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6 10:0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于2021年10月16日开始,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上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由此想到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奠基的“飞天”第一人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翟志刚 D.杨利伟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不属于这一时期建设成就的是
①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②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③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地球 ④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禾下乘凉梦”是“他”对高产杂交水稻的理想追求。“他”是
A.屠呦呦 B.杨利伟 C.袁隆平 D.翟志刚
4.“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写道:……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他”是
A.袁隆平 B.焦裕禄 C.邓稼先 D.钱学森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下列梦想都曾是我们的追求,按实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独立梦、强国梦、飞天梦、回归梦
B.振兴梦、独立梦、崛起梦、统一梦
C.觉醒梦、振兴梦、独立梦、统一梦
D.觉醒梦、独立梦、崛起梦、飞天梦
6.下列哪一飞船的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太空行走的梦想( )
A.神舟一号 B.神舟六号
C.神舟七号 D.神舟五号
7.他为了“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毕生躬耕田畴,是他“一程济世,万家粮足。”他被誉为“当代神农”“杂交水稻之父”。他就是倍受世人敬仰的(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邓稼先 D.吴孟超
8.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并发展各种精神,在不同时代增添了新的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井冈山精神 ②红船精神 ③延安精神 ④大庆精神 ⑤载人航天精神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③④⑤ D.②③①④⑤
9.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从一人飞天到多人飞天,中国航天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止,就像周建平院士所说:今天的中国航天,已经实现了毛主席“可上九天揽月”的预言。探索浩瀚太空永无止境,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国历史上第一颗成功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是
A.“长征号” B.“神州一号”
C.“东方红一号” D.“神舟五号”
10.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这不仅增强了我国的战略防御能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这项成就是
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B.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C.发展航空母舰技术 D.杂交水稻培育技术
11.他是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成功设计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他被授予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是
A.屠呦呦 B.王进喜 C.袁隆平 D.邓稼先
12.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培育籼型杂交水稻,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钱学森 D.屠呦呦
二、综合题
13.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篇】
材料一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复兴之路》解说词
【制度篇】
材料二
【外交篇】
材料三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 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我们应该以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摘自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的讲话
【科技篇】
材料四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城占有一席之地》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农民“首创精神"的重要举措。
(2)将材料二中的图片进行归类整理,补充完成下列表格。
类别 图片序号 相关制度或方针
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和平统一,国两制”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给世界建立的“范例"指的是什么原则 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有什么意义 列举例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创新能力的认识。
14.报刊作为一种近代以来新兴的传媒方式,记载了国家历史与社会变迁。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1 和图2两份报刊宣传的思想。
材料二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摘自刊登于1919年5月11日《每周评论》上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2)材料二叙述的内容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场重大运动有关?其中最能体现这场运动性质的是哪两个词语?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三幅图片均来自《人民日报》刊登的大事件,且发生于不同年代的同一天。图3呈现的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材料三拟一个主题。
材料四 1984年7月,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报头的《今晚报》正式创刊。……自2002年创办《今晚报·美国版》起至今,《今晚报》成为全国发行海外版最多的平面媒体,成为向全世界宣传天津的重要窗口。……2010年,今晚报社所属的今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今晚报社“采编和经营两分开”和转企改制跨入新阶段。……《今晚报》积极推进“报网融合”,“今晚网”日点击量超过200万次,官方微博微信粉丝总计超过200万。
——选编自2014年《中国新闻年鉴》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一谈《今晚报》取得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并为《今晚报》的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15.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不减奋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设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1949年我国钢产 量仅15万吨。1953年12月鞍山钢铁公司三大重点工程开工,这是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至1957年,全国钢产量已上升到535万吨,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了一万多个工业项目,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
——摘编自齐鹏飞、杨凤城《当代中国编年史》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 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道路的选择上进行的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民特有“首创精神”的体现。
材料三新中国的成立点燃了中华民族科技复兴的希望,国家初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布局的科技体系,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这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取得的重要成就,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2003 年 10 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奠基的“飞天”第一人,D项正确;钱学森、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排除AB项;2008 年 9 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不符合“飞天”第一人,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
1956-1966年这十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爆炸,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艰辛探索,终于在1973年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以上三项不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C项符合题意;1965年9月17日,中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排除A项、B项和D项。故选C项。
3.C
【详解】
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 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C项正确;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排除A项;杨利伟是中国航天第一人,排除B项;2008 年 9 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就必须实现粮食的丰足。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袁隆平发明了籼型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奠定了基础,所以“他”应该是袁隆平,故选A;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他领导兰考人民艰苦奋斗,但和粮食增产无关,排除B;邓稼先和钱学森都是科学家,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和粮食增产无关,排除CD。
