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6 15:1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在西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是( )
A.农民阶级 B.大封建主阶级 C.奴隶主阶级 D.市民阶层
2.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属于庄园制度变化的直接产物是( )
A.垦殖运动兴起 B.租地农场兴起
C.手工工场兴起 D.城市居民壮大
3.14世纪前后,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佣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这种新的经营方式具有( )
A.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征 B.封建生产关系的特征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
4.《英国庄园生活》是研究中世纪庄园农民的经典之作,它以1150-1400年为单位,生动的描绘了西欧中世纪乡村生活的模式,其中部分章节提到了英国租地农场的产生和发展,下列关于租地农场的描述,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领主直接参与农场的生产管理 B.领主十分重视经营自己的地产
C.领主采用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D.富裕农民雇佣无地农民进行耕种
5.工场手工业时期,社会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家庭生产瓦解了,并且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联系日益密切。其中,替代“家庭生产”的新社会关系是
A.租让关系 B.阶级关系 C.雇佣关系 D.人身依附关系
6.下列关于中古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B.城市市民为争取自治权均采取了起义的方式
C.市民阶级形成,后来从中分化出了早期资产阶级
D.西欧城市的市民阶级比中国古代城市市民阶级强大
7.“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反映了西欧农村
A.实物地租的盛行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社会阶层的变化 D.封建剥削关系的加强
8.西欧的某个时期,有人曾愤愤地写道:几年来,每一个人都看到,所有劳动人民,包括面包师傅、梳毛工、高利贷者、银钱兑换商和各种各样的恶棍怎样变成了骑士。该现象反映了西欧( )
A.社会形态正处于变革中 B.无产阶级革命开始兴起
C.封建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D.人文主义思想逐渐普及
9.“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且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材料反映了( )
A.市民阶层的形成 B.租地农场的产生 C.手工工场的产生 D.工厂制度的确立
10.在西欧工场手工业时期,许多小作坊形式上是独立的,卖际上小作坊主不过是大作坊的居间人,小作坊的劳动者实质上是大作坊的雇佣工人。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庄园经济体现自给自足
C.现代工厂的规模较大 D.租地农场经营方式兴起
11.“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城市的一句谚语,对此谚语理解正确的是
A.城市的生活条件优越 B.城市的交通比较便利
C.城市的商品经济繁荣 D.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
12.15~16世纪。西欧的租地农场与中世纪的封建庄园的本质区别是( )
A.使用雇佣劳动者生产 B.养殖生产规模更大
C.土地所有者与劳动者的联系不紧密 D.大量使用奴隶劳动
13.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这是哪一生产关系的体现
A.封建主义
B.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
D.重商主义
14.14世纪以后的西欧,出现手工工场、租地农场。这预示着
A.封建等级制度在西欧确立 B.资产阶级文化在西欧兴起
C.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产生 D.奴隶社会的历史在西欧结束
15.区分历史史实和结论是中学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开始东征,历时10年建立起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B.1453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C.中世纪晚期,欧洲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D.庄园行使司法权的机构是庄园法庭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年)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破3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瞻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
——摘编自《清实录》
材料二:自1066年诺曼征服以后至1348年黑死病之间这两个多世纪,英国开展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垦殖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促进了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的地理面貌。
——侯兴隆《英国中世纪垦殖运动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大规模垦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开展垦殖运动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垦荒和英国垦殖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1条。
17.材料一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西欧新兴工业城市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反封建斗争最典型的是哪一城市
(3)西欧城市兴起给西欧历史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形成市民阶级,D项正确;ABC项在西欧城市的发展之前已经存在,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2.B
【详解】
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于是,在一些地方,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故属于庄园制度变化的直接产物是租地农场的兴起,B项正确;ACD项与庄园制度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3.C
【详解】
根据“雇佣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可知,材料反映的手工工场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C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D项。故选C项。
4.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因此,D项叙述正确,D项符合题意;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排除AB项;租地农场主采取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
根据材料“工场手工业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工场手工业是以手工技术和雇佣工人的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C项正确;土地所有者与手工工场主之间是租让关系,排除A项;不是所有的手工工场主都已是资产阶级,排除B项;奴隶与奴隶主之间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6.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城市的复兴是从10世纪开始的,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产生了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在交通要道、渡口、城堡、教堂等这些地方定居下来进行经营活动,这就是城市的雏形。城市重新兴起后,市民阶级逐渐形成,他们比中国古代城市市民阶级强大。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了以富商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土地上,城市的土地属于封建领主的。城市居民一般采取赎买为手段,向封建主或国王购买自治特许状。所以,B项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ACD三项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7.B
