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6 22:2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选择题
1.后,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下图),开放交易。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往辽,北宋政府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稻米和丝织品等,交换辽的羊、马、骆驼等,民间交易也很发达。材料中的“”填写的内容是( )
A.北宋建立 B.契丹建国 C.“澶渊之盟” D.辽灭北宋
2.“澶渊之盟”签订的双方分别是
A.北宋辽 B.北宋西夏 C.唐契丹 D.西汉匈奴
3.与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数民族政权是哪族建立的(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回纥 D.党项族
4.“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西汉的刺史
B.唐朝的刑部
C.北宋的通判
D.明朝的厂卫
5.宋仁宗去世的消息传到辽国后,辽道宗曾握住宋朝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并"葬仁皇帝所赐御衣,如其祖宗陵慕"。上述材料反映出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
A.战争不断 B.长期和平 C.互不来往 D.和亲通婚
6.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
A. B.
C. D.
7.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有《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课,该内容所处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民族融合与政权分立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8.下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相似,有许多汉字的笔画,是仿照汉字创造的。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契丹文字 西夏文字
A.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B.礼乐文明的确立
C.汉唐盛世文化的出现 D.民族文化的交融
9.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044年宋夏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A.加快了长江流域的开发 B.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彻底消除了双方政权的矛盾
10.小明学习历史很细心修正的是他发现小刚在作业中把朝代和建立者的搭配弄混了,你认为他应该
A.唐朝—李世民 B.北宋—赵匡胤 C.契丹—阿保机 D.金—元昊
11.在河北兴化辽墓壁画中发现有泡茶、进茶、备茶、饮茶、分茶等宋代点茶仪式的场景和松竹梅、围棋等各种汉文化元素。这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增强 B.北宋边疆拓展 C.边境贸易兴旺 D.宋夏政权并立
12.历史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历史人物及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赵匡胤--澶州之战提振士气 B.耶律阿保机--创制西夏文字
C.元昊--陈桥驿兵变 D.宋真宗--御驾亲征击退辽军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
材料二:宋真宗亲征前线,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没有取胜的希望,建议议和。宋真宗贪图苟安,答应每年送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
材料三:宋真宗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修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1)材料一中的“烽火燃,五十年“指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分裂局面 “陈桥驿站披旒冕"的人物是谁
(2)材料二中力劝皇帝亲征的是谁?“前线”是指什么地方?
(3)材料三说明宋辽之间形成了什么局面?该局面的形成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14.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促进了汉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王建《凉州行》
材料二:国家纳契丹和好已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岁赠遗,不及(军费支出的)百分之一、二。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互市是宋朝民族政策的一部分……随着商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市场的扩大,周边少数民族对宋政权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他们迫切需要与内地进行贸易,以获得生活必需品。宋朝通过管理榷场贸易,促进与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和平共处,从而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林文勋《宋代以“互市”为内容的民族政策》
材料四:辽宋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蕃”指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时期促成蕃人从“不耕犁”到“种禾黍”转变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国家”指的是哪个政权?该材料评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据材料三指出宋朝时期与少数民族政权进行边界贸易的主要场所的名称。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
15.中国古代的中原汉族政权的统治者都很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成公主进藏后,将唐朝的医药、种植、纺织和书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藏地的百姓,不但帮助唐朝巩固了西陲的边防,造福了边境百姓,更把汉族文化、先进技艺和科学传播到了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当时迎娶了文成公主的吐蕃首领是谁?请问唐蕃和亲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大宋皇帝”指的是谁?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作什么事件?
