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8.2重力势能 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
1. 一个的球从的高处落到一个水平板上又弹回到的高度,则整个过程中重力对球所做的功及球的重力势能的变化是()( )
A.重力做功为 B.重力做了的负功
C.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 D.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
2. 下列物理量数值前的负号表示方向的是( )
A.气体的温度 B.物体的位移
C.物体质量变化量 D.阻力做功
3. 如图所示,撑杆跳是运动会中非常具有观赏性的比赛项目,用于撑起运动员的杆要求具有很好的弹性。运动员助跑时杆未发生形变,撑杆起跳后杆弯曲程度逐渐变大,到运动员水平越过横杆时,杆竖直且恢复原状。关于撑杆起跳到运动员越过横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杆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B.杆一直对运动员做负功
C.运动员越过横杆正上方时速度为零 D.以上说法均错误
4.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表示重力势能,h表示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和h之间关系的是( )
A.B.C.D.
5. 内壁光滑的细管制成直角三角形管道,拐角C处是很小的圆弧,,将管内抽成真空,安放在竖直平面内,边水平,如图所示。从角A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两个质量不相等的光滑小球,球的直径比管径均略小,第一个小球沿斜管到达B处,第二个小球沿竖直管下落到C再沿水平管运动到B处,不计小球在C处的速率损失,小球到达B处后均静止不动。则( )
A.两小球刚要到达B处时的速度相同
B.两小球从A到达B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相等
C.两小球从A处运动到B处经历的时间相等
D.小球从A直接沿斜面到B处的时间小于从A经C到B所需的时间
6.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O点以速度v0沿水平面向左运动,小滑块撞击弹簧后被弹簧弹回并最终静止于O点,则运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是( )
A. B. C. D.
7. “神舟十二号”宇航员顺利返回地球后,又经过了两个星期左右的恢复锻炼,才逐渐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如图所示,重物A质量为m,置于水平地面上。一根轻质弹簧,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下端与物体A相连接。宇航员恢复锻炼时现将弹簧(初始为原长)上端点P缓慢地竖直提起一段高度使重物A离开地面。已知上端点P向上移动的高度为h,则这时重物具有的重力势能为(以地面为零势能面)( )
A. B. C. D.
8. 袋鼠跳是一项很有趣的运动。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参加袋鼠跳游戏,他们起跳后向上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落回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位同学的重力势能始终大于零
B.该情景中只能选择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
C.两位同学上升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
D.两位同学下落过程中自身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
9. 地面上有质量m=3.0×103kg的物体,用起重机将它竖直向上匀加速提升到h=10m的高处,物体在这段上升过程中,起重机钢绳对它的拉力F=4×104N.取g=10m/s2,将物体视为质点.
(1)求钢绳的拉力F所做的功WF;
(2)求重力做的功WG;
(3)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求物体在h=10m处的重力势能EP.
10. 某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得到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请结合弹性势能表达式计算下列问题。 放在地面上的物体上端系在劲度系数k=200N/m的弹簧上,弹簧的另一端拴在跨过定滑轮的绳子上,如图所示,手拉绳子的另一端,当往下拉0.1m物体开始离开地面,继续拉绳,使物体缓慢升高到离地h=0.5m高处。 如果不计弹簧重和滑轮跟绳的摩擦,(g取10m/s2)。 求:
(1)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
(2)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
11. 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4,离同一参考平面的高度之比为8∶1,则两物体的重力势能之比为_________.如果两物体的质量比不变,重力势能之比为1∶2,则两物体对同一参考平面的高度之比为__________.
12. 如图,篮球离开手时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底部距离地面,与地面碰撞后恰好竖直反弹到离开手时的高度.已知篮球直径为,质量为.假设篮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恒为自身重力的0.05倍,不计与地面碰撞时动能的损失和篮球的形变.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篮球离开手时,重力势能为__________;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 重为50N的物体,在恒定拉力作用下以1m/s2的加速度,竖直升高10m,此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化了_____J,拉力做功_____J.
