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身体表面的水蒸发吸热
B.图乙:在结冰的道路上撒盐可以升高冰的熔点
C.图丙:当冰面上方的气温为-9℃时,紧贴冰面下方的水中A点处的温度为0℃
D.图丁: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来保存蔬菜
2.对以下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
A.寒暑表测得某地当时的气温是17℃
B.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C.烧开的水在壶口周围会形成大量的“白汽”,这是汽化现象
D.图中描述的是松香凝固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3.自然界中,水能以多种不同的状态呈现,其中气态的水是( )
A.大冰块 B.薄雾 C.露珠 D.水蒸气
4.目前家庭汽车越来越普及,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混合液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B.冬天排气管冒的“白气”,全部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C.空调制冷时,制冷剂凝华吸热、升华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
D.汽车玻璃内表面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汽化形成的小水滴
5.把1000g0℃的水和1000g0℃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是( )
A.用0℃的冰好 B.用0℃的水好 C.都一样 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7.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修建“草砂路”,使道路更平整。“草砂路”含有一种非晶体物质——沥青,下列能反映沥青凝固特点的图象是( )
A. B. C. D.
8.“碳纳米管温度计”是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就能读出温度值。该温度计测量的范围可从18℃到49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温度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相同
B.碳纳米管本身的体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C.镓是一种高熔点、低沸点的金属
D.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
9.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是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约为47℃
C.BC过程温度不变,说明该物质没有吸热 D.该物质在CD段处于液态
10.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蜡 B.海波 C.松香 D.沥青
11.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海波在BC段不吸热,温度不变
B.海波在AB段是固态,BC段固液共存
C.海波是晶体
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4min
12.对某固体物质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对该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晶体
B.该固体熔化所用时间是3min
C.在图像中的C点物质处于液态
D.BC段物质不需要吸热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是某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固体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为___________min。
14.对某固体物质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体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5min时,该物体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15.晶体的凝固图像中,平行于时间轴的那一段表示_________过程,它所对应的温度叫_______点此过程中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16.小红夏天喝可乐时喜欢加些碎冰块,这样喝起来感觉更凉爽,原因是______;她爸爸站在电风扇前吹风感觉凉爽,其原因是______。
三、综合题
17.基础问答、作图和计算
(1)干湿泡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_____,所以这个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支的示数_____,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值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水蒸发速度越_____.
(2)下表为研究“海波熔化过程”实验时记录的数据,请根据数据做出海波的熔化曲线.
(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32 36 40 44 48 48 48 52 56 60
(3)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____
A.大于17m B.大于34m C.小于17m D.小于34m
18.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____.
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
A.30% B.40% C.60% D.90%
(3)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
19.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_____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
(2)如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 __________ 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8.8 357
酒精 -117 78.5
水 0 100
①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 ___________ 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 _________ 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汽车发动机防冻液主要由水和某种防冻剂《简称原液》混合而成,原液含量(防冻剂占防冻液体积的比例)变化,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和沸点与原液含量的关系图像见图1和图2所示。选用时,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以下,而沸点一般要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以上。
(1)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停车时间比较长,会因水结冰容易导致散热器管道胀裂,因为当水结冰时,体积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依据是______。
(2)分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填下列选项)
A.原液含量越高,其沸点越高
B.原液含量越高,其凝固点越高
C.原液含量低于时,其凝固点一直随原液含量增大而升高
(3)发动机工作温度为,所在地区最低温度为一,应选用何种较合适比的防冻冷却液______(选填“”、“”、“”或“”)。
21.物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可以用于解释很多现象。
(1)艺术中乐器。吉他上有粗细长短不同的弦,在演奏时主要获得______不同的声音。使用电子琴模拟吉他的声音,主要模拟吉他声音的______;(以上两空填声音的特性)
(2)环保监测。噪声污染是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之一,噪声监测是环保部门监测项目之一。街头的噪声检测仪是用于监测噪声的______(填声音的特性),若一辆大货车驶向检测仪,其数值会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3)医疗中冷冻除疣。用棉签蘸液氮直接接触患处,液氮迅速______,使患处皮肤组织的水迅速______成固态而祛除;(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4)健康生活。电焊工人戴的面罩除了防止火星溅到人脸,还可以防止______对眼睛的伤害;牙医借助小镜子可以看到牙齿背面,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