(3)为防止武将专权,北宋统治者实行了一项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导致北宋日渐衰落,最终被金所灭,请问北宋灭亡的时间是哪一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依据题干“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往辽,北宋政府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稻米和丝织品等,交换辽的羊、马、骆驼等”可知北宋与辽在边境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有利于双方的和平相处和民族交往,结合所学,这一状况出现在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后,C项正确;北宋建立、契丹建国与题干所述现象并没有直接关联,排除AB项;北宋是被金所灭,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北宋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A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BCD项。故选A项。
3.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数民族政权是党项族建立的;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4.C
【详解】
根据题干给出的“与知州争权”可知评述的是北宋的通判。宋太祖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C符合题意。ABD项与题干“与知州争权”不符,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
5.B
【详解】
根据“"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可知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实现了长时期的和平,没有再战争不断,故选B项,排除A项;根据“葬仁皇帝所赐御衣”可知宋仁宗曾赐给辽朝御衣,两国之间不是互不往来,排除C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两国之间的通婚,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辽宋夏金时期,辽在北方,西夏在西北方,北宋在南方,B项正确;西夏在西北方,排除AC两项;辽在北方,北宋在南方,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
根据“《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可得出这一时期北宋与辽西夏等政权之间进行和战,在这一过程中民族不断交融,民族关系不断发展,也推动了社会进步与变化,B项正确;A项是隋唐,C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D项是秦汉时期,排除ACD项。故选B项。
8.D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辽和西夏是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在与北宋的交往中,逐渐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它们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这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交融,D项正确;材料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无关,且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礼乐文明,且礼乐文明确立于西周时期,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宋、辽、西夏时期的历史,无法反映“汉唐盛世文化的出现”,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9.B
【详解】
1005年澶渊之盟的订立,结束了宋辽之间连续数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1141年宋金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边境出现了和平的局面。所以,宋辽的澶渊之盟和宋金和议都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故B项正确;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与长江流域的开放无关,排除A项;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宋朝都是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加重了中原人民的负担,排除C项;双方政权的矛盾不可能彻底消除,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038年,党项族的元昊建立了西夏政权,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D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李世民是唐朝的皇帝,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赵匡胤建立了北宋,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耶律阿保机是辽朝开国君主,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
由材料“在河北兴化辽墓壁画中发现有泡茶、进茶、备茶、饮茶、分茶等宋代点茶仪式的场景和松竹梅、围棋等各种汉文化元素”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出现汉族人饮茶的方法,反映了汉族与契丹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北宋边疆拓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边境贸易的状况,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宋夏政权并立,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
公元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在宰相寇准力劝下,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可见,澶州之战提振士气是的是宋真宗,故排除A项,D项正确;创制西夏文字的是元昊,排除B项;发动陈桥驿兵变的是赵匡胤,排除C项。故选D项。
13.(1)五代十国、赵匡胤
(2)寇准、澶州
(3)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澶渊之盟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当时处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以开封为都,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了军队。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后,宋辽的对峙局面形成。在一个世纪中,双方基本维持了和平的局面。宋辽边疆的安定,双方贸易兴旺,使者往来不断,加强了汉族和契丹族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14.(1)民族:吐蕃(或:藏族)。历史事件:文成公主入藏(或: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作用: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2)政权:北宋。历史事件:澶渊之盟(或:宋辽和议)。
(3)榷场。
(4)和亲、和议、互市、文化交往、会盟、交战等。(任意两点)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可知,“蕃”指的是吐蕃,也就是藏族。根据所学可知,促成蕃人从“不耕犁”到“种禾黍”转变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文成公主入藏,也就是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一事件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国家纳契丹和好已来”可知,北宋对辽先战后和。根据所学可知,澶渊之盟,也就是宋辽和议后,宋辽保持了长期和平。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互市是宋朝民族政策的一部分”可知,进行互市的地方是榷场。
(4)根据所学可知,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有,和亲、和议、互市、文化交往、会盟、交战等。
15.(1)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2)宋真宗;“澶渊之盟”。
(3)重文轻武;1127年。
【详解】
(1)第一小问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第一小问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大宋皇帝”指的是宋真宗;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州之战后,北宋与辽议和,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
(3)第一小问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武将专权,北宋统治者实行了重文轻武政策;第二小问重文轻武政策导致北宋日渐衰落,最终于1127年被金所灭。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