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小学(三)年级(科学)学科备课表
备课时间 主备人 郭慧峰 授课教师 郭慧峰
集备课题 了解土壤
上课时间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砂、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2、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
教 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2、难点:区分土壤的种类
教具准备 土壤、杯子、水、搅拌棒、纸巾等
教 学 流 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图画,提问: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出示图画中出现的土壤标本,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
3.教师小结:说得很好!大家想知道有多少种土壤?怎样分类?我们周围的土壤属于哪一类?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土壤生长的植物不一样?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研究吧。
(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
1.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
2.谈话:怎样分类,是否与土壤中的成分有关?
(三)感知土壤、分离结构
1.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善于让学生在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
2.教师给学生提供放大镜等工具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四)比较沙和黏土的不同
1.教师提供给学生可研究的干燥的砂、黏土的土样,让学生使用多感官进行检测。
(检测土样的活动就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提供材料,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来认识一个事物)
*活动过程:
(1)让学生取每一种土样的一小堆放在纸上。
(2)观察土样、用放大镜看、在手指间摩擦干燥的土样、闻土样。
(3)通过以下问题,鼓励学生描述关于土壤他们知道些什么:
. 观察和水的沙子、黏土。
谈话:如果弄湿每一种土样,他们又会有哪些发现?
*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讨论,到目前为止关于土壤他们知道些什么:
△ 当天气下雨时,泥土地面会发生什么情况?看上去和感觉上像什么?
△ 在海滩或沙盘里,湿的沙子感觉上像什么?
△ 湿的黏土感觉上像什么?你曾经用黏土制作过什么东西么?你是如何制作的?
(2)学生描述湿的沙子、黏土和腐殖质的感觉和外形。
(3)学生比较干燥的和湿的土样,讨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五)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能
1.谈话:如果下雨时这两种土保水性能、渗水性能情况是什么样 猜一猜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一般都认为沙的保水性能差。)
2.提问: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吗?
3.提供给学生一组对比实验器材,控制好条件进行实验操作。
*活动过程:
(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实验设计。(实验装置相同;土壤的量相同;水的量相同)
(2)在此基础让学生预测,当水倒入土壤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3)学生领取材料实验。
(4)让小组学生叙述看到的现象,比较盛水的容器里经过土壤过滤的数量,水多则说明土壤的保水性能差,渗水性能好,水少则相反。
(六)学以致用,加以拓展
1.(提供一堆家乡土)活动:学生要用自己的方法来确定混合物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然后判断出神秘混合物的种类。
2.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它们的研究。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讨论:
△ 家乡的土壤中什么成分比较多?
△ 你用了什么方法发现了这种成分?
△ 你认为家乡土壤里还有其它什么成分?
五、板书设计:
2、了解土壤
观察土壤:褐色、潮湿,有小虫子、落叶。。。。。。
土壤成分:水分、空气、沙粒、黏土、腐殖质等
土壤种类:沙土(深水性强)
黏土(深水性差)
壤土(深水性居中):适宜大多数植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