(5)高科技。中国的激光武器系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自主研发的“低空卫士”可以利用激光定向的摧毁低空飞行器,“定向”是利用了光的______;能摧毁低空飞行器,是利用了激光具有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水蒸发要从身体上吸热,所以感到冷,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寒冷的冬季,在结冰的道路上撒盐,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冰中掺入杂质,使冰的熔点降低,使冰在0℃以下熔化,从而使交通畅通,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当冰面上方的气温为-9℃时,紧贴冰面下方的水中A点处是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凝固会放热,避免冻坏蔬菜,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详解】
A.由图可知,寒暑表测得的气温是-3℃,故A错误;
B.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持续吸热,当锅里水沸腾后,碗里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与锅里水温度相等,不再吸热,故碗里的水不会沸腾,故B正确;
C.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由图可知该图是晶体的凝固曲线,松香是非晶体,故D错误。
故选B。
3.D
【详解】
A.大冰块是固态的水,故A不符合题意;
B.薄雾是细小的小水滴,是液态的水,故B不符合题意;
C.露珠是液态的水,故C不符合题意;
D.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
A.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能降低混合液的凝固点,可以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故A正确;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故C错误;
D.汽车玻璃内表面起“雾”,是车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A。
5.A
【详解】
因为0℃的冰熔化为0℃的水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0℃不变,当冰全部熔化后,再吸热,水才能升温;而0℃的水吸热后直接升温,所以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的效果好一些。
故选A。
6.C
【详解】
A.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C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
沥青是非晶体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A.如图所示,温度随时间逐渐升高,但有一段温度不变的过程,该温度为熔点,因此为晶体熔化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如图所示,温度随时间一直升高,即没有固定熔点,为非晶体熔化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温度随时间逐渐降低,但有一段温度不变的过程,该温度为凝固点,为晶体凝固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如图所示,温度随时间一直降低,即没有固定凝固点,为非晶体凝固图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
A.“碳纳米管温度计”测量时是利用金属镓在纳米碳管制成的温度计内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的特点,与普通温度计原理相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碳纳米管温度计”利用内部液态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这就要求碳纳米管本身的体积变化非常小,才能不影响测量结果,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纳米管温度计”是用以液体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测量范围内要保证金属镓处于液态,不能凝固和汽化,熔点要低于18℃,沸点要高于490℃,所以是低熔点、高沸点的金属,故D错误,符合题意;
D.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才能读出温度值,所以在18℃~490℃之间金属镓的体积没有较明显的变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详解】
A.由图可知,在BC段,此物质一直吸热,但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的熔化特点,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物体温度约为47℃时,继续吸热但温度始终保持在47℃,所以该晶体的熔点约为47℃,故B不符合题意;
C.物质在BC段时,该晶体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故C符合题意;
D.该物质在C点时,已经全部熔化成液体,所以在CD段处于液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
蜡、松香、沥青无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因此都属于非晶体;海波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晶体。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A
【详解】
A.由图像可知,BC段是熔化过程,在该过程中海波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海波在AB段是熔化前,处于固态,BC段是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像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为8min﹣4min=4min,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D
【详解】
A.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熔化时,在BC段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属于晶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该固体熔化从第1min开始,到第4min结束,所用时间为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晶体熔化从第1min开始,到第4min结束,即BC段,C点处在刚好熔化完的时刻,所以此时物质为液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BC段该物质正处于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3. 晶体 15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到,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保持在80℃不变,而晶体熔化时,温度是不变的,非晶体熔化时,温度是变化的,所以由图像可知,该固体是晶体。
[2]由[1]解析可知,该固体是晶体,则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不变,从图中可以看到,该物质从第10min到第25min,温度不变,这段时间为熔化过程,则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为
14. 晶体 液态
【详解】
[1][2]由图可知,从第1min到第4min固体物质的温度保持在0℃不变,该物体熔化时温度不变,说明该物体是晶体,第5min时,温度是2℃,高于0℃,物体熔化结束,所以此时处于液态。
15. 凝固 凝固 固液共存
【详解】
晶体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该晶体的凝固点,晶体的凝固图像中,平行于时间轴的那一段表示温度不变,故表示凝固过程,此过程中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点睛】
晶体凝固时,保持固液共存状态.凝固前处于液态,凝固完毕,处于固态.
