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A.防止外族侵入
B.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C.开发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
D.建立对全国的控制网
2.根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伯益被推荐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凭借强大的势力, 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这段材料中我们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禹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世袭制遭到破坏 D.禅让制由此开始
3.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
A. B.
C. D.
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商汤灭夏 ②牧野之战 ③用平王东迁洛 ④夏朝建立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5.西周时期,秦人的祖先秦非子“为周孝王主马济渭间,马大蕃息”。周孝王给秦非子的酬劳是“分土为附庸,邑之秦”“号日秦嬴”。由此可见,“秦”之国号源自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6.如下图是七年级同学整理的学习卡,请判断学习的主题是( )
历史人物:启、汤、武王 政治制度:分封制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7.如图为《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其中在今山东省范围内设立的封国有
A.齐、燕 B.齐、鲁 C.宋、晋 D.宋、鲁
8.寻找图片的联系,发现它们的异同点,归纳图片反映的主题,是历史学习必备的素养。下列三幅图片,我们可以归纳它们的主题( )
A.中原建筑艺术异彩纷呈 B.中外文明成果频繁交流
C.中原文明的发展与演变 D.儒家文化的兴起与完善
9.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070年是( )
A.公元前20世纪前期 B.公元前20世纪后期
C.公元前21世纪前期 D.公元前21世纪后期
10.《诗经》中的“千耦其耘”是对西周时期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形象描述。西周时期未实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1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与民争利,引发“国人暴动”。他是( )
A.禹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12.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说:“严格地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中国古代与张荫麟所说的“封建的社会”相适应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刺史制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中心地区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由于后期统治者统治残暴,最终灭亡。
材料二:商国君主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建立商朝。商朝最后一个王对外征伐,统治残暴,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材料三:公元前1046年,他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后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1)材料一中夏朝的建立者是谁 都城在哪里
(2)材料二中商朝的建立者是谁 他把都城建在哪里 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是谁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
(4)从三则材料朝代的更迭中,你有何感想
14.材料一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
(2)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课文,概括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4)西周实行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荐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及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材料三:图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尧”“舜”当时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他们相互授受的是什么职权?
(2)从材料一可看到,这种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是什么?反映了我国什么社会时期的历史?
(3)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关?你能说出我国经历的四个奴隶制王朝吗?
(4)材料三示意图中显示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请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填写横线上对应人物的身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为保证王室的强大,拱卫王室;对各诸侯国有效控制,加强统治。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B
【详解】
根据“禹年老时,伯益被推荐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凭借强大的势力, 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元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禹建立夏朝,A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世袭制建立,C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禅让制结束,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A
【详解】
禹为部落联盟首领且建立了夏朝,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奴隶主国家,故A项正确;启是禹的儿子,不是部落联盟首领,排除B项;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排除C项;炎帝是部落联盟首领,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早期王朝分别是夏商周,所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夏朝建立、商汤灭夏、牧野之战和周平王东迁洛阳,即④①②③,故选D,排除ABC。
5.B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分土为附庸,邑之秦、号秦嬴”可知,非子有功,被周孝王封到秦地,于是秦国产生,这说明,“秦”之国号源自分封制,B项正确;禅让制产生最高首领,世袭制是政治权力或爵位的传承而不产生新的国家, 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6.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夏启、商汤、周武王是夏商周的建立者,西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重大战役夏商周是国家的产生、奴隶制建立发展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因而上述图片内容反映的主题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项正确;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指从远古时代开始,排除A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指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排除C项;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是指秦汉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在今山东省范围内,西周分封了齐、鲁两国,故山东称“齐鲁之地”,故B符合题意;燕在河北,故A不符合题意;宋在河南,故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8.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殷墟是中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内乡文庙位于河南内乡一初中院内,是封建社会祀孔子的庙堂和县办学宫,始建于元大德8年(1304年),距今已700年历史,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故C正确;A、B、D在图片内容中没有体现,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C。
9.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世纪的计算方法为:用年数除以100,然后商取整数加1,得到世纪数,故公元前2070年为公元前21世纪,而公元前纪年数字越大时间越靠前,故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应为该世纪的前期,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0.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诗经》描述的的“千耦其耘”是奴隶们在井田制下劳作的场面,井田为周王所有。在井田制的基础上,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诸侯臣下,受封诸侯要向周王尽义务,C项正确;禅让制是部落时期的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排除A项;夏朝时期,禹传位给子启,开启了世袭制,排除B项;等级制在夏朝、商朝时期已经存在,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C项正确;禹是夏朝建立者,排除A项;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排除B项;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
依据“严格地说封建的社会的要素是这样: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可知对应的是分封制,西周时期为了统治疆域,把土地和人口赐给诸侯臣下,诸侯一方面对于周天子负有纳贡、镇守疆土等义务,另一方面在地方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可以世袭统治,B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民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排除A项;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官员都由朝廷或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排除C项;刺史制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对地方监察的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B项。
13.(1)禹;阳城
(2)汤;亳;纣
(3)周武王
(4)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
(1)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根据所学其都城是阳城。
(2)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 1600 年,夏朝被商汤所亡。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亳。由于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多次迁都,后来,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一带),统治稳定。商朝为巩固统治,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战,耗费国力,同时修建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商王纣统治残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3)根据所学,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战,耗费国力,同时修建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商王纣统治残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4) 结合材料可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符合题意即可)。
14.(1)分封制
(2)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3)进献贡物;服从调兵
(4)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详解】
(1)依据两则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
(3)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
(4)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制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己统治有机结合起来,周王朝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使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15.(1)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
(2)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
(3)启,世袭制;夏、商、西周、东周。
(4)周朝、分封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1)
根据所学可知,尧、舜、禹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部落联盟首领产生的办法是通过民主推选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贤德之人。
(2)
根据材料可知,舜被推举为尧的继承人,舜年老时有推荐治水有功的禹作为他的继承人,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就是禅让制。尧舜禹所处的时期是在黄帝之后,禹后来建立夏朝,原始社会结束进入奴隶社会,由此可知,他们所处的时期应是原始社会末期。
(3)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说的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天下为家,各亲及其亲,各子其子”家天下说明禅让制被取代,开始任用自己的亲属为继承人,这就是夏朝开始的世袭制度,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了他的位置,葱丝,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我国历史上的四个奴隶制王朝是从夏朝开始的,依次是商朝、西周和东周。
(4)
根据材料三图示可知,图片为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这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后形成的,周王授予宗亲和功臣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再分封,依次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的等级制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