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6 22:2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选择题
1.下侧是依据我国最早的文字制作的表情包。这种文字是
A.金文 B.隶书 C.甲骨文 D.小篆
2.下列组图代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其中商周青铜文明的代表成就是( )
A.猪纹陶体 B.四羊方尊 C.铜冰鉴 D.青瓷莲花尊
3.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司母戊鼎 C.甲骨文 D.兵马俑
4.“钟鸣鼎食”被古人用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有( )
A.盛水器皿 B.食器 C.乐器 D.装饰品
5.下图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它的名称是
A.夏朝的四羊方尊 B.商朝的司母戊鼎
C.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D.商朝虎耳铜鼎
6.历史悠久的汉字文明,是建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不竭源泉。2017年10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是( )
A.《论语》 B.甲骨文 C.都江堰 D.司母戊鼎
7.人们往往通过研究历史文物来了解历史。下列哪些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商朝的历史
①甲骨文 ②司母戊鼎 ③云冈石窟④圆形方孔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如图为“次”字的甲骨文,呈一跪坐的人张口而有东西溅出口外之状。这是不被嘉许的行为,故有次等的含义。这表明商朝时期(  )
A.刑法异常残酷 B.非常注重礼节
C.思想封闭保守 D.文字已经成熟
9.下图是“牛”字已知最早的写法,其造字原理是用局部代表整体:只要描绘出特征最鲜明的牛角,不画全身也能看懂这是牛。该字属于(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10.下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金文 D.隶书
11.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被誉为“世界青铜器之王”。下列图中器物是司母戊鼎的是(  )
A. B.
C. D.
12.下表是《考工记》所记载的青铜合金成分表。司母戊鼎的合金成分为: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成分0.8%。这大体与表中钟鼎合金的标准相符。这说明了( )
类别 原文 铜 锡
钟鼎之齐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 85.71% 14.29%
A.司母戊鼎铸造以《考工记》为标准
B.当时的青铜合金铸造技术已登峰造极
C.历史记载必须有出土实物的印证
D.实物史料有效验证了文字史料的记载
13.下列三幅图片所示文物共同反映了( )
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河南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 二里头出土的铜鼎
A.中原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 B.中国的手工制造业领先于世界
C.中国古代商业繁荣的重要表现 D.阶级社会的等级观念非常明显
14.鼎盛肉食,簋盛饭食。周礼规定,贵族“列鼎而食”,不同等级用不同的饮食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一般平民不能用鼎。由此则材料可以看出鼎簋的功能与用途是
A.主要用于记事 B.主要用于占卜吉凶
C.属于乐器,可以演奏不同乐曲 D.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
15.人们往往通过研究历史文物来了解历史。下列哪些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商朝的历史: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16.历史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痕迹与文物。这些文物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的重要依据,请结合如图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图A中的文物最初在何地出土发现?其在出土之初叫“龙骨”,清朝王懿荣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符号,其叫什么?有何历史地位?
(2)图B中的文物于1938年在湖南宁乡出土,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是哪个朝代的工匠制作的?请说出图C所显示的青铜器的名称及其重要价值。
(3)上述图片中的文物都是在同一个朝代出现的,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想?
17.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阶段创造了发达的文明。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它铸造于哪个朝代?
