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3“诺曼底号”遇难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3“诺曼底号”遇难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6 14:5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
一、选择题
1.牛刀小试。(选做题)
2018年5月14日,英雄机长刘传健驾驶3U8633航班飞往拉萨,在挡风玻璃突然爆裂的情况下,沉着冷静地处理险情,完成了“史诗级”备降。获救的乘客们想送一面锦旗给他,请你帮他们选一句赞美的话写在锦旗上。( )
A.一心为民,廉洁奉公。 B.英勇无畏,忠于职守。 C.维护正义,恩重如山。
2.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脉(mài) 估计(gū) 窟窿 英伦
B.剖开(pāo) 混乱(hùn) 维持 鱼腹
C.汹涌(xōng) 机械(xiè) 秩序 主宰
D.调遣(qiǎn) 岗位(gǎng) 穿梭 斯哑
3.不是“须臾”的近义词的是(  )。
A.刹那 B.霎时 C.少顷 D.久远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抱着一叠卷子走进教室,我临危不惧认真答题。
B.哈尔威船长站在船头,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C.两声枪响后,一群大雁惊恐万分地向南飞去。
D.战士们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叫喊声。
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慷慨 和蔼 心急 如焚 B.岗位 主宰 锲而不舍
C.机械 解剖 焦燥 不安 D.牺牲 胸膛 小心翼翼
二、填空题
6.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1)船长站在驾驶室里,____________(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
(2)救援工作进行得____________(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形容做某件事有条理),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
(3)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不叫人____________(形容极度惊慌、心神不宁的样子)!
(4)我们要学习他虚心好学、____________(手不离书本。形容勤学不倦)的好习惯。
7.看拼音,写词语。
lún lǐ pōu kāi kū long
( ) ( ) ( )
hùn luàn wéi chí zhì xù
( ) ( ) ( )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杂。(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2.这怎么不叫人失魂落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
3.小学生从小要养成爱读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9.句子训练营。
1.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格西恩岛这条航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员解开了救生艇的绳索。(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4.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平台。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1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屹立( ) 调遣( ) 凝视( )
1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1)因惊慌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 )
(2)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情似的。( )
(3)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
12.轮船被浸没时,哈尔威船长是怎样做的?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儿子和列车
在德国的一个火车小站里,一位扳道员正要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辆徐徐驶近的列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辆火车从相反方向隆隆驶近车站。假如他不扳道岔,这两辆火车就会相撞,酿成巨大的灾难。
这时,他无意识地回了一下头。突然,他发现自己的小儿子正在铁轨的那一端玩耍,而那辆开始进站的火车就驶在这条铁轨上。
怎么办?他可以立即飞奔过去,把儿子抢救上站台。但是,迎面驶来的列车上将会有数百人面临丧生的厄运!
他强忍巨大的痛苦,决定不违反自己肩负的安全职责。这位工人向他的儿子大吼一声:“卧倒!”随即快步奔向岗位扳动了道岔,一眨眼工夫,这辆火车安全地进入了预定的铁轨。
他的儿子由于平素就习惯了服从长辈的命令,没显出丝毫的慌张,立刻笔直地躺倒在铁轨中央。一列满载的火车从他的头顶呼啸着飞驰而过。
车上的旅客们丝毫不知道,他们的到来给一颗崇高的心灵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痛楚,他们的生命也曾如千钧悬于一发。那位父亲向着儿子的方向狂奔而去,不敢想象儿子那惨不忍睹的情状。然而,他的儿子活着,而且未受一点损伤!
