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句式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句式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6 09:4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主讲老师梁晴晴
文言文句式
01 趣味导入
02 省略句
03 倒装句
目录
04 判断句
05 被动句
趣味导入
01
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
研究表明,汉字的顺序并不定一能影响阅读。
这是因为人一次并不是只读取一个汉字。
省略句
02
省略句:
文言文在不影响语意表达的情况下,经常省略某些成分。在翻译的时候,要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
(1)省主语:
(他们)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记》)
(2)省谓语: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宾语: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之,指公子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4)省量词:
撤屏视之,一(个)人、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口技》)
倒装句
03
倒装句:
文言文中为了强调或出于某种习惯,有些句子成分倒置了,或提前,或置后,我们称之为倒装句,翻译时一般要把倒装的部分还原到句子原来的位置。
(1)宾语前置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如;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如: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③一般用“之”等助词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如: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2)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通常用在主语或宾语之前,但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语,或者为了使语句流畅顺口,把定语放在主语或宾语之后,形成定语后置。翻译的时候,应把定语放在名词之前。
例如:
马之千里者(《马说》)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
(3)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位置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
①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投以骨。(《狼》)
(4)谓语前置:
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强调谓语而把谓语放在主语前面,一般为感叹句。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判断句
04
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1)…者,…也,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者,……,
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3)……也,
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4)……者也,
如: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此外,还可用“为”“则”“乃”“皆”“诚”等表示肯定判断,“非”表示否定判断。
被动句
05
被动句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一般不用介词“被”来表示,而是借用其他的介词来表示。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例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用“为”表被动。
例如:主辱军破,为天下笑。(《战国策》)
(3)用“为……所”表被动。
例如:①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②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4)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可根据上下文意思补出被动词。
例如:帝感(于)其诚。(《愚公移山》)
课堂小结
06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
⑴判断句。
①……者,……也。例句: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也。例句:环滁皆山也。
③……者也。例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翻译时用“……是……。”
⑵倒装句。
①主谓倒装。例句:如鸣佩环。
②宾语前置。例句:宋何罪之有。
③定语后置。例句:马之千里者。
④状语后置。例句:又七年,还自扬州。
翻译时应调整好语序。
⑶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
例句:﹙﹚便要还家。 ﹙﹚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省略谓语。
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 ﹚而竭。
③省略宾语。
例句: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④省略介词“于”。
例句:北饮﹙﹚大泽。
翻译时应补充省略部分。
⑷被动句。
被动句就是受动者作主语,施动者作谓语的句子。
例句:而身为宋国笑。
常见表示被动的词:为,见,于。
翻译时用“……被……。”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