(2)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请写出该文字的造字方法两例。
(3)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最早的文字指的是甲骨文,甲骨文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C项正确;金文、隶书、小篆均在甲骨文之后,排除A、B、D项。故选C项。
2.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青铜器文化的灿烂时期开始于商朝。夏商周被称为“青铜时代”。造型奇特、做工精美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铜文明的代表成就。B项正确;河姆渡居民用来盛装东西的陶器,是猪纹陶体,排除A项;铜冰鉴,是战国时期青铜酒器,排除C项;青瓷莲花尊,一般指北朝青瓷莲花尊,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出图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典型代表,B项正确;人面鱼纹彩陶盆、甲骨文和兵马俑都不是青铜器,排除ACD项。故选B项。
4.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夏朝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等,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用于祭祀,据“钟鸣鼎食”意义可知,它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于食器,ACD不符合题意,排除。综上故选B。
5.B
【详解】
根据材料“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B项正确;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排除A项;青铜立人像是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同时代文物群中最早、最大、最奇特、最神秘、最为宏伟壮观的青铜立人雕像,被誉为“铜像之王”,排除C项;“商朝虎耳铜鼎”与图片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17年10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是我国的甲骨文,故选B;ACD与题意中的描述不符,排除。
7.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通过甲骨文和青铜器可以了解商朝时期的历史,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云冈石窟是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圆形方孔钱是秦朝时期全国通用的货币,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8.B
【详解】
根据“呈一跪坐的人张口而有东西溅出口外之状。这是不被嘉许的行为,故有次等的含义”可知,材料表明商朝时期非常注重礼节,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刑法是否残酷,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思想封闭保守,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文字已经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9.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是我国已知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古文字,材料中的牛字就体现了这一点,A项正确;小篆、 隶书、 楷书均在甲骨文之后并受甲骨文的影响,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0.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图中古文字为甲骨文,甲骨文的特点是笔画繁多,图画性强,线条细瘦。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使用多种造字方法,是中国古代发现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A项正确;小篆是秦朝时才出现的文字,小篆笔画规整,排除B项;金文是商朝中晚期出现的铸刻在青铜器是上的文字,排除C项;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均属于商朝的青铜器,A项为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B项为司母戊鼎,C项属于鼎器,D项为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被誉为“世界青铜器之王”。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B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考工记》所记载、司母戊鼎的合金成分表中钟鼎合金的标准相符”可知,实物的成分和文献记载相符,技术成熟并载入中典籍,体现了青铜合金铸造技术已登峰造极,B项正确;司母戊鼎铸造以《考工记》记载以实物记载为依据,排除A项;历史记载必须有出土实物的印证,这种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是为了说明青铜合金铸造技术的高超,不是为了让实物史料有效验证文字史料的记载,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贾湖、三门峡、二里头均在中原,骨笛、彩陶盆、铜鼎则体现出悠久历史,A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出中国的手工业水平,没有说同期世界手工业水平,不能体现出领先,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手工业,排除C项;骨笛体现不出等级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
分析题干的“鼎盛肉食,簋盛饭食。不同等级用不同的饮食器。”和“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一般平民不能用鼎。”可以看出鼎簋的功能与用途是“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D项正确;“鼎盛肉食,簋盛饭食。”表明鼎簋是食器,排除A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鼎簋主要用于占卜吉凶,排除B项;鼎簋不是乐器,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
依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①符合题意;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是商朝著名的青铜器,②③符合题意;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居民时期的,④不符合题意。综上可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6.(1)河南安阳。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朝。司母戊鼎(或者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感想:我们为先民用伟大的智慧创造出如此魂宝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努力学习,将先民的智慧继续发扬光大,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A中的文物是甲骨文,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图A中的文物在出土之初叫“龙骨”,清朝王懿荣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符号,后被称作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B中的文物于1938年在湖南宁乡出土,是精美的青铜器艺术品——四羊方尊,是商朝的工匠制作的。图C所显示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杰作,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图片中的文物甲骨文、四羊方尊、司母戊鼎都是在商朝出现的,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成就,我的感想是:我们为先民用伟大的智慧创造出如此魂宝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努力学习,将先民的智慧继续发扬光大,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7.(1)司母戊鼎。商朝。
(2)甲骨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
(3)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先民勤劳智慧,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等。
【详解】
(1)商朝著名青铜器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
(2)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
(3)通过以上探究可知,古代中国人民曾经创造了辉煌发达的文明,如商朝时期青铜文明。由此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先民勤劳智慧,作为中国人应感到骄傲和自豪,树立文化自信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