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选择题
1.“宁做中华断头尸,不做倭奴(指日寇)屈膝人。”符合上述民族精神的是
①南昌起义 ②平型关大捷 ③渡江战役 ④台儿庄战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广阔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 )
A.百团大战 B.淞沪会战 C.徐州会战 D.台儿庄战役
3.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0000余人、伪军5000余人,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有战略性的进攻战役。百团大战的总指挥是
A.林彪 B.李宗仁 C.彭德怀 D.朱德
4.在1942年的反“扫荡”中壮烈殉国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 )
A.杨靖宇 B.左权 C.项英 D.张自忠
5.“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这是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在炮火纷飞的抗日场上写下的一首脍灸人口在五言绝句《寄语蜀中父老》。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杀倭贼”的表现是( )
①血战卢沟桥 ②平型关大捷 ③第三次长沙会战 ④百团大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6.在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独立日团团长李云龙说:“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大规模主动出击日军,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7.下图反映战役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打破了日本企图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8.下图所示的内容是革命艺术家彦涵的木刻版画《来了亲人八路军》。该作品意在
A.鼓励八路军回家看望亲人 B.表达抗战时期军民鱼水之情
C.激励军民参与根据地建设 D.反映人民对国民政府的不满
9.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史实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0.下表是1940年的一次战役成果统计表,对这一成果解读正确的是( )
八路军作战 毙、伤日伪军 桥梁和隧道 破坏铁路 破坏公路 收复县城
1800余次 2.5万多人 260多个 470多公里 1500多公里 四五十座
A.推动了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 B.抗口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D.抗日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11.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该战役的指挥官是( )
A.彭德怀 B.李宗仁 C.叶挺 D.林彪
12.不做亡国奴,血肉筑长城。抗日战争中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3.歌谣:拔掉据点端炮楼,打得鬼子叫爹娘。名扬天下八路军,抵抗日寇主战场。这反映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14.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 )
A.南京 B.重庆 C.武汉 D.延安
15.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带有战略性的进攻战役,此战严重破坏了日军的交通线,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该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二、综合题
16.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开始时虽然也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遭到挫折后,毛泽东适时地率领部队走上一条……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中国军网《八七会议和各地的武装起义》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按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充分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参加抗战,在敌后方开辟抗日根据地,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形成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支持的敌后战场。同时还发挥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作用,以机动灵活的游击战和适当条件下的运动战等,在敌后方勇敢地打击敌人,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正面战场,并为争取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李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相应的事例。
(3)综上所述,纵观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你有何认识?
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儿女不分民族、阶层、党派、宗教;也不分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以至海外侨胞。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汇成全民族抗战洪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不仅是中华民族觉醒的集中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保证。
——人民日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1)请将材料一时间轴上 A处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补充完整,并写出产生 B处(中国共产党成立)历史事件所具备的国际和国内条件。(两点即可)
A: _________;国际和国内条件∶_____________
(2)材料一时间轴上"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吸取了怎样的教训
(3)根据材料二知识,归纳"全民族抗战洪流"有哪些具体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题干“宁做中华断头尸,不做倭奴(指日寇)屈膝人。”可知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精神。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②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共歼灭日军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④属于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者,D项正确;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③不符合题意,排除BC项。 故选D项。
2.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彭德怀率领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敌后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史称“百团大战”,A符合题意;淞沪会战、徐州会战 、台儿庄战役都是国民党领导的战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0年8月,在抗战相持阶段,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我军参加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果最丰富的一次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C项正确;AB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C项。
4.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兵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八路军随即转入反“扫荡”作战。1942年,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反“扫荡”中壮烈殉国。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5.B
【详解】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杀倭贼”是指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与八路军有关的斗争有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血战卢沟桥和第三次长沙会战都没有八路军的参与,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6.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和“扫荡”,振奋抗战军民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这一事件史称“百团大战”,C项正确;淞沪会战和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排除AB项;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1940年,八路军发动了在华北打击日寇的百团大战,取得重大胜利,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D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凇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企图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8.B
【详解】
版画中一群乡亲围绕着八路军战士,一位盲人老妈妈用手抚摸八路军战士的脸庞,乡亲们把来了八路军看作来了亲人,这种密切关系体现了乡亲们和八路军之间的互相信赖和鱼水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人民鼓励子女踊跃参军”“激励军民参与根据地的建设”,排除AC项;材料无法体现人民对国民政府的态度,而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侵略者,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9.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力量,深入华北敌后,发动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在1940年,进行了百团大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故B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第三次长沙会战均是正面战场的成就,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等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百团大战,没有说明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情况,排除A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B项;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
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彭德怀领导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点睛】
12.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选项B符合题意;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排除A;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为争取外援创造了条件,排除C;第三次长沙会战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决心,鼓舞了盟国的抗日斗争,排除D。故选B。
13.D
【详解】
根据题干“拔掉据点端炮楼”“名扬天下八路军”可知,八路军发动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和据点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D项正确;淞沪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均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敌后战场的抗日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D项正确;南京是原国民政府所在地,在1937年底已被日军占领,排除A项;重庆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战时陪都,排除B项;武汉处于正面战场,武汉会战后被日军占领,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129师、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三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D符合题意;淞沪会战、 武汉会战、台儿庄战役不符合题干“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带有战略性的进攻战役”的内容,排除ABC。故选D。
16.(1)合作走向对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战场;发挥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作用,配合正面战场。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等
(3)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利益为重;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等
【详解】
(1)依据材料一“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材料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可知反映了当时国共两党关系由合作走向对抗,材料一对应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大革命,而材料二对应的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依据材料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开始时虽然也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遭到挫折后,毛泽东适时地率领部队走上一条……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可知毛泽东在秋收起义攻打敌人中心城市受挫的情况下,开辟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据“中国共产党按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充分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参加抗战”得出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据“在敌后方开辟抗日根据地,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形成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支持的敌后战场”得出开辟敌后战场,据“还发挥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作用,以机动灵活的游击战和适当条件下的运动战等,在敌后方勇敢地打击敌人,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正面战场”得出发挥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作用,配合正面战场。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相应的事例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
(3)综上所述,纵观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可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利益为重;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等。
17.(1) A:五四运动; 条件: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国内条件: 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④干部基础:一批马克思主义者的出现。(任答两点即可)
(2)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3)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地雷战、地道战等(任意两个即可)
(4)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在抗战中发挥了先锋模范和中流砥柱作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
①依据材料一时间轴上A处的时间191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所具备的国际条件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中国共产党成立所具备的国内条件是: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组织基础;一批马克思主义者的出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干部基础。
(2)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1927年国民革命的失败,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3)
根据材料二的“中华儿女不分民族、阶层、党派、宗教,也不分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以至海外侨胞。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汇成全民族抗战洪流。”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全民族抗战洪流”的具体表现有:国民党组织的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组织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地雷战、地道战等。
(4)
(4)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发挥的作用有: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在抗战中发挥了先锋模范和中流砥柱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