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认识分数
分一分(一)
—
2
1
1
2
请同学们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这个
长方形的
2
1
—
请同学们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这个长方形的1/2
思考:为什么涂色部分形状不一样,却都可以表示出这个长方形的1/2?
活动探究:动一动.分一分
1.通过折一折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
2.将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用斜线)涂上颜色。
3.尝试用一个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1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67,仔细观察这些分数,想一想,他们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名称又是什么?
3、蓝色的圆圈是这些圆圈的 。
( )
( )
2、涂色部分是这五角星的 或 。
( )
( )
1、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 )份,红色的部分
是这条线段的 。
( )
( )
说一说:
1
3
3
5
3
6
3
( )
( )
10
6
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 )
( )
( )
2
8
5
6
1
3
快速抢答
估一估,看谁的眼力好。
1
1
6
—
1
—
3
生活中的分数
巧克力
探究思考: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乒乓球项目比赛中,我国健儿在5个项目的比赛中共取得了4枚金牌,3枚银牌的好成绩,你能算出我国在这个项目中获得的金牌数占这个项目金牌数的几分之几?银牌数占这个项目银牌数的几分之几?看到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
流 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阐释
《分一分》
《分一分(一)》教学阐释
一、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特点
教材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强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能解决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
初步理解分数意义
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以及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1、教材地位与作用
2、学情分析:从知识起点来看:本课是在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对除法意义认识以及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学生在正式学习分数以前,已经会运用“一半”这样的词语,只是还不曾提升到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初次学习分数,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从能力上看:三年级学生思维还是处于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阶段,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建立对分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 分一分》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以及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经历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独立思考等学习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并在讨论、交流中,使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感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认识各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法:以引导发现法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等数学活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采用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认知水平
三、教法、学法
学法:通过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较大的空间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让他们在具体情景中进行独立思考。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四、教学流程
设计思想:创设了分食物的情景,引出“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目的是引导学生经历分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二)自主探究,认识分数
—
2
1
1
2
设计思想:借助分蛋糕的具体情境,用一个圆表示蛋糕,引导学生思考“一半”怎么表示,再次基础之上,介绍1/2,引导学生体会“一半”包含三层意思:平均分;分两份;取一份,因此一半的数学符号1/2也必须包含着三层意思。
活动一:初步认识1/2
(二)自主探究,认识分数
请同学们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这个
长方形的1/2
设计思想: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长方形的1/2。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直观感受图形的1/2,从实物到图形的转变,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也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做了铺垫。
活动 二:折长方形的1/2
(二)自主探究,认识分数
引导学生举例1/2还可以表示什么物体的一半。
设计思想:通过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其他物体的1/2,让学生把数学跟生活联系起来,感受到1/2可以表示很多物体的一半。
活动三:动一动、说一说
活动四:折长方形的1/3
在认识1/2的基础之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尝试着发现另一个分数。
设计思想:引导学生进一步直观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是表示图形涂色部分与整个图形之间关系的一个数。
活动五:认识几分之几,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用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圆形等)纸折一折、涂一涂,找到更多的分数。学生操作之后,组织学生集体展示和交流,说一说得到分数的过程。
设计思想:由“扶”到“放”,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折图形,发现更多的分数,在动手操作中丰富对分数的理解,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同时,让学生体会不同图形可以表示相同分数,相同图形也可以表示不同分数,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67,仔细观察这些分数,想一想,他们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名称又是什么?
设计思想: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认识认识分数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引导学生说一说分数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活动六:认识分数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二)自主探究,认识分数
(三)巩固练习,强化理解
①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 )份,红色的部分是这条线段的( )。
②涂色部分是这五角星的( )或 ( )。
③蓝色的圆圈是这些圆圈的( 。
设计思想:练习题设计遵循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本节课重难点,从知识本位走向知识应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设计思想:渗透了一个估计及估计的策略,同时让学生体会分数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整数1之间建立了有意义的联系。此外,还能继续往下分吗?渗透了一个极限的思想。
你能吃掉它的几分之几?
设计思想: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分数,培养孩子对分数的应用意识,从巧克力的这个题,给学生渗透了一个“不同角度观察,联想到的分数就不同”同时也为从分一个物体到分很多物体一个很巧妙的过渡,为后面单位1的认识打下了基础。
从这则广告中你联想到了哪个分数?
设计思想: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分数,同时也为分数的乘法做了铺垫。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你认为你这节课表现怎么样?
设计思想: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给他们一个知识梳理和设疑问难的机会,同时对自己和同伴学习进行评价,树立学生自信心。
设计思想:作业设计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突出重难点,既巩固新知,又发展了学生数学思维。
(四)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五)
作业布置,巩固延伸
我的反思