【详解】
依据题干“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可知反映了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出现了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的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有利于社会的转型,B项正确;依据题干中“单纯的货币关系”可知并非实物地租,排除A项;题干的重点不是农村社会阶层的变化,而是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排除C项;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反过来有利于瓦解封建生产生产关系或剥削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
“所有劳动人民,包括面包师傅、梳毛工、高利贷者、银钱兑换商和各种各样的恶棍怎样变成了骑士”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变化,由此可知当时西欧正处于社会形态的变革中,A项正确;材料只能体现社会形态的变化,无法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封建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更不能说明人文主义思想的普及,排除BCD项。故选A项。
9.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且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商人提供统一的狂产立真,常常需要在同二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佣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这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C项正确;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排除A项;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排除B项;进入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A
【详解】
根据材料“在西欧工场手工业时期……小作坊的劳动者实质上是大作坊的雇佣工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时期,社会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场手工业扩大了雇佣劳动关系的范围,瓦解了小商品生产,并且使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联系日益密切和扩大。A项正确;“雇佣”与“庄园经济体”不符,排除B项;现代工厂的制度确立于工业革命,排除C项;“租地农场”与“作坊”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中世纪时,由于城市居民采取了各种方式的反抗争取域市自由和自治。到了13世纪,许多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和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因此“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说明了中世的欧洲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相对独立自治,B项正确;ACD项只是表述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项。
12.A
【详解】
14世纪以后,西欧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高潮,一些富裕的农民通过承租或者转租方式购买其他佃农的的地产,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进行耕种。而庄园属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形式。A项正确;养殖产业、土地所有者与劳动者的联系不紧密以及大量使用奴隶劳动不是材料中二者的本质区别,排除B、C和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
13世纪开始,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它们开始时虽然只占少数,但却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4.C
【详解】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农奴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13世纪,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13、14世纪,西欧出现了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这些现象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产生,故C项正确;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一般指西欧封建主之间依据土地占有和人身依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关系,排除A项;材料无关资产阶级文化,排除B项;公元476年,日耳曼人攻灭西罗马帝国,标志奴隶社会的历史在西欧结束,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
历史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彩。历史结论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中世纪晚期,欧洲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而是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历史结论,故C项正确;ABD项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史实,均排除;故选C项。
【点睛】
16.(1)人口的激增、政府政策推动
(2)促进了英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改变了英国的地理面貌
(3)相同点:都是因为人口的增长需要更多的耕地;都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不同点:英国垦殖运动推动了中世纪庄园的解体,进而促进了租地农场的产生和社会的进步,清朝的垦荒运动并没有推动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相同点,不同点)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破3亿。”可归纳出人口的激增;根据“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可归纳出政府政策推动。
(2)根据材料二“这场运动不仅促进了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的地理面貌。”可归纳出促进了英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改变了英国的地理面貌。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垦荒和英国垦殖运动的相同点都是因为人口的增长需要更多的耕地;都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不同点是英国垦殖运动推动了中世纪庄园的解体,进而促进了租地农场的产生和社会的进步,清朝的垦荒运动并没有推动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17.(1)11世纪前后
原团: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等。
(2)目的:获得城市自由和自治权。
典型:琅城。
(3)城市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原孕育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意思相近即可)
【详解】
(1)据材料“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抗,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在中古初期,由于战乱和经济衰败,昔日繁荣的罗马城市大多变为废墟。11世纪前后,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生产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2)据材料“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争取自主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买、有的通过武力贏得自治权。琅城市民争取自治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等,都是当时西欧兴起的著名工商业城市。西欧城市的兴起给西欧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可从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进行回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