16. 冰熔化吸热 汗液蒸发吸热
【详解】
[1]小红夏天喝可乐时喜欢加些碎冰块,冰熔化吸热使可乐温度降低,喝起来感觉更凉爽。
[2]她爸爸站在电风扇前吹风,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蒸发吸热,人感觉凉爽。
17. 吸热 低 低 快 A
(1)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
(2)利用描点连线画出海波熔化图像;
(3)人耳能分清前后的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大于0.1秒.单程时间是大于0.05秒,根据公式s=vt可计算路程.
【详解】
(1)干湿泡温度计测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大致原理:干泡温度计放置在空气中,显示的是空气的正常温度;湿泡温度计下端包着湿布,打开湿布后,湿泡上的水分蒸发吸热,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低时,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快,温度下降的较多,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大;
(2)根据表格数据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340m/s,单程时间,s=vt=340m/s×0.05s=17m,因时间必须大于0.1s,故距离必须大于17m.
故选A.
18. D B 升高 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增大
【详解】
试题分析:(1)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混合液凝固点从-17℃变为-49℃又到-28℃,所以先降低后升高;(2)在最低气温为-15℃的区域,应选用含量为40%、凝固点为-28℃的混合液,以免由于出现反常天气气温骤降使混合液凝固;(3)混合液减少,实际上是水分减少,防冻液含量增大,混合液沸点升高.
考点:凝固点的应用
19. 热胀冷缩 甲 38.5 -5 酒精 酒精的凝固点低于南极的最低气温 水银 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
【详解】
(1)[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2][3][4]由甲乙两图知,甲是体温计,因为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甲乙两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8.5℃和-5℃。
(3)①[5][6]南极的最低气温为-88.3℃,而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低于南极的最低气温,所以选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南极的气温。
(4)②[7][8]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而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应选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20. 变大 质量不变,冰的密度比水小 A ##
【详解】
(1)[1][2]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质量一定的水结冰时,由知道,体积增大。所以,当水结冰时易导致散热器管道胀裂。
(2)[3]由图1图2知道,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先随原液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原液含量超过后,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随原液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防冻冷却液的沸点随原液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故选A。
(3)[4]由图1、图2知道,原液含量、都不符合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以下,而沸点一般要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以上的标准。
21. 音调 音色 响度 变大 汽化 凝固 紫外线 反射 直线传播原理 能量
【详解】
(1)[1]吉他上有粗细长短不同的弦,在演奏时通过按压不同的弦改变振动的频率,获得音调不同的声音。
[2]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的音色不同。使用电子琴模拟吉他的声音,主要模拟吉他声音的音色。
(2)[3]噪声检测仪是一种用于监测噪声的设备,主要是监测噪声的响度。
[4]一辆大货车驶向检测仪,发出声音的响度比较大,监测器上的数值会变大。
(3)[5][6]医疗中冷冻除疣是用棉签蘸液氮直接接触患处,液氮迅速汽化变成气态,吸收大量的热量,温度降低,使患处皮肤组织的水迅速凝固成固态而祛除。
(4)[7]电焊工人工作时伴有紫外线,戴面罩除了防止火星溅到人脸,还可以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8]牙医借助小镜子可以看到牙齿背面,其原理是利用光的反射。
(5)[9]“定向”是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10]“低空卫士”能摧毁低空飞行器,是因为激光具有能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