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 家乡变了样
科目 美术 教学对象 小学二年级 提供者
课时 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家乡变了样》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5课,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课型。教材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多个角度对比思考家乡变了样,了解家乡的过去,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本课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对周边事物的观察,感受生活中家乡的变化,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比较、讨论、自主、欣赏等教学策略的运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发现表现家乡的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在体验、思考中了解本课的知识要点和学习要求,从而提高其探究能力和审美趣味。通过组织学生自我感悟,比较、分析,理解家乡变化的规律,并运用其变化规律进行美术创作。本课是一节集探究性、欣赏性、创造性于一体的美术课。本课用一个课时教学。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变化,运用线描的绘画方式表现家乡的变化。2、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讨论、小组欣赏学习、个人联系生活观察,对作品赏析的方法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比较中了解家乡的过去,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重点: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美丽,进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并用线描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变化。难点:如何生动地表现出家乡的变化。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属于二年级课程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讲,经过二年的学习,认知能力相对较强,初步领悟了艺术作品的基本创作方法,但对在艺术作品中画面如何运用所学习过的艺术形式来呈现家乡的变化,不是十分了解。为此,在本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学习内容与生活有机联系,寻找生活中的简单的变化现象,感知变化前后的规律。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基本了解在绘画或设计创作中,如何运用线描的表现手法,通过美术元素点、线、面来表现家乡的变化。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实验教材《美术》二年级下册教学环境:梯形教室资源准备:教师:PPT课件、收集家乡过去和现在的图片(厦门、集美学村对比图、三社小学校舍对比图)、范图(画家作品)、12个小组的图片资料、教师范画、美术作业纸。学生:美术课本、勾线笔2支。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图片感知,激趣导入 1.初步感知“家乡变了样”,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家乡”是指什么吗?“家乡”是指自己生长的地方,又被成为“故乡”“老家”。请问你的家乡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呢?虽然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你们和爸爸妈妈在厦门生活学习了很多年,所以无论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还是生活在当地的外乡人,厦门也是我们的家乡。你们知道这些年来我们的家乡厦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吗?请同学们看这张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这是我们三社小学早期的校舍,以前我们的小朋友们是在牛棚里学习的,你们看,我们现在的校舍相比之前发生了什么?对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了样。不仅我们三社小学变了样,我们美丽的家乡厦门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揭示课题《家乡变了样》 找一找,看一看。观察图片中的景色,找出图片前后发生的变化,并说出自己的所感。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寻找图片中不同的景物,感悟前后前后发生的变化,从而使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的,引出课题。
小组交流,探究新知 围绕第二家乡厦门——探索 “家乡变了样”引导孩子观察五年内厦门发生的变化——建筑方面让我们随着摄影师的镜头一起来看看摄影镜头下的老厦门是什么样的?组图一:早期的嘉庚建筑、闽南地区极具特色的红砖古厝早期的建筑在材料上大都以石砖、木料为主,造型上,房屋的屋檐向上高高翘起。我们来对比集美近五年内新建而成的建筑,它们的建筑材料和造型上对比之前的建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组图二:集美万达、集美新城、杏东小学、新亭小学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现代建筑有流畅的线条、简约大方的设计,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添加了现代元素,但我们始终贯穿着我们的嘉庚精神,反映着厦门人民对于美的追求。引导孩子认知我们厦门十年内的变化——交通方面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学习过的《繁忙的大街》吗?通过那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厦门的交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早在1949年陈嘉庚先生提出要修建高集海堤,当时的技术条件比较落后,主要依靠人力,海堤的材料主要以石料为主。海堤的建立,铁路、公路过堤跨海同乡省内各地,为厦门岛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短短的十年内厦门的交通又发生了巨大的变样,2008年BRT的开通,杏林大桥、集美大桥的建立,2010年厦门翔 看一看,说一说。小组交流讨论,欣赏老师给予的组图,思考交流每组图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习,发现家乡发生了多个方面的变化。运用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深入探究,提高认知 安海底隧道的开通,使得厦门人民出行更加便捷。 你们瞧,这幅图是在哪儿?对了这是我们小朋友每天上学的路,如今已经从原来泥泞的道路变成了如今宽广的大马路。那你们知道厦门还在建设什么呢? 对了,是地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厦门的交通系统会更加发达,我们的生活出行会更加轻松自在。 引导孩子认知我们厦门五十年内的变化——环境方面师:同学们接下来老师要来考一考大家了,请同学欣赏图片上这些图片,完成这道连线题。请同学们找一找桌面上的图片,他们对应的分别是早期的哪些环境呢? 请小组交流讨论一下,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做得又快又好。 