据说,德皇知道了这位扳道工人的勇敢举动,就派人去把他招来,奖给他一枚荣誉勋章,一方面是奖励他 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感谢他教育出一个 的儿子。
1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
大义灭亲 极端尽职 足智多谋 临危不惧
15.缩句,并说明短文原句的写法好在哪里。
一列满载的火车从他的头顶呼啸着飞驰而过。
缩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句好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两辆列车同时驶进车站,扳道员正要扳动道岔时,出现了什么意外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扳道员面临着怎样艰难而痛苦的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万分危急的关头,扳道员是怎样做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人物品质的能力。完成本题,首先要读懂文段,体会人物品质;其次要理解选项,根据人物品质选择恰当的句子。刘传健沉着冷静地处理险情,体现出了英勇无畏、忠于职守的品质,A项和C项都不符合情境,所以答案选B。
2.A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B项“剖开”的剖”应读“pōu”,C项“汹涌”的“汹”应读“xiōng”D项“斯哑”应为“嘶哑”。
3.D
【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须臾”的意思是:衡量时间的词语,相当于48分钟。也可形容极短的时间。
A项,刹那:极短暂的时间;瞬间。是“须臾”的近义词。
B项,霎时:刹那,极短的时间。是“须臾”的近义词。
C项,少顷:一会儿;片刻。是“须臾”的近义词。
D项,久远:长久、长远,广阔辽远。是“须臾”的反义词。故选D。
4.A
【详解】
此题考查成语在句中的搭配。
临危不惧:意思是面临着危险从容不迫,毫不畏惧。这个成语搭配A选项句子不合适,可以改为“淡定自若”。
纹丝不动:意思是一点儿也不动。形容动作没有丝毫改变。
惊恐万分:非常惊讶恐慌,十分害怕。
惊天动地:意思是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5.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中有错别字的,要注意学会在词组中进行辨析错误的字。找出错误的字,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进行辨析即可。在本题中:
C项:焦燥——焦燥
6. 小心翼翼 井然有序 失魂落魄 手不释卷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词语语义的分析,写出对应的词语,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全文的主要内容分析,写出符合词义的词语。
7. 伦理 剖开 窟窿 混乱 维持 秩序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剖、窟、窿”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伦理;剖开;窟窿;混乱;维持;秩序。
8. 船长威严的声音把一片呼号和嘈杂压倒了。
一片呼号和嘈杂被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 这真叫人失魂落魄。 小学生从小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详解】
1.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
2.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小学生从小要养成爱读书。”成分残缺,在句子后面加上“的习惯”。
9. 哈尔威船长走着航线。 草丛中盛开的朵朵野花,好似一个个眨着的眼睛,又仿佛天上的一颗颗星星。 船员把救生艇的绳索解开了。 救生艇的绳索被船员解开了。 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当然叫人失魂落魄。
【详解】
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2.比喻句: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3.把字句是用介词“把”构成的表示主动意义的句子,因此句子中要含有“把”这个字,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把乙怎么样。根据“甲把乙怎么样”的句式,解答此题即可。“陈述句”改“被字句”的方法是:读句子,找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并在词下面加上点;在句子开头上加一个“被”字;把动作词后面的全部移到“被”字的前面。
4.感叹句变陈述句方法: 把句中表示强烈感情的“太”“真”一类词语删除,句末的感叹词“啊”等删除,末尾的感叹号变成句号。
故答案为:
1.哈尔威船长走着航线。
2.草丛中盛开的朵朵野花,好似一个个眨着的眼睛,又仿佛天上的一颗颗星星。
3.船员把救生艇的绳索解开了。救生艇的绳索被船员解开了。
4.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当然叫人失魂落魄。
10. 耸立 调度 注视
11. 惊慌失措 镇定自若 相提并论
12.轮船被浸没时,哈尔威船长是这样做的: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从中感受到了他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伟大品格。
13.坚强不屈的小英雄雨来,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黄继光……这些人与哈尔威船长一样,他们的生命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10.
考查近义词。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调遣:调动派遣。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11.
考查词语解释。
惊慌失措: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
镇定自若: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
12.
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第九段“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可得出答案。哈尔威船长是"诺曼底"号的船长,因“诺曼底”号与“玛丽”号相撞后即将沉船时,他救出所有乘客之后,与船同沉,英勇殉职。体现了他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伟大品格。
13.
考查开放性题。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然而,哈尔威船长在生死的关键时刻,选择了坚守岗位、舍己救人,将生的希望让给他人,将死亡留给自己。他的行为是英雄的壮举,他的生命是无私而崇高的。生命是短暂的,有的人死了,轻于鸿毛,有的人死了,重于泰山。我们不能选择生命的长短,但是我们能够决定生命的价值。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角度作答即可。
14.极端尽职 临危不惧
15. 火车飞驰而过。 详细说明当时的危险情形。
16.他的小儿子正在铁轨的那一端玩耍,而那辆开始进站的火车就驶在这条铁轨上。
17.如果扳动了道岔,他的儿子就会被压在列车下;如果把儿子抢救上站台,列车上数百人将面临丧生的厄运。
18.坚决不违反自己肩负的安全职责,快步奔向岗位扳动了道岔。他是一个尽职尽责、拥有一颗崇高的心灵的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