制空权、制海权操之于敌……然我军悉能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相抗,其视死如归之精神可歌可泣。这场战役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征服中国之迷梦。该战役( )
A.揭开了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规模的胜利
C.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中国军人顽强抵抗鼓舞全国抗战
12.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殷所认为不能保持日之地,彼等竞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泰晤士报》认为
A.中国军队军械十分充分 B.此次会战对华无足轻重
C.作战的双方均损失惨重 D.军备强大的日军未失败
二、综合题
13.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世纪中期,面对英国疯狂的鸦片走私,清政府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并将收缴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全部销毁。请说明:虎门销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19世纪70年代,面对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和沙俄对新疆的侵略,清政府任命谁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成功收复新疆 随后,清政府又采取哪一措施,以强化对新疆的有效管辖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日本的疯狂侵华,中华民族掀起全民族抗战。1938年3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什么战役中歼灭日军1万多,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胜仗;1940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共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地域发起哪次著名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4.2020年3月11日,习近平在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说:“这是一座英雄城市……通过这次抗击疫情斗争,武汉必将再一次被载入英雄史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次日清晨,革命党人起义成功。随后,其它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也寿终正寝。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1)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如此重要地位的是哪一次革命?根据材料,概括这次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2019年10月18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圣火在中国武汉点燃。全城热动,三镇(汉阳、汉口、武昌)贯通,这座古老的城市,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湖北汉阳和武昌为哪一重大事件做出了突出贡献?试举一例。体现了该事件的什么主张?
材料三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3)结合材料三,说一说武汉会战对抗日战争形势的影响。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时,高度赞扬武汉人民:“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斗争中彰显的精神,正是对我们民族可贵精神的高度诠释,为我们以及世界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4)材料反映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国人民彰显出的抗疫精神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
15.2020年武汉人民因英勇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受世人关注,牵动着党和全国人民的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10月18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圣火在中国武汉点燃。当全城热动,三镇(汉阳、汉口、武昌)贯通,这座古老的城市,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汉阳和武昌做出的贡献。
材料二:谈及武汉抗疫,钟南山院士哽咽落泪,“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的。大家全国都来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是呀,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在历史长河里回忆着,流动着,继续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武汉会战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影响。
材料三:如果把上海比喻成中国红色革命的起点,那么,武汉则是把中国红色政权引向胜利的转折点。”坐落在汉口鄱阳街的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用先进的现代科技和丰富的历史资料,向世人展现了共产党人在建立新中国的进程中所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武汉:历尽沧桑 见证辉煌》武汉晚报,2009年6月29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何理解上海是“中国红色革命的起点”?武汉又是“把中国红色政权引向胜利的转折点”?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时,高度赞扬武汉人民:“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斗争中彰显的精神,正是对我们民族可贵精神的高度诠释,为我们以及世界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4)武汉人民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斗争中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和情怀?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在江西万家岭战役中,中国军队给日军以重创。这次战役属于武汉会战。1938年10月,中国军队在抗日名将薛岳指挥下,巧设“口袋阵”,在万家岭歼灭侵华日军106师团1万多人,俘获百余人,日军遭到毁灭性打击,史称“万家岭大捷”即万家岭战役,万家岭战役大大杀伤日军有生力量,压制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嚣张气焰,充分展示了国共两党共同抗日、中华儿女团结御倭的爱国精神,为武汉会战争取了时间,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斗志和信心。B项正确;AC项都是解放战争的内容,D项在武汉会战前,排除ACD项。故选B项。
2.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属于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3.D
【详解】
根据材料“1937年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某次会战”“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在这次战役中,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消灭日军200多人。D项正确;太原会战发生在山西太原一带,排除A项;徐州会战发生在1938年,排除B项;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在1941年,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4.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美国总统才会说“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A项正确;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是淞沪会战,排除B项;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与题干“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不符,排除C项;“使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武汉会战后,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武汉会战宣告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灭,标志着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C项正确,排除D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由此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排除A项;1937年7月7日,日本炮轰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排除B项。故选C项。
6.B
【详解】
根据题干“1938年初……上海和首都南京相继失守,华中门户大开,武汉危在旦夕”可知反映的是保卫大武汉的背景。保卫大武汉的时间为1938年6月到1938年10月。材料为“1938年初”。故材料反映的是保卫大武汉的背景。B项正确;保卫大武汉的时间为1938年6月到1938年10月,“1938年初”还没有开始,排除A项;题干体现不出“战略地位”,排除C项;武汉会战是中日开战以来双方投入兵力最多,历时最长,作战区域最广,双方伤亡最重的一次,“最重大的任务”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
根据材料“只要攻占武汉,就能支配中国:只要控制了武汉,就可以把蒋政权逐出中原。而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同样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结合所学可知,中日进行了武汉会战,武汉会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D项正确;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排除B项;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规模会战,在战略相持阶段进行了长沙会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所以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9.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李宗仁将军领导了台儿庄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所取得的第一次胜利,A项;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执行了不抵抗命令,排除B项;百团大战的领导者是彭德怀,排除C项;卢沟桥事变是日军发动的对中国的突袭行动,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武汉会战的意义是使日军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D项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一一五师伏击并全歼日军的战役,排除A项;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到1937年11月,持续了三个月,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排除B项。台儿庄战役歼敌一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
材料中“打破日军三个月征服中国”的战役是淞沪会战,“视死如归之精神可歌可泣”充分说明中国军人顽强抵抗鼓舞全国抗战热情,D项正确;揭开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九一八事变,排除A项;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规模的胜利是台儿庄大捷,排除B项;材料是国民党开展的正面战场,并没有八路军的参与,排除C项。 故选D项。
12.C
【详解】
依据题干“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可知《泰晤士报》认为作战的双方均损失惨重,C项正确;据“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可知并不认为中国军队军械十分充分,排除A项;据“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可知认为此次会战对中国影响巨大,排除B项;据“但殷所认为不能保持日之地,彼等竞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可知肯定了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并没有强调军备强大的日军未失败,排除D项。故选C项。
13.(1)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人物:左宗棠;措施:建立新疆行省。
(3)李宗仁;台儿庄战役;彭德怀:百团大战。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面对英国疯狂的鸦片走私,清政府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并将收缴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全部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面对中亚浩罕国阿古柏和沙俄对新疆的侵略,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成功收复新疆,随后,清政府又建立新疆行省,以强化对新疆的有效管辖。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3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歼灭日军1万多,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胜仗;1940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共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地域发起百团大战,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4.(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2)洋务运动;汉阳铁厂或湖北织布局;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3)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4)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团结协作、不畏险阻,顾全大局,顽强斗争,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伟大民族精神。(任答两点即可)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即各省纷纷独立。因为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所以这次革命被称作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一批民用企业,例如曾国藩创办汉阳铁厂、在武昌创办的湖北织布局。
(3)
根据材料“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概括可知,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4)
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抗疫精神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团结协作、不畏险阻,顾全大局,顽强斗争,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伟大民族精神。
15.(1)汉阳铁厂和武昌起义。
(2)武汉会战大大削弱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八七会议召开提出土地革命的主张,促使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
(4)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团结协作、顽强斗争,凝聚起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在湖北创建了汉阳铁厂,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
(2)依据材料三“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和所学围绕武汉会战的意义可知,武汉会战是1938年6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武汉会战大大削弱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如果把上海比喻成中国红色革命的起点”和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一大先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进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坐落在汉口鄱阳街的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用先进的现代科技和丰富的历史资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尤其是土地革命的提出促使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4)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四习总书记的讲话和所学围绕抗击疫情的精神从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团结协作、顽强斗争以及凝聚起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等回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