同学们你们来观察这张图,除了交通和建筑发生变化以外,它还有什么地方发生变化了呢? 对了绿色的植物越来越多,我们绿化工作越来越重视了,不仅如此,在看这张图片,人怎么样?是的,人越来越多了。师小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休闲娱乐,因此我们的周围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我们灌口的风景湖、还有双龙潭、集美的龙舟池等。4.欣赏名家作品:1.画家还用线描的表现方法来绘制了《龙舟池》,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多媒体展示作品的《龙舟池》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作品《龙舟池》,这幅画运用了线描的表现手法。描绘的是我们的家乡集美学村龙舟池及周边的景色,作者描绘出了“头戴竹斗笠、身穿西装”极具特色的嘉庚建筑风格。 了解厦门的不一样,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感受到的不一样。 由大及小的学习方法,从家乡大的变化加深到身边环境的变化。通过生活图片的欣赏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
赏析作品,感悟方法 媒体展示课本的《浦江东望》思考:画家取景的目的?引导学生欣赏,交流,找出画家想要表达的家乡景象和内心情感。师:《浦江东望》描绘的是画家的家乡上海,作者为什么只画了这处景物?——引出取景需要代表性,选择变化最大,标志物明显。——东方明珠代表性建筑,作者认为这处变化最大。2.引导学生欣赏同龄人作品,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掌握不同的创作手法。(出示同龄人作品欣赏)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学生作品,看看他们的作品是如何体现家乡的变化的?他们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欣赏同龄人拼贴、色彩、水粉、水墨作品。★欣赏学生作品,观察比较作品在表现的材料和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观察作品,从表现形式、内容、构图、色彩及表达的情感上去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崔如琢先生的《荷塘清夏》和《浦江东望》。 欣赏国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了解国画创作中构图之美,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使学生掌握绘画作品中深远的意境。并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教师示范《家乡变了样》的作品。师:同学们,我们了解了家乡五年、十年、五十年内发生的巨大变化,那么作为在厦门生活七年的老师来说,老师对它也有着深厚的感情,老师也要用画来表达我对家乡的爱,想知道老师心目中的厦门吗?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将这张图画出来的?谁能来说一说?(小朋友们回答步骤1.2.3.4.)2.画面的主体物是什么?(交通类的《繁忙的大街》)3.画面的构图饱满吗?(师出示三张对比图)哪一张更能体现家乡变了样?4.你对老师的这张画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轮廓稿—完整稿)之前在《叶子上的小血管》里学习过的线的特点,有直线、弧线、折线、波浪线、粗线、细线、波浪线、实线、虚线等。可以通过并列、交错、发射、疏密等表组合方式进行创作师小结,示范:这是一幅线描作品,表现的是我们的家乡厦门杏林大桥发生的变化。运用线条之间的粗细、疏密排列进行创作,使画面产生空间感。在绘制时,要注意先绘制主体再绘制背景物,做到主次分明。你们看,这样一幅集美学村的线描作品就完成了。(注:教师示范可以直接从步骤2抽出一幅进行添画,突破孩子创作的难点。) 欣赏作品,说一说画面中内容、色彩、构图有什么不同之处?找一找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欣赏同龄人作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并且学会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展示家乡的变化。
思维拓展,示范讨论 2.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表现家乡最不一样的地方。师:如果你来绘制家乡的变化?你会选择什么地方来表现?生:集美大桥、学校、立交桥。(师准备几组图片,让孩子进行选择。请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你要如何来表现家乡的变化?你希望未来的家乡还有哪些变化?)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作业要求:运用线描的方法创作一幅《家乡变了样》。主体突出、画面构图合理、选择你最感兴趣的景物。描绘要灵动、线条要有变化。(你画的是家乡的变化,可以从建筑、交通、环境三个角度切入)。 环境类:直接用水彩笔绿色来画,注意植物的前后关系,线条的点线、疏密表现,叶子密,枝干粗、疏的; 交通类:先画主要的交通道路,再添道路周边的景物; 城市建设:要有代表性的建筑,标志。特征明显,让别人一样就明白你画的是什么?) 了解线描创作的基本技法及作画步骤。说一说。小组交流讨论,提出各自的想法和创作思路,表现形式。练一练。根据要求完成一幅表现家乡变了样的作品。 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用线描的表现手法来绘制家乡变了样。通过多次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在课后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教师适时加以辅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并及时的给予帮助和指导
展示作业,归纳巩固 1.引导学生将自己作品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相互欣赏评述。2.出示问题学生回答(1)看一看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2)你描绘了家乡的什么地方变了样?(先学生点评,后教师小结 ) 展一展,评一评。学生展示个人作品,说说自己的作品体现了家乡哪方面变了样。 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开展学生互评和自评,老师点评,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与学习.提高鉴赏水平。
课后小结,巩固知识 拓展——思考家乡的变化师出示组图(变化微小的厦门景色对比图)师:你们觉得我们的家乡厦门都变了吗?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幅图变化大吗?在城市建设中保留我们城市的建筑风格(厦门的旗楼)师小结:对了,变化不大。其实是我们人们懂得在城镇建设中将具有重要的人文古迹,具有历史意义的代表性建筑保留下来,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家乡更加美丽。家乡变了样是因为你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的家乡建设做出了贡献,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更好更快更强!但是我们依然要将记载地方文化的建筑环境保护下来,将我们的传统文化、嘉庚精神传承下去,这样我们的家乡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变得越来越好! 巩固知识要点,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利用所学方法表现家乡变了样。。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