14. 弹性势能是指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___________而具有的____,这种能量叫弹性势能.
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
1. 【答案】C
【解析】
【详解】
重力做的正功
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因此重力势能减少。
故选C。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温度的“-”表示温度比零度低,不表示方向;A错误;
B.物体的位移,负号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反;B正确;
C.物体的质量变化量的“-”表示质量减小,不表示方向;C错误;
D.阻力做功为,负号表示做的功是负功,不表示方向;D错误。
故选B。
3.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D.运动员撑杆起跳后,杆弯曲程度先逐渐变大再减小,到运动员水平越过横杆时,杆竖直且恢复原状,所以杆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杆对运动员先做负功后做正功,A正确,B、D错误。
C.运动员越过横杆正上方时有水平方向的速度,C错误。
故选A。
4. 【答案】B
【详解】
设初始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为H,则
整理得
图像时一次函数。
故选B。
5. 【答案】C
【详解】
A.两小球刚要到达B处时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故A错误;
B.由于两个小球竖直位移相同,但质量不等,所以两小球从A到达B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不等,故B错误;
CD.小球在AB管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运动时间为
小球在AC管中运动的时间为
小球在CB管中运动的时间为
又因为
所以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 【答案】B设动摩擦因数为μ,O点离弹簧右端距离为L,弹簧最大压缩量为,小滑块从O点运动到弹簧压缩量最大时,速度减为0,由动能定理可得
再分析弹簧压缩量最大到小滑块最终静止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
联立可得故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是,选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 【答案】 C物块刚A离开地面时,弹簧所受的弹力等于物块的重力,根据胡克定律得弹簧伸长的长度为由弹簧上端P缓慢的竖直向上提起的距离L,则物块上升的高度为
以地面为势能零点,这时物块A具有的重力势能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 【答案】C
【详解】
AB.两位同学的重力势能是否始终大于零取决于所选的零势能面,而零势能面的选择是任意的,不一定要选择水平地面,AB错误;
CD.两位同学上升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两位同学下落过程中自身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C正确,D错误。
故选C。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
9. 【答案】(1) 4×105J (2)(3) 3.0×105J
【解析】
【详解】
(1)钢绳的拉力F所做的功为:
WF=Fh=4×105J
(2)重力做功
(3) 物体的重力势能为:
EP=mgh=3.0×105J
10. 【答案】(1)1J;(2)10J
【详解】
(1)物体缓慢升高过程,处于平衡状态,则有
,
则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为
联立解得
,
(2))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为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
11. 【答案】 2∶1 2∶1
【解析】
【详解】
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4,离同一参考平面的高度之比为8∶1,根据EP=mgh,则两物体的重力势能之比为2:1;如果两物体的质量比不变,重力势能之比为1∶2,根据EP=mgh,则两物体对同一参考平面的高度之比为2:1.
12. 【答案】 3.6 1.0
【解析】
【详解】
篮球离开手时重力势能为:;
对整个过程,由能量关系:,解得v=1.0m/s.
【点睛】
此题要搞清整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关系;篮球初末两态的重力势能是相同的,则初态的动能等于整个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
13. 【答案】 500 550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由重力计算公式求出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拉力大小,然后由功的计算公式求出拉力做的功.
解:物体重力 G=50N,竖直上升的高度 h=10m,物体的质量为 m=5kg
重力势能增加了△EP=mgh=50×10=500J
物体以1m/s2的加速度上升10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解得,拉力 F=55N,
拉力的功 W=Fh=55×10=550J;
故答案为500,550.
14. 【答案】 弹力的相互作用 能
【解析】
【分析】
根据弹性势能的定义以及弹性势能的大小的决定因素进行解答;
【详解】
因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时会对别的物体做功,所以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我们就把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其大小取决于形变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弹性势能的定义和弹性势能与弹性形变的关系的理解.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