5.D
【详解】
中国的探索历程首先是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觉醒,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想要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但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奋斗,实现了中国的独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崛起。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自1999年开始,神舟号飞船陆续发射成功,中华民族实现了飞天梦。我国按时间先后实现的梦想顺序是觉醒梦、独立梦、崛起梦、飞天梦,D项正确;台湾还没有回归,祖国还没有实现统一,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6.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9月27日16时41分,中国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7.B
【详解】
1973 年,袁隆平发明了“籼型杂交水稻”。是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B项正确;钱学森、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专家,排除A和C项;吴孟超是医学家,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8.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造了井冈山精神;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成立,产生了红船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产生了延安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产生了大庆精神;随着杨利伟踏入太空,产生了载人航天精神;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9.C
【详解】
据所学知识,1970年我国用长征好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颗成功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C项正确;“长征”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号系列火箭,排除A项;“神州一号”“神舟五号”都是我国飞船系列,排除BD项。故选C项。
【点睛】
10.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不仅增强了我国的战略防御能力,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故A符合题意;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和发展航空母舰技术与题干的20世纪60、70年代不符,排除BC;杂交水稻培育技术与题干的国防尖端技术不符,排除D。故选A。
11.D
【详解】
根据材料“……他成功设计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他被授予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及所学可知,邓稼先领导设计和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D项正确。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排除A项;王进喜是大庆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王进喜,排除B项;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2.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B项正确;邓稼先、 钱学森是两弹一星元勋, 屠呦呦是医学家,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3.(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属于民族团结的是图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属于祖国统一的是图2。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能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4)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保卫了国家安全,提高了祖国的国际地位; 2008年我国首次实现太空漫步。
(5)开放性题目,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知,中国农民“首创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依据所学可知,属于民族团结的是图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根据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属于祖国统一的是图2。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 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可知,我国给世界建立的“范例"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能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保卫了国家安全,提高了祖国的国际地位;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2008年我国首次实现太空漫步。
(5)开放性题目,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14.(1)《时务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民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2)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1964年。
主题:跨越时代(时空)的同一天;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一代代人的拼搏进取等(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4)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计策:与时俱进,形式多样,突出地方特色等(结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
(1)
根据所学可知,《时务报》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报刊;《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机构报,宣传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革命思想。
(2)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指的是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将德国在山东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这一外交失败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运动口号“外争主权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内除国贼体现了反对封建主义。
(3)
根据所学可知,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根据材料可知,三项科技成就“发生于不同年代的同一天”可以用“跨越时代(时空)的同一天”为题比较贴切;三项成就都是我国不同时代的科技成就,体现了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的主题;在一系列科技成就取得的背后,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科学家的艰辛付出,所以还可以用一代代人的拼搏进取为主题等等。
(4)
根据材料四可知,《今晚报》创办于1984年,说明《今晚报》取得发展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自2002年创办《今晚报·美国版》起至今,《今晚报》成为全国发行海外版最多的平面媒体,成为向全世界宣传天津的重要窗口”说明《今晚报》取得发展与实行对外开放有关;“2010年,今晚报社所属的今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今晚报社“采编和经营两分开”和转企改制跨入新阶段。”说明《今晚报》取得发展的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今晚报》积极推进“报网融合”说明《今晚报》取得发展得益于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根据上述取得发展的原因可知,《今晚报》的创办和发展成就是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结果,作为报刊,没有拘泥于形式,说明要继续改革创新,做到形式多样,突出特色才能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等等。
15.(1)背景: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苏联的援助。作用: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2)实践探索:实行三大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新中国的成立;科技体系建立;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由“1949年我国钢产 量仅15万吨。”可知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由“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了一万多个工业项目”,可知苏联的援助。因此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是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苏联的援助。在工业化进程中,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道路的选择上进行的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是实行三大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扩大了农民生产的自主权,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因此中国农民特有“首创精神”的体现,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依据材料三,由“新中国的成立点燃了中华民族科技复兴的希望”,可知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由“国家初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布局的科技体系,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知科技体系建立;由“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可知与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相关。因此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在于新中国的成立;科技体系建立;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